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取1980—2016年碳排放量、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数据构建VAR模型,探究我国低碳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和产业结构变动有协同关系;我国第二产业占比变动会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第三产业占比变动会对碳排放产生负向影响;我国碳排放主要由第二产业比重变化造成,第三产业比重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根据相关研究,为我国经济的低碳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上海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九五”期间,随着不断深化“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上海的产业结构继续升级,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2000年,上海一、二、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8%、47.5%、50.6%。而在“八五”期末的1995年,上海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5%、57.3%、40.2%。由此可见,在“八五”期末到“九五”期末的5年间,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了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降低了9.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却提高了10.4个百分点,并首次占据了…  相似文献   

3.
一、结构特征:低度化、分散化 上海的中小企业产业分布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90年代以后,中小企业向第三产业领域扩张,表1是上海中小企业的产业分布,表中说明,从劳动力构成看,中小企业集中的第二产业,并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1990至1996年间上海第二产业中小企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了2.15个百分点,从企业数构成看,中小企业集中在第三产业,而且在第三产业有不断扩张的趋势,1990至1996年上海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4.
商场和办公楼要防止超常发展周惠娟1992年上海市确立了“三、M、一”产业发展方针,房地产业成为加快发展上海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上海市的房地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0.27亿元,提高到1993年的27.65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0.5%上升到5....  相似文献   

5.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形势喜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计委主任韩正1995年,是上海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加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1995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  相似文献   

6.
兵团发展第三产业面临问题浅析钟义龙《全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提出:"90年代,我国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速要保持在11%左右,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到2000年要达到35%左右,比1990年增长7个百分点,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到2000年要...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代以来,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上海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在第二产业内部,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步伐,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 三产业,同时,在第二产业内部,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步伐,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 一、“三、二、一”的战略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支撑了近年来上海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自1992年以来,第…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8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把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一直占有较大比重,产值遥遥领先。建省后,海南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一上海发展信息产业的目标 ,就是要尽快使信息产业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立足点和支撑点 ,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走在全国的前列 ,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具体来说 :信息产业在上海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 ,互联网经济在上海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信息产业成为为超越第二、第三产业的新兴的第四产业 ,在推动关联产业发展、促进上海经济增长中贡献份额最大 ;整个实现网络化 ,建成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信息基础设施 ,形成交互式网络社会的架构 ;网络进入家庭 ,网上购物、视频点播、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得到普及 ;全社会实现金…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根据兵团目前的产业结构现状、潜力、资源优势、市场需求及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当是:稳定发展农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进行一二三产业的内部调整和优化。为了确保GNP从1980年到2000年翻三番,必须使第二产业的发展快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快于第二产业。GNP1990年达46.80亿元,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45.6∶32.8∶21.6。到2000年结构可能达到27.2∶34.0∶38.8左右,1990年到2000年GNP的  相似文献   

11.
科技的进步,先进的机器生产和管理方式代替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可以节约劳动力,使更多的人从事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近些年来,四川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接近总就业人口的1/3。四川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影响着GDP的增长。本文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各项林业资源指标在全国居于前列,但林业产业经济效益不佳。通过分析,林业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是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为了激发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必须进行林业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合理确立林业产业发展战略,有效把握林业产业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3.
关于推进嘉定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嘉定区“十五”计划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客观地回顾历史,充分认识三产发展中面临的任务和困难,正确把握嘉定区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和上海西北物流园区的历史机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是当前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课题。本文将就嘉定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理性思考。 一、嘉定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1、历史沿革情况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嘉定区的第三产业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88年的10年,三产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保持相对稳定,占比在18.6%-19.7%之间,…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我国渔业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回归分析法和成分数据预测模型,对我国渔业产业结构优化进行实证分析。系统分析了渔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预测了我国渔业发展的方向。研究表明:渔业一、二、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分别会带动0.17%、0.43%、0.35%的总产值增长率,并且通过预测知,我国渔业二三产业的比重与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持平,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应注重渔业产业专业化分工,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休闲渔业的发展、三大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载体,从经济结构调整视角对次发达地区减排路径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碳排放强的可能路径主要有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提升轻工业比重、使用清洁能源、改善要素投入结构等,但是通过对可能路径的可行性分析发现,对于次发达地区切实可行的减排路径只有大力发展轻工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上海是我国化学工业最早发展的地区,也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发祥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建国50多年的发展,上海的化学工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配套产业和提高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保障工业,同时,上海的传统化学工业在全国化工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总产值约占全国化工总产值的十分之一,近年来,其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保持在20%左右,随着信息产业,新材料和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化学工业开拓了新的配套领域,可以肯定地说,上海化学工业在“十五”期间仍然是上海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产业。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已达到一个高水平状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早在1995年就已经超过了50%,而工业和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本文旨在说明北京市的第三产业近年来在逐步向高级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在这种发展中还应当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已达到一个高水平状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早在1995年就已经超过了50%,而工业和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本文旨在说明北京市的第三产业近年来在逐步向高级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在这种发展中还应当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颖 《农业经济》2002,(5):21-21
一、沈阳市农村产业结构概况分析从表1可见,2000年沈阳市农村国民生产总值为4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由表可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比重由1995年的14%上升到2000年的38%,年增长率达128%。农村第二、三产业合计比重由1995年的84%,上升到2000年的86%。可见,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成绩。表12000年底农村经济指标一览表项目2000年底数值(亿元)比上年增长(%)一产业增加值69.77.7二产业增加值214.918.3三产业增加值169.619.2工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3~2016年黑龙江省林业区位熵与林业产业中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以及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值,构造了VAR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聚在初期会带动林业第二产业发展,但随着时期的推移,带动作用逐渐减弱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林业第三产业在前期会对林业产业集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第6期以后逐渐产生拉动作用。所以,建设合理有效的林业产业集聚,是促进其与林业产业结构形成良性互动、促进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