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疆地州工业优势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跃  张凡  姚昌强 《新疆财经》2011,(2):16-21,36
本文运用产业优势指数计量方法对全疆14个地州市及兵团的36个工业行业优势状况进行计量分析和比较研究,评价出各地州的工业优势产业以及各地州当地产业优势度较强的行业;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州优势产业又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各地州应予以优先和重点发展的产业;最后对各地州选择和培植工业优势产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优势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基础,构建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三维一体"的评价模型和产业竞争优势波士顿矩阵分析模型,依据辽宁27个规模以上工业产业数据,对辽宁工业优势产业进行选择。结果表明,有8个产业可作为辽宁的工业优势产业,最后提出促进辽宁工业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动漫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动漫产业具有深远的经济、文化、社会意义。上海是我国文化影视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之一,具有发展动漫产业的比较优势,论文通过运用需求收入弹性、产业关联度、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系数等工具的科学分析,得出了动漫产业可以作为上海潜在优势产业进行培育的结论,并提出了上海利用自贸区文化服务业开放,重点培育动漫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要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合理有效开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明确贵阳城市经济圈总体功能定位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确认贵阳城市经济圈的特色优势产业,即:能源产业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发展以铝及铝加工、磷及磷化工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具有明显优势;发展以烟酒、畜牧、绿色食品为重点的特色食品工业具有比较优势;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发展以喀斯特高原风光与多民族特色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5.
箴言 《宁波通讯》2011,(11):15-16
多年来,宁波经济发展依靠民营经济灵活的机制和紧贴市场的优势,依托港口资源和开放型经济优势,形成临港大工业、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板块为主导、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但对照现代产业体系的五大特征,我市产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尚需很长一段路要走,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加快补齐工业短板,迅速增强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战略,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主导模式和重要抓手,以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为支撑,合理布局,提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加速产业集聚,着力扶持龙头企业与名牌产品,努力构筑产业多元、集群优势明显、带动力显著增强的工业支撑体系。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1号文  相似文献   

7.
传统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甘肃已经成为国家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风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的重要基地,甘肃工业具有典型的资源型产业特征,其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是紧紧依靠资源,但不依赖资源;充分发挥优势,也要尽力弥补和避免劣势,二者兼顾,并行不悖,才能创造出工业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关于我国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实证性研究。对历史数据采用“区位商分析”方法求得我国西部区域的区际贸易数据,通过“贸易比率”指标来显示西部区域比较优势。特别是对西部主要工业行业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西部区域优势产业的分布。在现实和潜在优势产业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江山市确立并实施“兴工强市”战略以来,以水泥为龙头的建材产业和以工业添加剂为龙头的化工产业迅速崛起,产业经济正在日新月异地快速前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江山市产业经济已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化水平从初级向中高级加速转换;培育成长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优强企业和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10.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与承接产业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向 总体思路:立足比较优势,促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竞争能力。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逐步形成若干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和优势产业发展基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家电产品出口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则依赖于其出口发展战略的合理选择。通过分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种发展战略对当前我国家电产业的适用性,笔者认为: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更好实现我国家电产业的升级;另一方面,要以竞争优势为发展方向,把我国家电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2.
马捷  王艳华  赵建吉 《特区经济》2007,224(9):165-166
本文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理论引入制造业结构评价中,以此为基础构造评价模型,将河南省29个产业部门划分为4种类型,据此对河南省制造业结构现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给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马丽丽  李强 《南方经济》2015,33(5):82-96
文章旨在分析知识产权保护能否成为我国制造业出口新的比较优势,利用我国1992-2012年对140个国家或地区的24个制造业行业的出口数据实证检验了三个理论命题。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存在门槛,当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跨过“知识产权保护门槛”后,知识产权保护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才能有利于形成新的出口比较优势;从R&D投入强度、专属性投资强度以及关键要素投入强度三个方面,把我国24个制造业行业分为高行业特征和低行业特征分别进行估计后得到不同结论,低R&D投入强度和低关键要素投入强度制造业行业中,知识产权保护与行业特征的协同作用显著的有利于我国对贸易伙伴出口的增长,相反则不利于我国对贸易伙伴出口的增长。从我国出口方向来看,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特征的协同作用,对知识产权保护程度高于我国的地区来说,不能够显著提升出口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4.
杨秀蓉 《特区经济》2008,(3):191-192
事物是动态发展的,湖南家具业对外贸易目前的比较优势并不是永恒的。只有升华静态比较优势,并从产品、品牌、人才及多元化的外贸方式上培育动态的比较优势,方可培植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李强 《南方经济》2016,35(11):81-94
在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2-2011年的企业微观数据,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和倍差法,研究企业转向比较优势行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转向比较优势行业能够显著的提高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仍然是稳健的;从企业异质性的估计结果来看,民营企业、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以及出口产品多样性的企业转向比较优势行业更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企业转向比较优势行业时,全要素生产率随着出口阅历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出口强度的影响不显著;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要素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广东与东盟优势产业的竞争互补关系将决定未来双方经贸关系发展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地域分工和利益格局的演化。本文通过测算2004—2007年广东与东盟间产业的比较优势,对比分析了双方优势产业的分布及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广东与东盟优势产业间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尽管广东与东盟总体上优势产业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关系,但广东优势产业对东盟整体及各成员国出口仍具有较强和广泛的互补性,广东与东盟经贸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王唯薇 《特区经济》2010,(4):208-210
电子信息服务产业是发展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自然成为各城市发展高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重中之重。立志引领西部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外生比较优势大多集中在装备制造业。但是,从动态比较优势的角度考察,重庆市可以通过"自我创造"的过程进入内生比较优势良性循环。这种"自我创造"的动态比较优势战略包括通过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功效创建的区域产业发展平台以及通过发展海外战略联盟创建的世界市场平台,培育优势,依托区域和城市之间的动态良性大循环谋求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钻石理论的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雷 《特区经济》2008,(6):269-270
本文首先对竞争优势的产生进行阐述,然后从钻石理论出发分析了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各个因素,从而提出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quilibrium theory that accounts for how cyclical patterns of employment and real wages vary between genders and across industries. Workers' self-selection of industrial sectors,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parative advantage among sectors, sector-nonneutral shocks, and resulting mobility of workers across sectors play the key roles in explaining wage and employment cyclicality by gender and by industry. Numerical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reasonable parameter values exist under which the current model accords with several stylized facts. These parameter values are characterized most importantly by men'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sector subject to larger cyclical demand shocks.  相似文献   

20.
比较优势理论与“贫困化增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国家分工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践行比较优势理论时却遇到了贫困化增长问题,本文分析了贫困化增长的原因,并认为解决贫困化增长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