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压实黄土的变形、强度特性。从击实黄土的室内三轴压缩试验可以得出,随着压实度K的增大,压实黄土的内聚力c增大很多,而内摩擦角φ的增大幅度相对较小。通过双线法得出不同压实程度(干密度)下的压力与湿陷系数关系图可以看出,击实黄土在击实不充分的情况下仍具有湿陷性。若以200KPa下的湿陷系数为0.015为评判标准,所用土样干密度小于1.62g/cm3对应压实度小于95%时具有湿陷性。  相似文献   

2.
樊微 《价值工程》2022,(18):64-66
本文结合宝鸡至坪坎高速公路项目,拟掺入水泥对湿陷性黄土实施改良后,用作路基本体的填筑.通过系列的室内工程试验,测设不同水泥掺量下黄土工程指标参数的变化规律,评估水泥改良湿陷性黄土的可行性.并根据改良效果及规律,确定最佳水泥掺入占比,为水泥改良黄土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铁路路基施工的填料宜尽量选择强度高、水稳定性好的土进行填筑。本文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区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为进一步提高路床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采用对基床底层填筑厚1.9m的掺4%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结合施工实践,本着实现高效性和经济性的双重目的,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现场试验,得出了达到压实度的方法、每层填料的松铺系数及路基填筑过程中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4.
强~弱风化泥质板岩因岩石强度低、水稳定性比较差,破碎后其细颗粒的含量比较多,尤其白云母等不稳定性矿物含量比较高,掺加20—30%的稳定材料(中粗砂)物理改良后虽然填料的压实、强度和刚度性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其水稳定性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通过调研、室内试验对软岩全~强风化物采用化学改良和强~弱风化物采用物理改良进行研究,通过对泥质板岩的室内试验,现场施工从破碎,摊铺,碾压及含水量测试等方面进行试验,其目的主要为:解决软岩改良土填筑客运专线路基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软岩改良土填筑路基的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5.
杨超  梁鸿  贾涵江 《价值工程》2021,40(31):112-114
在工程实际当中,压实度与回弹模量是判断一个路基工程是否达标,路基强度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与使用需求的重要指标,但是路基压实度与其回弹模量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他们之间存在着相关性.通过对盐渍土物理特性、化学性质以及力学特性的分析,设计了关于盐渍土路基压实度与回弹模量间关系的试验,通过对不同压实度土体的回弹模量试验得出了压实度与回弹模量之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速铁路以较快速度发展。为满足目益严格的高速铁路路基的变形要求,现急需找到对现有高速铁路路基适用的路基改良方案。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对比石灰改良黄土前后的击实特性、压缩特性、强度特性以及其他工程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为铁路路基的改良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福章 《价值工程》2013,32(5):93-9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级配、含水量、压实度、水泥剂量等不同程度存在着变异性,这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使用性能有很大影响,既削弱路面结构强度,又易使基层产生开裂。论文从级配、含水量、压实度、水泥剂量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防治变异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泥质板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并提出用生石灰和水泥改良的方案,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改良后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压实度、含水量、掺灰量、泡水时间等因素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权重,从而为改良方案提出更科学可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20,(7):290-292
本文以渭南市吴田村黄土剖面为例,按黄土地层取样并进行室内击试验,得出不同地层剖面土层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不同地层黄土击实特性规律,旨在为黄土地区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出发,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不同的支护类型进行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工程中的土抗剪强度指标作出修正的原因。基于地区性某一典型湿陷性黄土基坑工程事例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深度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工程的支护方式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在完善原有地基处理技术的同时,新的地基处理方法也不断涌现出来。本文以渭蒲高速公路饱和黄土地基处理课题为背景展开工作,针对该路段饱和黄土的工程性质,提出了用水泥粉煤灰搅拌桩处理饱和黄土,并选择地质条件和填筑高度都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现场试验。成桩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现场抽芯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轻型动力触探(N10)三种方法对地基处理效果进行检测,通过分析检测结果进一步优化依托工程地基处理方案的各项工艺参数,用以指导大规模地基处理施工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对氯氧镁水泥的作用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延春  庄宇 《价值工程》2010,29(4):240-241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掺灰量对氯氧镁水泥强度、耐水性、体积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粉煤灰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是一种理想的添加剂,可使氯氧镁水泥制品的耐水性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体积稳定性而且对氯氧镁水泥制品的强度影响很小,并有利于后期强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侯乐毅  郭璞 《价值工程》2011,30(24):23-24
文章中尝试用磷酸对黄河中游劣质粘土进行激活处理,经过压实成型的试块,其强度较原土有很大提高,并且成型的试样具有了一定的耐水性。经过激活处理的粘土做成的石灰土试块较普通石灰土抗压强度有很大提高。红外及微观分析表明,磷酸能够改变土粒表面的羟基团,并且磷酸与土中的碳酸盐等生成肉丝状的磷酸钙晶体,分布在土粒的周围,胶结土壤。  相似文献   

14.
陈振义 《价值工程》2021,40(2):148-149
湿陷性黄土的土质较为均匀,结构呈疏松状态,内部孔隙发育明显,具有突出的结构性特征。处于干燥状态的黄土一般具有较高强度,因而压缩性相对较低;而遇水后在自重应力和上覆附加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将使土体结构遭到破坏,土骨架崩塌而使土体强度急剧降低,进而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因而,在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需结合建(构)筑物的重要性、地下水位置及降雨等特点,根据其对总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允许程度,采取合理的方法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置,以改善其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能力,降低黄土湿陷对建(构)筑物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矿物微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利用可压缩堆积模型(CPM)计算了不同体系胶凝材料的堆积密实度,研究了矿物微粉级配及其相对掺量对低水胶比水泥基混合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凝材料的堆积密实度与水泥基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有很强的对应关系;当堆积密实度相差不大而化学效应相差较大时,化学效应越大,抗压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16.
刘德志 《价值工程》2010,29(24):82-82
路面水泥混凝土通常是按砂、石、水泥、水一次投料的搅拌工艺制备的,其质量容易波动。为此提出将砂、石表面以水泥浆为外壳包起来的造壳搅拌方法,路面混凝土分次投料搅拌造壳技术,可改善水泥的分散性,可显著提高混凝土质量和耐久性,改变了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传统的拌合物一次投料的落后工艺。通过应用证明,裹沙石法造壳技中提高混凝土强度10%-20%,在保证路面混凝土质量前提下,节约水泥用量5%-10%,工艺简单易行。造壳技术;改善水泥的分散性,使混凝土的质量与耐久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董亚丽 《价值工程》2014,(13):109-111
采用酸性环境下加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酸性环境对砂浆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不同pH值硝酸环境下和pH=1时不同硫酸根浓度在各个腐蚀阶段砂浆的质量变化和抗压强度变化进行比较分析,试验中选取两种水泥材料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水泥砂浆物理力学性能劣化影响有很大影响,随酸性的增强砂浆性能劣化速率加剧;在强酸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较高时对砂浆的腐蚀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级路面的重要形式之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经久耐用、养护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路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车程及车速的提高,对路面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近几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设计、施工及养护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路面病害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寻求一种经济适用的维修技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李伟杰 《价值工程》2011,30(14):113-114
水泥乳沥青混凝土是近年来开发研制的公路路面新材料,是以乳化沥青和水泥两种粘结料为结合料的半刚性路面材料,但这混凝土在粘结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还存着不足之处,本文用添加消石灰的方法来改善了原来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不足之处,增强了沥青与集料的间的粘结强度,提高了其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