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付强 《银行家》2015,(3):38-39
当前,业界和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尚无明确的、获得广泛认可的定义,但对互联网支付、P2P网贷、众筹融资等典型业态分类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一般来说,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作为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也包括金融机  相似文献   

2.
我国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目前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得以迅猛发展,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其代表产品诸如余额宝、P2P、第三方支付等。本文仅就互联网金融模式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周帆 《时代金融》2014,(8):69-70
目前市场最普遍定义为互联网金融的有五种模式:P2P模式、阿里模式、第三方支付、网络代销模式和虚拟货币模式,讨论最多的是P2P模式和阿里模式。P2P公司在竞争中分化为平台类、有担保、类理财等三种类型,只有平台类可以被称为真正的互联网金融。阿里模式因其根植于互联网的大数据而被认为是根本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背负了冲击传统金融领域的历史使命,但是受先天不足的背景限制,其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冲击有限。  相似文献   

4.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其中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经过一年迅猛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     
《黑龙江金融》2014,(1):77-77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电商平台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具有融资、支付和交易中介等功能,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不仅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它融入了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思想。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网络小额信贷、互联网金融渠道、P2P网络信贷、互联网金融门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是大势所趋,本文着重介绍了众筹、P2P贷款、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等四大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对其定义、机理、国内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魏冬整理 《理财》2013,(12):24-25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目前中国存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有第三方支付以及所衍生金融信贷服务、P2P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众筹模式、数据征信、  相似文献   

8.
李爱娅 《时代金融》2014,(29):32+35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方兴未艾,呈现雨后春笋之势。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为特征,正以第三方支付、P2P、移动支付、网上金融等形式渗透到金融领域,为金融业态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在分析P2P的运作机制及潜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方兴未艾,呈现雨后春笋之势.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为特征,正以第三方支付、P2P、移动支付、网上金融等形式渗透到金融领域,为金融业态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在分析P2P的运作机制及潜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岩 《中国信用卡》2014,(10):66-69
在美国,网络金融(Internet Of Finance)又称为在线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一般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进行的金融活动,具有融资、支付和交易中介等功能。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逐步走入公众视线,对金融市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从业务功能的角度把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分为第三方支付、网络融资、网络理财和服务平台四类,并作了具体分析,以期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有一个基础、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娜  张璐 《时代金融》2014,(9Z):37-37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逐步走入公众视线,对金融市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从业务功能的角度把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分为第三方支付、网络融资、网络理财和服务平台四类,并作了具体分析,以期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有一个基础、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以及金融模式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在我国取得了的长足发展,众筹和P2P是互联网金融中的最主要的两大工具,也是发展速度最快、参与主体最多的互联网金融工具。本文从债权众筹和P2P的定义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及其区别,并着重对债权众筹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吴秀伦 《时代金融》2014,(12):35+40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而生的新兴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理财等模式,本质上承担着金融中介的功能。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特别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兴起,对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需要认清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对于P2P、众筹、第三方支付,以及互联网保险等,其风险不外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这些传统风险。从功能来看,互联网金融没有超越传统金融的投融资功能,仍旧起着存款、贷款、结算作用。从金融创新的角度看,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模式和工具的创新。从支付方式看,互联网金融是电子货币的产物。这里的电子货币并不是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如今,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中国的金融业和互联网的逐渐融合,各项金融业务在网络的支持下也有效、快速地完成。然而,我国金融领域在互联网方面的实际应用,对金融机构尤其是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以第三方支付模式和P2P网络借贷模式作为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代表,来探讨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并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娅娜 《新疆金融》2013,(11):58-73
<正>伴随移动支付、社交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及现代金融理念的革新,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相互融合和渗透日益深化。作为一项金融创新,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从诞生到呈业态发展,对传统金融模式、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发展情况人手,分析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影响及相关对策。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封莉  张松 《中国信用卡》2014,(11):70-74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化网络、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逐渐以互联网金融的形态渗透到传统金融领域。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余额宝、P2P信贷、网上保险、线上融资等新应用层出不穷,这些变化给传统金融格局带来不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银行风险问题应归咎于商业模式而不是银行家 对于新金融,人们可能会有一种误解,觉得新金融就是互联网金融或者P2P以及众筹.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中已经给了这个问题一个明确解答,《意见》中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服务模式.”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所以已经把银行部门,也就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定义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也算新金融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互联网的金融模式也随之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创新模式不断涌现,逐渐发胀成为涵盖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线上P2P理财(又称P2P网贷)、众筹、阿里金融等多种形式,其中更以P2P网贷平台为互联网金融盛行以来最大的一个创新。P2P网贷平台具备时间自主、空间自由、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等优点,吸引了社会群众广泛的关注,其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P2P网贷模式的特征与影响的深入探讨,对商业银行应对的挑战进行思考,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