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产情况最近,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了对2004年全球稻谷产量预计,为6.11亿吨,主要是为预计世界主要稻谷生产———中国的稻谷产量增加,时也预计印尼、菲律宾、美国越南稻谷增产。这些国家稻的增产量超过了柬埔寨、日、秘鲁和泰国的减产量。非洲于降水量不足及蝗灾的影,稻谷产量下降。如果2004世界稻谷产量最终能够达到.11亿吨,将比2003年增产700万吨,接近1999年的历最高水平。1.亚洲主要稻谷生产国生情况虽然中国的稻谷产量增,但亚洲其他国家稻谷的减影响了整个地区产量的增。亚洲大多数国家2004年度稻谷收获季节已结束,正在行第二季稻谷播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稻谷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世界稻谷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不过当前国内稻谷产业却驶入了"三岔口"。"中国稻谷产业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国内稻谷库存充裕,供大于求,稻谷结构发生籼退粳进的变化;二是国际稻谷增产、价格下滑,  相似文献   

3.
3.2004年国家采取了积极的促进稻米生产的政策措施,早稻播种面积扩大,2004年早稻获得丰收,比上年增产260万吨,中晚稻产量也实现大幅度提高,预计全国稻谷产量较上年增长10%以上,增产幅度为历史之最。目前预计2004/2005年度国内新增稻谷供给和国内稻谷需求之间可能仍然存在缺口。由于稻谷不同品种供给量和稻谷供给的区域性变化,目前国内稻谷市场出现了与去年同期不同的情况。(1)关于稻谷供给量的讨论。———关于国内稻谷产量。2003年全国稻谷产量由上年的17451万吨降至16066万吨,为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3年全国稻谷产量较上年下降8%,除…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株洲稻谷烘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描述株洲稻谷烘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测算稻谷机械烘干的应用效益,介绍稻谷机械烘干的技术保障、运用及动力支持,提出机械烘干是株洲湿稻谷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稻谷消费中长期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谷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之一,本文在对现阶段我国稻谷消费的结构和格局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转型期稻谷消费主要影响因素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稻谷消费模型,采取基准方案、低位方案和高位方案对我国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时(2020年)、人口达到峰值基本实现工业化(2030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50年)时稻谷消费需求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认为,在中长期内我国稻谷消费总量将呈下降趋势,稻谷口粮消费绝对数量下降但在稻谷消费总量中仍占较大比重,稻谷饲用量和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稻谷工业用量和比重则持续增加,种子用量数量减少,但比重基本保持稳定。最后作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2年9月,湖南省农业厅印发了《稻谷监测信息采集技术规程》,进一步规范稻谷监测信息采集工作,确保稻谷采集信息的完整和准确程度。规程显示,采集内容为“稻谷种植意向监测信息”、“稻谷产量监测预计信息”、“稻谷生产每亩物质费用监测信息”、“稻谷收购进度及价格信息监测”等7个方面,基本涵盖了水稻种植、收购过程中的所有内容。  相似文献   

7.
当前稻谷产业政策分析 稻米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无论是生产还是流通,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2004年以来,为了促进国内稻谷生产发展,保证粮食安全,国家不仅在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和特产税,还出台了稻谷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运费补贴、竞价销售等一系列支持稻谷生产和调节稻谷销售的政策,对我国稻米市场价格走势和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尝试在东南沿海地区储存稻谷品种,通过应用成熟的机械通风、空调控温、环流均温控温、氮气气调等现代储粮技术,使浅圆仓储存稻谷质量品质保持良好。试验对比分析了平房仓与浅圆仓储存稻谷的质量品质变化情况,探索了浅圆仓储存稻谷品质变化的一般规律,总结了浅圆仓储存稻谷控制品质变化的相关技术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稻谷加工是指稻谷从收割到成为食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加工技术不完善或处理不当,会导致大量的营养素损失。本文详细介绍了稻谷加工过程中营养素损失的原因和防控措施。通过选择适宜的稻谷品种和精细化加工技术、优化加工工艺技术参数等手段和措施,以期有效降低稻谷加工过程中的营养素损失。  相似文献   

10.
浅圆仓因具有占地小、容量大、综合利用率高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浅圆仓能安全储藏稻谷,不但能扩大浅圆仓的使用功能,而且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稻谷的储藏特性、引起稻谷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稻谷的安全储藏管理,为实现浅圆仓稻谷的安全储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