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一季度例会于3月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总体可控,我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2.
综合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冲击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也是完全可控的,丝毫改变、改写不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与发展态势。相对而言,后疫情时代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属于薄弱环节,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同时,务必着力以乡村振兴为主抓手,聚焦全年决胜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实现后疫情时代乡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繁荣发展,并日益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文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乡村经济带来的影响,阐述了后疫情时代乡村经济繁荣发展的有利因素,提出了乡村经济繁荣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权威声音     
《中国金融》2020,(4):3-3
财政部副部长余尉平2020年2月7曰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的汫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会对我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不会改变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按照“三个确保”要求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特别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响,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降的费降到位,持续发挥减税降费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4.
声音     
《黑龙江金融》2020,(3):7-7
“在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也给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不可预期的冲击,对金融业的发展也产生影响。但疫情对银行业、债券市场、资本市场、汇率市场等方面的影响总体上有上限,对金融市场造成短期冲击而非长期影响。当前我国经济韧性较强,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疫情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及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有效保障防疫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6.
<正>居民消费既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又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发动机,当前居民消费相对低迷固然有疫情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可支配收入不足疫情冲击后,我国经济复苏持续向好,但居民消费复苏始终慢于投资需求,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复苏的重要因素。2022年1~2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为6.7%,较2021年12月同比增速有所提高,但仍低于疫情之前的平均水平。居民消费低迷是典型的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为衣着、  相似文献   

7.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中的某些行业和企业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宏观调控部门及时采取的逆周期调节措施有效熨平了经济短期波动,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仍将延续。良好的基本面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健康肌体,即便疫情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些影响,但伴随着商业银行的综合施策,疫情所造成的影响整体可控,且疫情也为商业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创新服务模式等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8.
侯晓 《中国金融》2021,(1):49-50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境外疫情增长态势仍在持续,国内疫情反弹的风险始终存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客户对“零接触”金融服务的便捷性、流畅性、友好性的挑剔程度超越以往任何时候,商业银行“零接触”营销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愈发凸显。  相似文献   

9.
李毅 《金融博览》2020,(9):18-19
当前,中国的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形势持续向好,但新冠肺炎疫情已在世界210多个国家持续蔓延,造成了世界范围内巨大的人员病亡和多方面经济损失。如果应对不力,这场疫情将会演变成为一场公共卫生危机与经济周期性、结构性危机叠加的深重灾难,经济的全球联系又会使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下降3%。  相似文献   

10.
贾宁 《中国外汇》2023,(1):37-39
<正>展望2023年,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依然面临复杂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保持总体平衡格局。2022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发达经济体为应对高通胀持续紧缩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国内经济稳定恢复,为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奠定坚实基础。2022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保持高位,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处于合理区间,国际收支呈现基本平衡,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展望2023年,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依然面临复杂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预计经常账户将保持合理顺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