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高度倚重土地及相关产业租税费收入的一种财政模式。“土地财政”的历史并不久远,它是伴随我国财税制度改革、土地使用有偿化改革、住房商品化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行以及近10年来房地产业迅猛发展而逐步跃人人们视野并成为各方持续关注焦点的。  相似文献   

2.
“土地财政”:困局的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土地使用权和住房产权制度的变迁,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形成了在地方政府主导下以土地资本化和房地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格局,产生了所谓的"土地财政"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大量出让土地资源,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在对巴彦淖尔市“土地财政”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财政”的财政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不断高涨,地方政府来自土地的收入不断增加,引起了社会对土地财政的关注,但许多认识是不正确或者是不科学的,是不符合地方财政实际的。本文从财政学的角度,对土地财政进行了科学的剖析,分析了土地财政的来龙去脉、土地财政的利弊得失,提出了如何从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配、培养地方税体系、开辟地方新财源等方面着手来规避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相似文献   

5.
《新理财》2011,(10):60-61
企业型财政、资源型财政乃至转移型财政,其主要财力来源之一,都是土地财政。然而现在,我们正在面临着土地财政的危情。面对危情,我们该怎么办?土地和房价的双重飙升有人认为,土地出让金收入高居不下,和房价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学家、亚  相似文献   

6.
房价上涨与“土地财政”再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和土地出让金等渠道筹集的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根据财政部统计,仅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一项就达到了13965亿元,在某些地区巳相当于一般预算内收入的40%,成为地方政府自主使用财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采取增量出售还是存量征税方式,土地收益始终都是各国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地方政府获取土地收益的手段、方式及获取后用途的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土地委托所有者和公共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土地收益的分配,通俗说就是以地生财。土地财政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土地资产收益,在我国,政府出让的只是土地使用权,而非土地所有权,因此,获得的土地出让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地租。二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如房产税、物业税、财产税等等。因此,土地财政既包括土地出让获得的收益,也包括土地上的不动产带来的税收,其根本目的是为地方政府的建设性支出融资。  相似文献   

8.
何文曌 《时代金融》2011,(18):192+225
本文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状况入手,利用收集的数据与相关指标估算并描述了湖北省土地财政收入规模发展情况,并分析了湖北省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现状及其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探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支情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从个人与国家财富划分层面而言:改革开放30年社会物质财富急速增加,但如此庞大的物质财富却并没有进行合理的分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前的中国人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上不起学、死不起人。伴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民众反而整日生活在焦灼之中,幸福感丝毫没有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从个人与国家财富划分层面而言:改革开放30年社会物质财富急速增加,但如此庞大的物质财富却并没有进行合理的分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前的中国人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上不起学、死不起人。伴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民众反而整日生活在焦灼之中,幸福感丝毫没有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