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预提费用,是指房企从成本费用中预先列支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相似文献   

2.
049.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请问会计上的当期是指会计年度吗?税法上的当期又是指什么?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第一章第十一条第八款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人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相似文献   

4.
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十一条第(八)款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核算的实践中,应该说基本上是遵循这一原则的,  相似文献   

5.
按帐户用途和结构分类时,“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应归为“跨期摊配”帐户。即凡在本期发生,应属于本期收益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均作本期费用处理,若是款项未付就要通过“预提费用”帐户;凡不属于本期收益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本期的费用处理,若是款项已付就要通过“待摊费用”帐户。由于这类费用计入成本的期限和配比弹性较大,少数企业利用“跨期摊配”帐户大作手脚,其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三)对待摊销的费用作了规范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项分别负担的费用,分别在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一次性购买印花税税额较大、大修理费用等,因此,待摊费用(包括长期待摊费用)是因权责发生制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已经发生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种会计处理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负担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这一确认计量基础与收付实现制比较,主要是从时间选择上确认的标准,其核心是根据权利责任对应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费用和收益,既不预见未实现的收益,又充分估计到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消除生产经营中的虚假成分,充分体…  相似文献   

8.
龚妍 《企业研究》2012,(20):29-30
权责发生制主要是指一种会计确认的基础,具体而言是指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发生,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它有着收付实现制无法比拟的优点,能够提供较为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增加事业单位财政信息的透明度,现逐步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得到应用,也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新时代背景下,它已经成为我国国家相关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权责发生制,是指企业在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时,以会计分期和持续经营为前提条件,以应收应付为标准。它一直统帅着会计核算行为.在会计日常核算工作中,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为确认计量的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在会计报表体系中,为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从经营中取得的资金和用于经营的资金,总括地报告企业在该期间所有的筹资和投资活动,完整地揭示企业在该期间内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也曾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原则结合现金收付实现制来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但是,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应提供哪些信息是由社会经济环境与决定的。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后,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提供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满足财务报告使用的要求。所存在的不足已日益显示出来,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没有专门介绍,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下列方法处理:一是新准则下若不再预提或待摊,费用发生时可以直接计入当期相关成本、费用:二是如果数额较大,企业仍可采用待摊或预提的方法,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借方余额列入其他应收款项,预提费用账户贷方余额列入其他应付款项;三是通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来过渡核算.  相似文献   

11.
一、征求意见稿与旧制度的比较(一)征求意见稿引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原则,即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实行权责发生制可以解决旧制度采用收付实现制而产生的收入成本不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会计核算基础有权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权责发生制是指会计核算中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方法,即凡属本期的收入(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到(支出),均作为本期收入(费用)处理;不属本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本期收到(支出)的款项也只作为预收(预付)款项处理,而不作为本期收入(费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仍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基本上能满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需要,但随着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收付实现制的不足日益明显,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及事业单位的特点,改收付实现制为权责发生制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第一,事业基金不允许出负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违背了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础。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所谓收付实现制是指收入与支出的确认以款项是否已经收付为标准,凡本期收到的款项,均作为本期收入入账;凡本期支付的款项,均作为本  相似文献   

14.
会计确认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会计期间终了时,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结账的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预算会计确认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凡本期已收到的款项才记作本期收入,本期已付出的款项均作为本期支出或费用,而不  相似文献   

15.
一、收付实现制的含义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现付制,是以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用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发生。换言之,现金收支行为在其发生的期间全部记作收入和费用,而不考虑与现金收支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的事业单位财会制度已于今年元月1日起在全国付诸实施,这是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这对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些方面尚不够完善,仍须商榷.一、工资核算符合收付实现制,但未能体现负债的特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也就是说,对于非生产经营性的业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即以款项的实际收入的时间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凡是在本期内收到的款项和支出的费用,无论其是否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在会计核算上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设“应付工资”科目进行工资核算,主要遵循了会计核算的收付实现制原则,因此,工资费用是在发放工资时计入“事业支出”的,这也与事业支出的报销口径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待摊费用就是本期支付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预提费用就是本期未支付但应由本期负担的费用。对费用采取待摊或预提方法的依据是“凡本期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付出,均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仍不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的权责发生制  相似文献   

18.
李武 《黑龙江财会》1998,(11):14-15
相对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来讲,笔者倾向于认为现金流量表的可信度高一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收付实现制,而其它三个报表的编制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这两种编制基础的差别在于收入、费用计量标准上,即前者是以款项当期实际收付作为标准.后者是以收入费用的当用实现作为标准。在权责发生制下,需要人为地设立一些关于“当期实现”的原则,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账务处理。但一步面对原则设立的合理性、全面世、可行性等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对企业执行原则的能力、意图及监督的要来也较高,能否达到这样…  相似文献   

19.
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借款利息的处理,一是资本化,二是计入当期损益。借款利息核算所涉及的相关会计科目包括“长期待摊费用”、“财务费用”、“在建工程”、“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等。其中,“预提费用”核算的利息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短期借款利息、应付短期债券利息以及预提的其他借款利息;“长期借款”核算的利息是企业借入的期限1年以上的各项长期借款利息;“应付债券”核算的利息是企业应付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债券利息,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付借款利息分别在上…  相似文献   

20.
预提费用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中预先均衡提出但尚未实际支付数额的各项费用帐户,属于跨期摊销类帐户,如分摊不合理,就会影响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因此,“预提费用”在会计核算中最易发生错误和作弊行为,成为企业盈亏“调节器”。 一、利用预提费用帐户调节利润 当前,企业在预提费用核算中,一般发生的错弊有:一是多提或虚列预提费用,有意加大生产费用,挤占成本;二是少提预提费用,以此降低成本,虚增利润;三是随意扩大范围增加预提费用项目;四是重复列支实际发生的费用;五是预提费用与实际支出差异,年末不调整冲减成本,而是挂帐结转下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