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大洋  陈建博  茹雪 《商》2013,(14):299-299,278
文章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12)中1990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居消费支出数据,构建出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ELES模型。通过对每类商品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动态变化的分析,归纳出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及演变趋势,并提出提振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申笑梅 《北方经贸》2023,(11):127-131
在《河南统计年鉴》2015年和2020年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SPSS软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县不同区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河南省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八个项目在2015年至2020年的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食品烟酒项人均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医疗保健项、交通通信项的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增长较缓慢;相对而言,居住项的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增长幅度最大,增幅达到5.52%;衣着项、其他商品及服务项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出现负增长。研究结果对了解本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的改变、消费结构的变迁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引用相关年份《河南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及GIS相关软件,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对河南省18个地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河南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三门峡市、郑州市、洛阳市消费水平最高,中西部地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一般,河南省南北地市及东部地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最低。最后,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对缩小区域消费差异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卢苏娼 《现代商业》2007,(17):179-180
通过选取统计年鉴中的一组数据,希望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消费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展现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取统计年鉴中的一组数据,希望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消费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展现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面板数据模型同时利用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建立了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函数模型,根据模型对1995年~2003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近年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取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用2004年的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截面数据,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边际倾向分析、基本需求分析以及收入弹性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优化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并结合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根据河南省城镇居民五年消费支出的截面数据,对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分析各类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及其对总消费支出的弹性,对进一步改善河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方法对我国1998—2002年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及特点,运用时间序列线性回归模型对未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变化趋势、消费热点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青岛市2005—2012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长期来看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刘洋 《中国市场》2013,(28):91-92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本文依据我国1997—2011年按收入等级分组的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数据,以家庭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家庭人口与家庭就业面对不同组别和不同收入水平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规模对城镇居民收入有负向影响,就业面对居民家庭收入有正向影响,并且随着收入等级的变化,影响程度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找我国三大产业每年各自产值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等数据,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最终得出我国三大产业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建议。本文主要是查找我国2008年~2013年6年中三大产业每年各自产值与31个省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等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借助EView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三大产业对城镇居民的影响为第二产业的作用最显著,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笔者据此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武娇艳  杨苹 《商》2014,(29):69-69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模型建立城镇居民幸福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分析,并对提高城镇居民幸福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杜婧 《商业科技》2014,(10):78-78
本文根据辽宁统计年鉴数据,描述了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快升级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旅游消费的ISME模型,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中国1996年~2011年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绝对旅游产品价格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绝对旅游产品价格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正相关的,相对旅游产品价格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旅游产品价格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是负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吴彤 《现代商业》2014,(1):128-129
文章运用ELES模型对2011年河南省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2007年-2011年消费结构整体趋势进行分析,并与全国总体水平对比。得出结论:肉禽及制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城镇居民对酒和饮料的消费需求最敏感;5年里,河南省奶及奶制品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上升趋势;相比全国食物消费水平,河南省还存在一定差距,处于较低层次。并依据实证结果,为改善河南省消费结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物价变动和家庭非消费支出明确纳入了分析家庭消费行为的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在物价变动环境下居民家庭消费跨期优化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按收入等级分类的住户调查伪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进行计量分析.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因素主要有上期消费的惯性作用、家庭实际可消费收入水平及其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速度.近些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需求不足引致内需不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城镇居民家庭可消费收入增长慢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其次是物价特别是住房价格的快速大幅上涨.  相似文献   

18.
任佳 《华商》2008,(18):151-152
对消费结构研究的方法很多,但很少用到信息熵分析法,本文试着用信息熵的方法来分析消费结构问题。论文通过对河南省1992年—2004年主要年份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熵值演变进行分析,最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未来十年消费的六个热点近日,城镇居民消费问题研究课题组在对我国未来十年居民消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时指出,消费热点将出现以下6种情况:一、装电话热,根据邮电部统计,1992年底全国住宅电话(自费安装)已达240万部,城镇居民家庭电话普及率为3.4%,其中...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城镇人均年收入以及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稳定增长,本文以2008-2014年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基础,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灰色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模型,并运用灰色模型对江西省2015~201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