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步GMM系统估计方法,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与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重要加速器。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人力资本与研发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增强,显著地提升了对外直接投资引致的出口技术进步效应。要实现"走出去"战略与"贸易强国"战略的协同发展,我国应注重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和研发资本投入水平,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实现贸易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步GMM系统估计方法,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与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重要加速器。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人力资本与研发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增强,显著地提升了对外直接投资引致的出口技术进步效应。要实现"走出去"战略与"贸易强国"战略的协同发展,我国应注重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和研发资本投入水平,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实现贸易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中国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s),利用2000~2018年增加值贸易数据,从FTAs水平深度和垂直深度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TAs深度的提升能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且相较于垂直深度,水平深度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问题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FTAs深度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制造业类型和出口目的国(地区)类型不同而具有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FTAs深度可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提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进一步的反事实模拟表明,加入不同的区域贸易协定均会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且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最强,其次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中国是否加入区域贸易协定的预测结果相比,区域贸易协定水平深度对制造业整体以及分类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丽芳 《特区经济》2007,(2):250-251
本文从出口总量、出口商品结构及对内资企业的影响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竞争力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商直接投资 (FDI)对东道国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的影响 ,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在以前的研究基础上 ,对FDI和中国的出口进行实证分析 ,来评估FDI对我国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的作用。本文认为 ,FDI对我国出口增长具有推动作用 ,对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作用主要依靠FDI企业 ,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6.
黄海洋 《宁波经济》2005,(9):17-18,29
本文利用金融计量学中的协整分析技术分析了FDI(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出口总额、初级产品出口及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FDI对宁波出口贸易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并且对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对初级产品出口的影响,说明了FDI改善了宁波的出口商品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融资的新视角,本文运用192家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FDI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出口更为依赖外源融资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仅对合资民营企业和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的出口起到融资缓解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当地融资则加剧了未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出口的外源融资困境;对合...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东道国技术进步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并影响着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本文拟利用1988-2006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状况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通过建立技术进步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模型,分析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的溢出效应以及对中国技术进步的作用,从而为囡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正确制定外商投资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洪庆 《亚太经济》2006,(3):106-108
利用2001、2002、2003年的工业行业数据,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我国外贸竞争力的途径,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外贸竞争力指数的提升,同时也发现,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较高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出口和技术创新都是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指数的因素,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较低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出口提升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指数,而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却降低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指数。  相似文献   

10.
尹庆民 《北方经济》2003,(10):16-17
一、FDI对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于提高受资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一般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产生于大多数出口导向型跨国公司,它们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一个中国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与FDI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产品竞争力的变化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FDI虽然不是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但却是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的重要原因。FDI提高了中国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中国出口结构向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的迁移。实证结果同时显示。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资源密集型产业及一般技术制造业并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蔬菜出口可持续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德银 《乡镇经济》2005,(12):39-42
本文从战略高度指出了绿色壁垒、特殊保障条款和反倾销是阻碍我国蔬菜可持续出口的三大战略问题,分析了外国新农业保护主义者泛用WTO规则来保护本国蔬菜和就业、我国蔬菜出口市场单一、出口无序、低价竞争等国际环境。并提出了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对蔬菜出口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和财政支农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建立出口蔬菜质量保证体系、大力推广有机蔬菜生产技术和建立蔬菜行业协会等可持续出口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uration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exports and its determinants, using disaggregated 6‐digit level Harmonized System product trade data from 1995 to 2007.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Weibull and exponential models are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export duration. It is revealed that export duration tends to be rather short‐lived. It is also found that GDP and GDP per capita of the export destination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export duration, while trade relationships with distant and landlocked countries are generally of shorter duration. In addition, export duration is longer for differentiated and parts and components products, as well as products with large initial trade values. WTO membership is also important for longer export duration. Our empiric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developed markets, such as the USA and the EU, are important to China, and should still be the major sources for Chinese export growth in the long run. Moreover, technical innovation of firms and free trade agreement negotiations will be helpful for sustainable export growth.  相似文献   

14.
在WTO贸易自由化的精神倡导下,各国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非关税壁垒也被大量取消。但近几年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和技术优势设立TBT,并将其作为保护国内市场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TBT的内容特点及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出口企业在WTO框架下应对国外TBT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玲  吴根宝 《改革》2012,(9):95-104
中国生产性服务出口贸易技术水平总体不太高,其中中低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出口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但同时也是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出口生产性服务业竞相争夺的部分。中国要在保持这一产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快中高技术通讯和计算机及信息业、高技术金融保险和专利及所有权业的发展,可考虑从增加人才储备、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法制环境和加强产业融合等方面下功夫。同时,政府要加快推进中国优化生产性服务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和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实力的进程。这对于中国有效实现贸易升级和产业转型都将产生有益的连带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否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近几年学界和政府特别关心的问题。由于城市是工业生产的主体和对外贸易的基本单元,因此,在开放经济中我国城市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来选择恰当的国际分工模式,这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文章利用"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数据库"2000~2011年的数据,对城市出口多元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其参与国际分工时越会采取多元化策略。这意味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应采取不同的国际分工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备受关注的第105届广交会已经落幕,尽管政策暖风频吹,但由于国际市场尚未"见底",使105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较上一届减少了53.2亿美元,出口成交额仅为262.3亿美元,整体降幅达16.9%。  相似文献   

18.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在享受到该组织成员间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的同时,又遇到了更为严厉的绿色壁垒限制。绿色壁垒出于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实施是合理的,被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则是不正当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我们应调整自身,尽快适应。有关部门应加强研究:优化对外资出口商品结构:积极推广ISO14000认证;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充分发挥商会的作用。同时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9.
毛钟芳 《中国经贸》2009,(11):42-43
备受关注的第105届广交会已经落幕.尽管政策暖风频吹,但由于国际市场尚未“见底”.使105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较上一届减少了53.2亿美元.出口成交额仅为2623亿美元,整体降幅达169%。  相似文献   

20.
要素市场扭曲是影响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对企业选择更多出口还是选择更高的出口数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两种成本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工业部门2001~2007年的企业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实质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本土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的出口选择和出口数量具有相反的影响作用,刺激了更多的企业选择出口,但是抑制了出口企业出口数量的提升;分所有制视角的检验发现,上述影响对于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在采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以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