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不断创出新高。9月2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首次突破每桶50美元大关后,10月15日进一步飙升至每桶55美元。不断高涨的国际石油价格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我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与世界经济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去年3月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直呈上扬趋势,从较低的每桶约10美元一度曾涨至每桶34美元,涨幅高达2.4倍,创造了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纪录。原油价格的节节攀升,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新的冲击。我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密切相联,近年又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因此,新一轮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必然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一、石油价格上涨影响了世界经济近三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基本星"V"字型走势,油价大落大起,跌升幅度剧烈。1998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由年初的每桶14.5美元左右下降到年底的10美元左右,比1997年下降33%。1999年初,为了遏制油价的下跌,欧佩克和一些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协议,每天减产约210万桶原油,包括1998年削减的原油  相似文献   

3.
白明 《西部论丛》2008,(2):19-22
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能力在相当长时间内恐怕是难以被替代的。1998年,受到西方经济增长放慢、欧佩克产油国超产、美元坚挺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降至每桶10美元左右。其后,国际石油市场行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牛市。2008年,国际市场油价攀升至每桶100美元的高位,为10年前的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4.
1986年新春伊始,国际石油价格江河日下,一跌再跌,到3月4日,英国布伦特原油5月份期货价格跌至每桶11.86美元,同一天厄瓜多尔原油现货价格跌至每桶10.30美元,比去年底的价格下降约60%,为近十二年来的最低水平。七十年代所刮起的两次石油涨价的旋风,曾一度震撼世界,引起一片“能源危机”的恐慌,给全球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至今还令人记忆犹新,而最近卷起的这股油价暴跌的飓风势必从反方向给世界经济,特别是国际金融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东 《中国经贸》2008,(3):42-44
2008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攀升,纽约期货市场和英国伦敦石油交易所每桶升突破100美元关口.欧佩克的7种原油参考价格也突破95美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涨幅超过了60%,创造了近年来的最高点。从目前的石油供给情况看,由于欧佩克增产能力依然有限和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油价将继续在高位徘徊.油价的浮动范围从2006年的每桶65~70美元提高到95美元以上.甚至有可能将超过100美元。与此同时,在目前中东局势持续恶化的影响下国际石油价格也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维持在较高的价位。而当前国际石油市场油价的坚挺.不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增大,而且对国际石油安全机制的影响也进一步突出。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7年10月份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将增长2.2%,低于2007年的2.5%:发展中国家经济预计将增长7.4%,低于2007年的8.1%,当前高油价进一步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彭化英 《新财经》2006,(8):108-109
一个成功期货市场背后一定有一套成功的法律及市场监控体系,二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国际原油价格扶摇直上,近期,更是逼近了每桶80美元的天价。原油价格牵动着世界经济的每一根神经,对相关产业影响巨大。目前,我国还没有推出原油期货品种,在石油定价上缺  相似文献   

7.
石油危机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总结了1973—1998年世界三次石油危机的特点及中国石油贸易发展的特殊战略。从中国的石油贸易发展战略来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的背景下,与发达国家相反,中国主要以"能源外交"和"能源换外汇"型的出口战略为主。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平稳增长期,且逐渐与世界经济接轨,对石油的消费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迅速增加,石油贸易逐渐由出口转为进口,我国石油业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给我国的能源供求关系带来极大的冲击。因此注意能源安全、完善国内石油定价、开发新能源成为第三次石油危机后至今我国仍然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为什么是美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油不仅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而且是现代工业化经济体的血液.在任何时候,石油价格的涨落都牵动人心.决定石油价格的因素有三:需求、供给和美元汇率.事实上,第三个因素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由于目前国际石油交易几乎100%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即使国际石油市场上的需求与供给没有变化,美元贬值本身也会造成每桶石油的美元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交易以美元计价,在世人看来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只有当石油美元(Petrodollar)这一格局受到挑战时,我们才能从美国的反应中发现,美国是多么地重视石油美元计价机制.进而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出,这一机制能够给美国带来多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石油美元”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变化,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影响全球各地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通过介绍“石油美元”概念、背景和特点,对“石油美元”发展历程进行探究,并分析“石油美元”的影响和日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香港《大公报》6月27日]今年春天以来,由于受到伊朗核问题的困扰以及其他地缘政治的负面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日益升高,曾一度飙升到每桶超过74美元,后来有所跌落,但迄今仍然在每桶70美元左右摇摆。  相似文献   

