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北京蓝皮书》认为,尽管存在着后奥运低谷效应,但是,后奥运低谷效应不是普遍规律,奥运会后北京经济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北京蓝皮书》认为奥运会后北京经济不会出现大的波动:1、从经济增长角度看,中国长期增长潜力为9.3%~9.5%,北京的长期增长潜力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能在10%左右,因而不存在后奥运时期北京经济增长大幅度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指出,筹办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是持久的,奥运会后经济前景仍然广阔。  相似文献   

3.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7月28日】对中国经济可能出现下滑的担忧愈发强烈,有预测认为北京奥运会后这一问题将更加严重。30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经济分析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海外调查部长蔽内正树指出,出口依存度高的中国极易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实施的价格管理也开始产生不良影响,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将进入警戒水域。  相似文献   

4.
第29届奥运会促使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奥运会后北京面临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投资环境的新特点、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奥运会影响力的新表现、人文环境的新氛围,既有机遇,也存在挑战。北京需要解决好民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奥运遗产利用、经济调控能力及投资管理等问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英国《金融时报》6月18日】从1984年“奥林匹克大逆转”后,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都给主办城市、乃至主办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这也是现代奥运会不可忽视的经济影响力。然而在所有的主办城市,也都出现了奥运会后的经济衰退。巴塞罗那是一个典型事例,以至于西班牙有经济学人士认为,巴塞罗那作为一个欧洲的中型城市,本身承办奥运会就有相当压力,奥运会在1992年让这座城市迅猛发展,连带起整体物价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奥运过后,经济衰退让巴塞罗那的发展速度停滞了好几年。  相似文献   

6.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已落下帷幕,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奥运不仅是全中国的焦点,也是全世界的焦点。与此同时,围绕奥运经济、奥运效应引发的种种讨论也在持续,中国下一步经济走向如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奥运会之前,不少观点都乐观地估计奥运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少GDP增长,多少产业机会,渴盼奥运成为中国经济拐点;但当奥运真的来了之后,又开始担忧“奥运低谷效应”可能拖累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客观、理性地分析和评价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确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爽 《港口经济》2008,(8):56-58
一、奥运经济与后奥运经济的涵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中国经济蓝皮书》,首次将“奥运经济”概念纳入其中。奥运经济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围绕举办奥运会所发生的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活动,以及由这些经济活动所衍生的一切经济联系和经济效益的总称。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10,(1):57-57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日前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集中释放的2009年,北京市主要目标达到或超过年初预期——预计全市经济增长达到9.5%以上,人均GDP有望突破1万美元。“及时、坚决、有力地制定实施一系列综合调控政策”成为北京市应对危机影响、实现奥运会后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最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财经资讯     
《产权导刊》2008,(2):27-29
创业板确定上半年推出;国家统计局完善CPI编制工作;2007年中国企业融资超千亿美元;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经济仍高速增长;今年新增贷款量不得超过3.63万亿元;今年GDP增速初始目标8%;  相似文献   

10.
汤平 《首都经济》2006,(2):37-37
自2006年开始,奥运会的组织工作进入了最关键时期。《规划》从“会前”、“会中”、“会后”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一系列措施,保障奥运的圆满举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泰川  宗传磊  刘慧 《中国经贸》2010,(2):153-153
奥运盛会的帷幕早已落下,但中国经济的奥运时刻仍在延续。本文构筑了分析奥运经济的一般理论框架,分析了中国的奥运经济,并对奥运后的经济走势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起到以史为鉴的目的,科学发展“后奥运经济”,为实现北京奥运后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钱剑兰  谢云 《首都经济》2004,(12):76-78
2008年奥运会为首都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对税务部门来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分析奥运经济内在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促进奥运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以奥运经济带动首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本刊特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奥运税务办公室撰写本文,以求通过对奥运经济的内涵以及奥运经济与税收的联系进行分析,并结合地税部门工作实际提出建议,希望能对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奥运税务服务和征管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天津经济》2008,(11):75-75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近日表示,北京将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综合利用奥运形成的资源,加大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力度。今年北京市经济总量预计将突破1万亿,入均GDP将超过8000美元。对于奥运会后北京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市政府提出了未来工作的重点。其中,有效扩大内需被视为关键一步,包括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和加大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14.
夸克 《宁波经济》2001,(9):29-30
所有关预测,奥运每年能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3-0.4%,这当然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问题在于,投资拉动经济的同时也存在着“奥运负经济”,这是我们要分析奥运经济时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委、市政府对今年奥运工作十分重视,最近,市委书记张高丽在谈到今年全市工作重点时还具体地对做好奥运工作进行了特别强调,他说,“要在环境综合整治上取得新进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净化绿化美化,以城市的新形象迎接奥运会……”。据了解,不仅天津,各兄弟省市对今年的奥运工作也相当重视并且准备工作十分出色。那么,奥运来了,天津的各界是否对奥运有了深刻认识从而有了足够的重视呢?天津的各项工作是否准备好了呢?对此,本刊组成调查组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全面深刻地剖析。本专题分四个部分,一是奥运经济影响:包括奥运经济由来、奥运经济概念、奥运经济特点、奥运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奥运对天津经济的影响;二是我国各赛区筹备情况,包括北京及周边地区城市准备情况。如北京、青岛、香港、上海、沈阳、秦皇岛以及天津准备情况;三是天津下一步工作对策;四是奥运后期影响,包括有利的方面和需要未雨绸缪,警惕预防的方面。希望本专题对我市今年成功借力百年奥运机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北京奥运,以“后奥运”时期为本文的研究背景与切入点,从奥运经济的消极影响出发,分析了北京后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一般以及特殊影响。并为北京在“后奥运时期”应对消极影响,寻求发展提供了一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形成社会共识与合力。奥运经济涉及改革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要全面部署,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奥运经济建设,抓住奥运商机,开发产品,开拓市场。  相似文献   

18.
杜巍 《首都经济》2004,(9):45-47
奥运经济是奥运带来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由于奥运会的商业运作所引发的经济行为,由此为举办城市带来极其可观的经济效益。奥运会越来越成为世界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奥运圣火点燃中国百年梦想,也带来经济的异常火爆,备战七年,经济连续实现高速增长,但是,奥运之后会怎样?是乘风破浪,还是落帆沉舟?奥运又带给中国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赵青平 《首都经济》2007,(11):84-86
历史上有不少奥运会主办城市和国家,在成功举办奥运会后都出现“后奥运现象”,北京奥运会奥运场馆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为规避后奥运现象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在对北京体育消费市场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如何根据市场特点开发未来体育健身消费市场的潜力,解决后奥运经营问题,以推动后奥运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