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华直接投资额呈迅速上升趋势,中美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两国的贸易差额也逐年增大,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加剧了贸易摩擦。本文首先从美国在华投资对中美贸易差额所产生的各种效应阐述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然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顺差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的结论,即美国在华直接投资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的决定性因素。最后提出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袁欣  郑陶 《时代经贸》2007,5(8X):68-69
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存在着内在的必然性,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从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两个方面又加剧双边的贸易不平衡。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可以成为减弱中美贸易摩擦的一股特殊力量。  相似文献   

3.
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存在着内在的必然性,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从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两个方面又加剧双边的贸易不平衡.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可以成为减弱中美贸易摩擦的一股特殊力量.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关贸易快速增长,双边贸易和投资中蕴含的国际技术转移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关技术交流也是中国产业升级不可忽视的积极因素。技术转移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在中关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中国高端制造业进口受到美国挤压的环境下,中国应该鼓励民企扩大对海外研发中心的投资以促进对美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效应。  相似文献   

5.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沈国兵 《财经研究》2005,31(9):80-91
文章研究发现:(1)中国对外商品出口、从外商品进口分别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之间没有稳定的协整关系,但是存在有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变动到中国对外贸易(出口、进口)发展变动的单向因果关系.(2)在95%置信水平下中国对美商品出口、对美贸易顺差分别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有双向影响关系,这与依据美国统计的月度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3)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共同生产和出口美国必需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和技术成熟型产品.美中贸易逆差属于互补性商品贸易逆差,已超越中美两国贸易范围,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包括美国在华直接投资所产生的贸易逆差转移和贸易替代效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FDI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在华直接投资(FDI)快速增长,同时中美双边贸易额也在不断扩大,从1979年的25亿美元跃升至2005年的2116亿美元。现在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和外资来源国之一,研究美国FDI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有助于中国合理制定对美国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美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关贸易不平衡问题也随之日益加剧,成为影响未来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国际分工、跨国公司、区域经济组织等是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趋势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推动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大力发展与美国高科技产品的技术贸易,才是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两国的贸易失衡问题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许多贸易摩擦.本文介绍了美在华直接投资和中美贸易失衡的概况,重点分析了美在华直接投资时中美出口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得出美在华直接投资加剧了中美贸易失衡,最终提出建立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差额统计体系;完善外资政策,加强对外资流向的正确引导;加强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投资活动等措施采降低中美贸易顺差,从而缓解中美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1983-2010年间中国GDP、中美货物贸易以及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等数据为基础,回顾了28年间中美经贸的概况,通过对数据进行可比性处理、平稳性分析、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了中美贸易、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以及中美经贸是典型的互惠互利等结论,最后提出平衡两国贸易和投资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与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吸引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同时,作为贸易大国,我国的贸易总额和产业内贸易额也迅速增长。本文主要研究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与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差距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郑伯红  汤建中 《经济地理》2002,22(2):148-152
基于外向型经济战略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正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和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及国际旅游创汇方面的差距与不足,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2.
张天桂 《生产力研究》2008,(19):151-153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特征,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载体。随着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流动的不断增强,国际分工由商品层次深入到生产层次,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互动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表现。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转移的独特作用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方式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中国积极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并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缓解。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vents in 2018 was the China-U.S. “trade war.” With China’s growing role in the worldwide economy and geopolitical impacts, the United States has labeled China as a strategy competitor. This notes briefly introduce the six articles covered in the volume. We highlight the causes and possible economic consequ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Japan, the Europe, and even East Asian countries lik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temporary trade barriers are perceived as a feasible policy instrument for securing domestic jobs in the presence of increased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downturns, no study has assessed whether such temporary barriers have actually saved domestic jobs. To overcome this deficiency, we evaluate the China-specific safeguard case on consumer tires petitioned by the United States. Contrary to claims made by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we find that total employment and average wages in the tire industry were unaffected by the safeguard. Further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is result is not surprising as we find that imports from China are completely diverted to other exporting countries partly due to the strong presenc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world tire market.  相似文献   

15.
论经济全球化下贸易摩擦的新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也频繁发生 ,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定时期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贸易理论的发展变化、经济的结构性障碍和制度差异、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转移、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以及政治因素等 ,是导致国家间贸易摩擦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黎亮 《经济与管理》2012,26(5):68-73
基于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根据中国和美国1990-2009年的季度数据,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中美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包括美国的实际GDP、中国的实际GDP和人民币实际汇率,且三者的影响力次第减弱,中美贸易也存在明显的J曲线效应.因此,改善中美贸易失衡应扩大中国内需、调整业口结构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the integration of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is booming, which leads China to linked with world by world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The imbalance in the global economy is getting worse, and the attention has a constant improvement.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have a intensive study.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focuses on measuring the trade imbal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U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ownership‐based approach. It extends the baseline model developed, respectively, by NAS, Julius, and BEA into a three‐country framework, consisting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the foreign economy,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non‐U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is mostly responsible for China's trade surplus with the US. As a result, China's ownership‐based trade surplus is surprisingly small relative to the conventional measure.  相似文献   

19.
美国贸易壁垒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世界经济与贸易大国,美国在倡导贸易投资自由化、相对开放本国市场的同时,实施一整套严格的旨在保护本国企业利益的进口管理体制和相关贸易投资措施,涉及关税、非关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诸多领域。对美国贸易壁垒的研究有助于我辩证地把握全球化趋势,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扩大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