11.
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石油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7年9月1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点每桶80美元后,国际油价又突破每桶90美元大关。石油专家预测,国际油价已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石油价格的波动无疑会给中国众多行业带来连锁反应,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实现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2.
随着虚拟经济的膨胀发展,近几年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且价格波动幅度惊人,其中原因众说纷纭。本文根据1981—2012年美国西德克萨斯石油价格数据和期间美元兑世界主要货币计算的美元指数变动趋势,通过设定计量模型,建立变量间的数学关系式进行回归分析。并通过t检验来分析美元指数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际油价主导因素的变动 美伊战争期间,国际石油价格虽然攀升,但却未超过每桶40美元.但是美伊战争结束后,国际石油价格却未按照一般推理出现回落,反而持续徘徊在高价位上.2004年8月冲向近24年来历史最高,美国纽约石油价格每桶曾达到50美元.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国际油价再次突破100美元大关,本文从历史卜三次较大的石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入手.分析本次油价上涨原因,全球流动性;经济复苏稳健,国际石油市场需求稳定:地缘政治对石油供给的影响三方面进行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本次油价上涨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方面造成物价指数上涨.另一方面导致和石油相关的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并就如何应对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较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使得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成为影响国内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本文将SVAR模型引入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总体通胀和结构性通胀的冲击效应研究中来,发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冲击既有总体效应又会产生结构性通胀效应。对总体效应的研究表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冲击具有持续性,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是国际石油价格冲击我国CPI的主要传导渠道。对结构效应的研究表明,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冲击最大的是居住类和食品类价格,国际石油价格上涨1%对两者12个月的累积冲击效应分别高达1.56%和0.75%,而这两项也是近年来推动我国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因此,多头并举应对国际油价上升的冲击对抑制当前的通货膨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际高油价对俄罗斯经济的正负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的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攀升,这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2004年1月,俄罗斯“Urals”品牌石油的国际平均价格为每桶28.9美元,到6月上涨至每桶32.1美元,增长11.1%,到9月份又涨到38.1美元,比1月份提高了31.8%。1~9月“Urals”品牌石油的月均价格为每桶33.1美元,比上年同期上涨了23.1%。9月1日至10月28日,俄罗斯产石油价格更是达到了每桶平均40.12美元的水平。与此同时,纽约交易所9月的油价突破了每桶50美元大关,并一度达到每桶55美元的高位。一高油价对俄罗斯的财富聚集效应据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预测,2004年俄GDP将增长6.8%…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能源合作的期待效果与中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90年代一度稳定的国际石油价格,自2004年起呈上升趋势,维持了历史上最高纪录。国际油价以迪拜油为基准,2003年每桶平均26.8美元,而2004年高达33.64美元,比上年增长25.6%,直至2005年第三季度为止平均价格比2004年增长了64.8%。国际油价的暴涨源于中东产油国的动荡不安,储蓄及美元贬值而引起的投机资金大量地流入世界石油市场及由台风引起的美国石油设施的破坏等因素。固然存在这些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世界石油市场供给不足,即目前世界石油生产及炼油能力还属于停滞阶段,但对石油的需要却在暴涨。这种供给不足的情况短期内…  相似文献   

18.
媒体速览     
石油经历一个多世纪波动"黑金"成色依然不减尔言19世纪60年代,美国人在宾夕法尼亚的乡村钻出了第一口石油井,从此,被誉为"黑金"的石油便开始改变世界。一开始,石油的产量不高,价格也极不稳定。随着标准化生产和稳定的产出,石油价格才在每桶40美元以下徘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战后的世界迎来了石油生产和需求的爆发期,供不应求引发石油危机。上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19.
刘敏 《中国经贸》2014,(10):69-69
自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全球的石油产业链都出现了一场巨大的波动,这种巨大的波动也波及到了我国的石油机械制造业。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7每月下跌到了每桶40美元左右,大部分油田的产量有限,因此很多石油机械产品也没了用处,从而影响了石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讨论石油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分析其进行名牌战略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实施名牌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欧佩克面临的挑战及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诞生在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石油工业和石油经济发展、世界石油市场和国际石油贸易变革,以及世界石油地缘政治和国际石油关系演化的综合产物。它的发展、变化始终没有离开过世界石油发展演进的大环境,同样,也自始至终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进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21世纪,石油工业和石油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欧佩克的未来前途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伊战争,加快了世界石油市场格局的变化进程。这一变化是朝着石油市场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欧佩克作为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在经济全球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