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行业资讯     
《住宅与房地产》2013,(8):37-37
惠州:电梯事故物管将担首要责任 惠州近日专门召开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推进会议,全市共llO余家电梯制造、安装、维保、使用单位参加。会议传出,惠州将启动电梯安全监管改革,今后小区电梯出现事故,物业公司作为“使用权者”将承担首要责任。此外,改革后电梯可购买意外险,形成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的电梯事故社会救助系统和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梯数量持续增加,电梯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电梯安全性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对电梯又提出了美观、私密、舒适的要求。然而电梯使用单位和用户缺乏基本的电梯安全知识,在没有咨询专业人员的情况下,盲目开展诸如轿厢装潢、缩短井道隔障、封闭层门出入口公共区域等电梯改造活动,导致电梯出现平衡系数下降、救援通道不通畅等问题。文章将此类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电梯事故也逐渐增多。据统计,近十几年来,施工单位在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过程中发生的电梯事故占电梯事故总量的91.3%。分析认为,除了人员违章作业方面的原因外,电梯自身存在安全隐患也是事故的重要原因。那么电梯自身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又该怎样预防呢?  相似文献   

4.
魏琦 《科技与企业》2014,(17):356-356
电梯是现代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层建筑、大型商场、住宅楼必不可少的电气设备,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电梯曳引机系统决定着电梯的驱动与控制,本文从电梯的整体系统背景出发,介绍了电梯曳引机驱动系统的主要概况,提出了新型电梯曳引机驱动与控制系统设计要素,以期为设计制造高效低耗的电梯驱动系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石家庄市长安区电梯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截止目前,石家庄市长安区电梯注册登记3576台,电梯保有量、年增长量均列全省县区前列。电梯作为日常使用频率很高的设备,如果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检查、  相似文献   

6.
2012年底,上海市政府召开电梯安全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提升电梯运行安全,探索建立电梯运行费用专款专用机制和电梯维修保养体系,完善老旧公房电梯的安全管理和更新改造制度。此前,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上海质监局)起草的《上海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修订稿)》向社会公布。政府主管部门、电梯使用单位和社区百姓相继发表不同的声音:究竟谁是电梯安全责任主体?物业服务企业是否应该为小区的电梯安全”埋单”?电梯安全引发的争论,将物业服务企业推向社会舆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电梯是一种沿固定轨道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导轨是电梯保证轿厢及对重在井道中保持正确的运行路线、减少振动、避免发生事故的重要部件。电梯导轨轨距是电梯定期检验和监督检验的重要项目,需确保电梯不因导轨距离偏离设计值过大而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噪音、卡阻等影响电梯运行舒适度甚至威胁电梯安全运行。本文提出一种采用激光测距技术快速完成电梯导轨轨距测量的新思路,结合精密的电子线路及光路设计,实现了一种专用电梯导轨轨距测量仪的设计,设计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梯数量日益增多,电梯检验人员的检验量大幅度增加,为了能够顺利按时检验到期电梯,往往会将一些他们认为不重要的检验项目予以忽略,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留下一些安全隐患。本文分别从电梯速度的检测问题、超载报警装置设定值的检测问题、反绳轮的检验问题、细节入手加强电梯检验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电梯检验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上下电梯要待电梯轿箱停稳后,依次进出,切勿拥挤;电梯的门自动开关,不能扳、撬;电梯明示有限载人数,不能超载;切勿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儿童乘坐电梯须有成人陪同;在紧急情况下,应保持镇定,按求救警铃,等候救援;若发现电梯带病运行,应及时与物管部门联系,或向当地质监部门、电梯安全监察部门、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职业安全卫生检测站举报投诉。乘坐电梯基本常识  相似文献   

