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这一准则体系既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为我国各类企业现有的经济业务提供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其发布实施,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在长期股权投资方面与现行会计准则相比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正式在上市公司实施,并逐步向非上市公司过渡推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构成,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实现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呼声越来越高,为谋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7年1月1日开始得到执行。本文就此论述了新准则实施以来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39项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经过艰苦的努力,我国建成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会计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新企业会计制度(下称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成为新准则体系中最大的亮点;新准则的颁布说明了我国市场经济正趋于成熟,我国会计正逐步与国际会计接轨。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此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进一步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财政部以部长令的形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同时行文发布了38项具体准则并要制定相应的准则指南,明确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本文拟就新会计准则的创新与完善作以探析。  相似文献   

8.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已初具规模,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套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准则的实施,在我国会计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我国会计改革的又一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体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法规体系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其他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规范趋于一致,彻底改变了1993年7月1日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陆续实施具体会计准则出现的会计准则相互“打架”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与以前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变化较大,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对这些变化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与以前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变化较大,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对这些变化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财政部又发布了22项新制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修订了现行的17项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构建的目标是:构建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辉 《经济论坛》2006,(22):136-13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标志着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同时又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新准则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新的跨越和发展。与会计准则相比,当前我国尚无一套完整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我国目前已发布的评估准则有《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以及《珠宝首饰评估指导意见》等四个指导意见。另外,财政部、原国…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企业准则体系。这次准则修改的重中之中是会计核算采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会计信息对投资决策的实用性。标志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标志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通知,宣布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他企业鼓励执行;同时,不再执行现行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是由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此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涵盖了目前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多个方面。不少准则涉及的事项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新手段或新途径,既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在对资产的确认以及计量、披露等方面较旧会计准则又更贴近国际惯例,在会计实务操作中也更为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是顺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提出的新要求,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和吸收国际财务会计发展的先进成果.企业会计准则的精髓是要求通过财务报告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也是准则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陈娟秀 《时代经贸》2008,6(7):163-164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是顺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提出的新要求,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和吸收国际财务会计发展的先进成果。企业会计准则的精髓是要求通过财务报告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也是准则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下称新企业会计准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是使我国会计适应经济发展进程需要的重要举措,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迈出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新准则较原来的准则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会计实务特别是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