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大众商务》2005,(11):15
听朋友说,某粥店一碗粥竟然卖到 118元,当时我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样的粥竟卖出如此天价,这么贵的粥谁能喝得起? 去了之后,我发现这家粥店的生意竟异常红火,顾客络绎不绝。原来,这家粥店除了卖118元一碗的天价粥外,还有好多价格普通、味道鲜美的粥和各种小吃。  相似文献   

2.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3.
分粥     
《大众商务》2005,(9):6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  相似文献   

4.
编读交流     
《大众商务》2004,(4):59-59
尊敬的编辑老师:我是一名下岗职工,想和爱人开一个粥吧,但找不到学习制作各种粥的地方,希望得到贵刊的帮助。山西临汾张永贵张先生:开一家粥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国内许多大城市都有专门从事以粥为主的饮食商业场所。其中最关键的是粥的种类要齐全,口味能满足大众需求。您最好多到各地走走,调查和了解市场行情之后,开一家粥吧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编辑老师:  相似文献   

5.
故事一,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分食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  相似文献   

6.
阿蕊 《大众商务》2007,(1):25-26
仅仅是一锅普通的粥,陈建宏却把它做成一道美味佳肴,并且发展成融合粥文化和火锅文化,贯通南北市场、没有地域限制的新兴行业。可以说他的成功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7.
粥文化与火锅文化的结缘,竟会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品牌效应,谁预料得到?粥底火锅既察承了国人自古爱喝粥的传统习俗,又融入了四川火锅齐聚捌烫、炊餐合一、吃法随意、尽兴交流的就餐氛围  相似文献   

8.
《新智慧》2000,(15):26-26
粥,作为半流质食品.营养丰富,口感好,名目繁多的鱼片粥、滑鸡粥、药蟹粥、皮蛋瘦肉粥、上杂粥、及第粥等非常有市场。店址选择:最好选择在城市商业集中区周边。店面设计布置:有传统农家风味又不失现代气息。经营思路:①以不同的季节为前景,卖季节粥。在炎热的夏季,推出几款以“瓜”为主要原料的粥.如苦瓜粥、丝瓜粥、西瓜粥、黄瓜粥——冬季,可做羊肉红枣粥、羊肉蒜  相似文献   

9.
温州的一个小伙子在全国首先使用QQ经营粥铺,居然一夜间迅速改变命运,让深陷绝境的小店起死回生!广州偷师学艺开粥铺陈晨在温州开了一家粥铺。为了掌握煲粥的诀窍,他前往广州学艺,在一家粥铺打杂,边工作边默记煲粥的操作要领。偷师学艺一年后,在温  相似文献   

10.
《大众商务》2005,(11S):15-15
听朋友说,某粥店一碗粥竟然卖到118元,当时我一个反应是什么样的粥竟卖出如此天价,这么贵的粥谁能喝得起?  相似文献   

11.
市场分析: 野菜系天然生长,无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残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属稀罕的养生佳品。现在的人们吃腻了大鱼大肉、生猛海鲜,野菜粥一碗、小莱一碟、几个包子,正是人们早已向往的。如能在多如牛毛的餐馆中独劈蹊径地开一家野菜粥餐馆,多开发点野菜粥种类,营养与美味俱佳,生意定会兴隆。  相似文献   

12.
香港人做生意头脑精明,选用店名更是挖空心思。“民以食为天”,香港食店的名字可谓最直接坦白了,如有家食店叫“大王粥店”,食客常年不断,人称“粥大王”;又有一家名为“三王一鬼”的食店,招牌食品为。白粥王”、“肠粉王”、“炒面王”和“油炸鬼”,均是最受大众欢迎的小食。港岛城市花园有家  相似文献   

13.
我住的小区边,在七八年前就有一间由本地人开的快餐店,有150多平米,主要经营西式早点、广东风味的粥,很是红火了一段时间。我也经常到那去吃,可是最近关门了。  相似文献   

14.
张炜 《大众商务》2003,(6):24-24
2002年6月,王鹏因厂里效益不好,被买断了工龄,下岗后他拿着二万多元的补偿金,想着要做点什么,自己给自己当回老板。经过一番考察,他又东凑西借了几万元,在一家居民小区开了一个粥吧。这个粥吧虽然没有什么特色,但是品种丰富,配餐价格又公道,吃饭高峰期过了之后,他还提供扑克等娱乐设施,把粥吧变成了活动中心,附  相似文献   

15.
李毅 《大众商务》2006,(9):26-27
据营养学家的研究,稀饭是最适合人体吸收营养成分的健康食品之一。南方人热爱大米,可以三餐不离,而北方五谷杂粮具有,于是在粥字前加上作物名称:如小米粥、高梁粥、玉米粥等等。所以一直以米,稀饭在南方是专指用大米加水熬制的食物。然向,在四川华阳竟然闹出了大动静,“华阳稀饭大王”的牌子刹时间成为成都街知巷闻的稀饭品牌。由此看来,就算是。碗普通的稀饭,也大有商机可寻。  相似文献   

16.
我住的小区边,在七八年前就有一间由本地人开的快餐店,有150多平米,主要经营西式早点、广东风味的粥,很是红火了一段时间。我也经常到那去吃,可是最近关门了。记得半年前,我同儿子在小区边散步,他突然想起来要考我,指着小区马路边的店铺说:"爸,你来说说,这些店铺哪些可以继续开下去,哪些会关门?"  相似文献   

17.
营销启示录     
李芳 《新智慧》2005,(10):8-8
有两家粥店,左边的一家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会问一句:“加不加蛋?”顾客中说加和不加的.大概各占一半。右边的一家,服务员却问一句:“加一个还是两个鸡蛋?”  相似文献   

18.
温州的一个小伙子在全国首先使用QQ经营粥铺,居然一夜间迅速改变命运,让深陷绝境的小店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9.
乔启华是个下岗职工,一直想自主创业。他原来是一家国营企业的食堂厨师,根据惯例,干自己熟悉的事情容易成功。于是,他选定做饮食行业。正好此时在市中心,有家早点铺要转让,他毫不犹豫就接了下来,并改名为“启华粥楼”。  相似文献   

20.
乔启华是个下岗职工,一直想自主创业.他原来是一家国营企业的食堂厨师,根据惯例,干自己熟悉的事情容易成功.于是,他选定做饮食行业.正好此时在市中心,有家早点铺要转让,他毫不犹豫就接了下来,并改名为"启华粥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