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就业歧视和就业平等是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两种现象,反就业歧视的目的是达到充分就业,实现就业平等.而就业平等是以就业者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分配平等为主要内容,就业歧视却是对就业平等内容的践踏,本文就业歧视的认定予以说明,对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保障制度予以建构.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就业是基础.劳动者只有就业,才能自立、生存和发展.我国应制定就业优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创造就业环境,开拓就业空间,扩大就业容量.在推进市场竞争就业的同时,要大力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帮助,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就业充分,民富国强,国泰民安.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生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保障,党的十七大和每年的两会都对就业问题高度的重视.在就业问题中城镇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又是就业工作的难点和焦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高峰年,面对经济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广大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非常重要.首先要正视面临的就业形势,其次要调整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找到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与再就业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的就业及再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就业与再就业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灵活就业是当前和今后实现扩大就业的途径之一.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入手,引入交易费用理论,建立灵活就业条件方程,分析了灵活就业和灵活用工的微观决策机制.指出,就业机会、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及其利用效率形成正规就业阈值;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初始值及其净收益是灵活就业方式选择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丘斌 《西部金融》2009,(8):65-66
当前我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分层明显,保就业就应保证各层次劳动力的就业,为此,须构造多元化的就业渠道.本文分析发现,保就业的理性选择是依照我国的禀赋优势,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以满足多层次的就业需求,这是保就业的一个必然选择.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进程中,短期内仍然不能摒弃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长期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民办高校就业工作遭遇了诸多挑战.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特点,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际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影响是多元的.它既可能带来经济发展,就业扩大;也可能造成贫富悬殊,失业增加.就中国1990-2000年投资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外资对就业的影响负面大于正面,扩大就业主要是国内投资的结果.这就要求在引进外资政策上,要考虑如何降低负面影响,提高拉动就业增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16年伊始,我国将全面实行二胎政策,促进女性就业问题也应运而生.贵州省女性就业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促进女性就业将是贵州省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了贵州省女性劳动者的就业现状和就业障碍,为促进贵州省女性劳动者就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