10.
邢娟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2):113-114
电梯的和谐设计主要是要考虑电梯与人、电梯各部件、电梯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文章从电梯与人、电梯各部件之间的关系、电梯与环境之间所产生的各个关系入手,表述了电梯之间的人、机关系、各部件之间的关系以及电梯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电梯已成为出行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据统计,至2022年底,宁波共有在用电梯12.8万台,近年来年增长均超万台,年增长率在11%左右。其中,住宅小区电梯6.2万台,约占48%;轨道交通、医院、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电梯和自动扶梯近1万台,约占8%。所有电梯中,梯龄达15年以上的有11712台,10年到15年的有21746台,两者相加约占电梯总量的26%。在电梯总量大幅增长及老旧电梯不断增加的“双重压力”下,部分电梯日常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不到位、老小区加装电梯后无专人管理、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从客运站电梯安全管理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客运站电梯的安全管理、日常维修保养、应急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如何确保电梯运行安全、避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已成为客运站电梯安全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保障设备可靠安全运行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直升电梯伤人类型分析,归纳总结出电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就电梯被动保护措施进行了理论分析,强调了其重要性,提出了方案设想;并向电梯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及专业人士就增强电梯被动安全措施提出了倡议。  相似文献   

14.
对电梯振动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电梯运行时出现的各种次危害,其中包括噪声等,使得电梯里的乘客可以更加舒适的乘坐电梯。文章主要介绍了电梯系统的激振力特性,分析了电梯机械振动以及电气振动的成因,并且提出若干有效减少电梯运行振动的方法,以期合理的解决电梯运行的振动问题,保证乘客乘坐电梯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2月20日下午,省质监局与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福州分公司召开电梯轿箱手机网络信号覆盖工作联席会议,研究推广电梯轿箱手机网络信号覆盖试点经验,在全省开展电梯移动信号覆盖工作。自2007年5月开始,为解决电梯轿厢内手机信号弱、电话报警难的问题,省质监局与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合作,创新性地提出了完善电梯轿厢手机网络覆盖的思路。福州市质监局、省特检院积极协调福州市移动公司开展了电梯轿厢手机网络覆盖试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07年底,福州全市实现手机信号覆盖的电梯使用单位累计达960家,覆盖电梯8241部,福州市城区在用乘客电梯手机信号覆盖率由原来的73%上升到91%。  相似文献   

16.
自去年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开展以来,仙游县市场监管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福建省质监局的要求认真部署,多措并举,全面排查和整治电梯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了电梯事故,降低了电梯故障率,确保全县电梯安全平稳运行,让老百姓安全乘梯、放心乘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各国地铁、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交通设施迅速发展,大量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以下统称电梯)服务于公共交通领域,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在电梯为我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电梯的安全性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用标准化的手段来规范电梯的研发、生产、  相似文献   

18.
电梯检验是一个集管理与技术于一体、多人员参与、多环节的综合过程,涉及到电梯检验单位、电梯使用单位、电梯制造企业等多个参与方。从众多案例来看,电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违章操作、误操作、未严格检验等人因失误行为的影响下大大增加。本文就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人因失误分析与管理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冯敏 《乡镇企业科技》2013,(21):207-208
当今社会,人们资金越来越多,对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渐地增加。例如,买车,买房等等。在这里所要讲述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小高层以及高层楼房如何进行上楼,不外乎有两种办法,走楼梯或者坐电梯。走楼梯对人们来说也算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可是对于电梯这个物体来说,对人们的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是一种挑战。而电梯也是可以分类的,它是根据电梯用途来分类的:一般有乘客电梯,货梯,还有客货结合的电梯,还有面积比较大的医院用的专用电梯,旅游经典的观光电梯等等。不仅如此,电梯还可以按照驱动系统来分,交流电电梯,直流电电梯,以及液压电梯等。对于电梯,是一个完整的架构。是由控制,电力拖动,导向,开关门,轿厢,重力平衡,安全保护等各个系统组成的。只有电梯在设计的过程中合理地进行每个系统所能完成的任务校验才能够在生活中使用。这是关于电梯的设计构架,电梯在使用中也涉及到很多安全的问题。根据许多资料显示,每年有40多起电梯事故的发生。所以电梯的安全性设计的还是不够,还需要可靠性,在电气控制拖动的情况下,需要对各种危险,做出相应的设置,才能使得整个电梯的设计完美。  相似文献   

20.
《上海标准化》2013,(10):25-26
本期话题:近年来,全国各地居民电梯困人、老旧电梯坠落等危险事故频频发生,电梯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电梯在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成为潜伏在身边的“夺命杀手”。本期讲座在上一期介。绍上海老旧电梯处置案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