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信用评级业被推到风口浪尖,一方面,市场认为信用评级没有及时地反映真实的风险水平;另一方面,发行人与评级公司的雇佣关系也使评级机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信用评级的意义和价值究竟何在,面对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又亟待完善的现状,信用评级业应扮演何种角色,这些问题需要市场、评级公司和监管机构的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2.
姜楠 《征信》2013,(5):52-55
随着我国经济信用化程度的加强,信用评级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存在发展桎梏。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信用评级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改变评级理念,创新评级技术,进行产业升级,同时构建新的政府监管框架,打造自主经营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获取国际信用评级话语权,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赵雪芳 《中国金融》2004,(19):25-26
信用评级是市场机制的有效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揭示风险、为交易产品定价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评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要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制定和完善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等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4.
次债危机以及正在蔓延的欧债危机,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表现出对现行国际评级体系的不满。而在"炮轰"和斥责的同时,中国评级业更要深刻反思并引以为鉴,加强对本土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评级,提升信用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和信用评级的专业性,更好地承担起我国资本市场信用服务和社会信用安全的责任。为此,本期专门策划一组"民族信用评级发展特别报道",通过传递金融监管部门的声音、国内评级公司负责人的言论以及业内专家学者的建议,总体展示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成就,思辨发展问题,提出改革方案,进而将中国信用评级思想理论和实践推向新的高度,使民族的评级机构"直起腰杆",在国际舞台上彰显魅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信用评级业的供需矛盾及解决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信用评级业发展滞后是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丧失定价话语权的重要原因,并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成本.本文揭示了评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与供给过多过滥的矛盾是影响中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最突出矛盾,并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了矛盾产生因素,最后针对具体因素提出了培育与监管相配套的解决办法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加强了对信用评级业的监管。近年来,我国信用评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外部监管缺失会使评级机构自身利益动机和负面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规范信用评级业发展已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了现行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完善我国评级监管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陕西省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的信用评级市场应该是金融机构内部评级与专业评级机构外部评级的有效结合.本文在对陕西省商业银行内部评级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外部评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在不断完善信用评级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陕西省内、外部评级相结合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在市场成熟度、公信力和对金融市场影响力等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国外信用评级监管经验很难直接被我国简单复制。正确理解信用评级本质属性,对于深入认识信用评级理论体系、树立符合评级发展规律的监管理念、合理借鉴国外信用评级监管经验,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用评级监管框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现代经济理论和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银行信用评级制度是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的基石.它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信息披露标准和增强透明度,优化投资结构,控制风险,而且有利于促进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效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监管.促进信用评级业健康发展.对于强化风险为本的金融经营理念,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保护投资者利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