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乡村地区发展迎来新机遇。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是推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文章以庄河市为例,探讨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如何通过分区、分类来进行村庄规划编制的管控和指导问题,以有的放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热潮的兴起,各地开展了大量的乡村规划规划实践,河北省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要从典型示范向集中连片改造提升转变,将连片美丽乡村规划成为引导乡村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章提出对连片美丽乡村规划的基本认知和技术线路,分析规划应关注的重点,总结规划的深度与表达,并结合河北省三河市连片美丽乡村示范区规划进行了具体说明,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方式,探索连片美丽乡村规划的编制方法,为同类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慈溪市匡堰镇党委自觉践行"两山"理论,新起点谋划、高品质建设、全区域推进,绘就了吸得了眼球、停得住脚步、留得下乡情的美丽乡村绚丽画卷,被评为浙江省、宁波市两级美丽乡村示范镇。新起点谋划,勾勒美丽乡村线条画框完善建设规划。在完善城镇总规、控规和详规的基础上,邀请中国美院、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了美丽乡村示范镇创建规划、东部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南山片区乡村旅游规划等建设框架,明确镇级创建目标,清晰各村定位。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作为农业大市和革命老区的驻马店来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按照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和要求,统筹做好驻马店市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从产业发展、乡村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科学谋划,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建立健全县乡规划机构,加强县乡村三级规划队伍建设,做到县有规划局、乡有规划所、村有规划专管员,实现县乡村三级规划全覆盖。  相似文献   

5.
在概述内生式发展的内涵与内生式城市化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城市化现状,并提出加快乡村城市化建设建议:加强农村合作经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组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集中规划、统一建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制度改革,破除乡村城市化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6.
当前灵台县“美丽乡村”建设正处在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要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四化同步的发展路子,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一、突出规划先行,确保按规执行.“建设美丽乡村,科学规划是龙头.”灵台县应结合自然条件、人文地理、村落文化、民俗风情和建筑风格等实际,坚持把实施村庄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切人点和着力点.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按照“一村一策”的模式,重点从空间格局、景观环境、建筑风貌等方面提出村容村貌建设的要求.统筹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坚持以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突出中心村庄规划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改造扩建型、旧村整治型、特色保护型和新建型要求,整合项目,集中突破,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监管、自主建设”的原则,突出农村特点,切实做到慎砍树、少拆房,做到一村一貌,逐步建成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相似文献   

7.
开展村庄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对于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南京市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国土变更调查、镇村布局规划、“三区三线”划定等数据成果,运用定性、定量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现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及空间分布,并对乡村地区村庄建设用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为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等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色彩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关注的问题。与城市相比,乡村更容易形成整体、独特的色彩环境,在色彩控制上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因为乡村的色彩使用现状随意性很大,所以在城镇总体色彩控制前提下进行色彩个性协调更具迫切性。笔者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出发点,借鉴城市色彩规划理念,探讨新农村形式下的乡村色彩规划。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海南省提出了“大区小镇”旅游规划和开发模式。本文就“大区小镇”的模式对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总结分析了其对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相应的乡村旅游的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的智慧化是乡村旅游适应时代变革及技术发展的趋势。在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阐述乡村旅游社区智慧化建设的意义,厘清智慧乡村旅游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规划、人才、服务、技术、政策等方面提出构建智慧乡村旅游社区的保障体系,以期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