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春季是鱼苗投放、培育、管理的关键时期,刚购买或自繁的鱼苗身体纤弱,入池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甚至全军覆没。因为此阶段鱼苗处于初生与自然界相适应的时期,下塘前后,要注意从以下十个方面切实抓好鱼苗下塘培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一)欧洲丁桂鱼鱼苗培育应注意的事项1、适时下塘:鱼苗适时下塘是培育好鱼苗的关键技术之一。施肥后,池塘中不同浮游动物出现的时间顺序不同,而刚开口摄食的丁桂鱼鱼苗的食性范围还较窄,开始必须以  相似文献   

3.
鱼苗培育是成鱼养殖的基础,为提高鱼苗下塘成活率须恪守十注意。一、鱼塘消毒:一般在鱼苗下塘前7—10天进行,并在晴天中午进行,排水消毒,每亩用生石灰60—75公斤,带水(水深1米)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公斤,放苗前要检查药物毒性是否完全消失,pH值在9以下。二、适时下塘:鱼苗  相似文献   

4.
(一)欧洲丁桂鱼鱼苗培育应注意的事项 1、适时下塘:鱼苗适时下塘是培育好鱼苗的关键技术之一。施肥后,池塘中不同浮游动物出现的时间顺序不同,而刚开口摄食的丁‘桂鱼鱼苗的食性范围还较窄,开始必须以轮虫和枝角类的无节幼体为食,因此下塘时必须是轮虫和无节幼体发生的高峰期,才能保证其充分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 夏花培育是指把鱼苗养成2.6~3.3厘米的鱼种,时间在5~6月。 一、彻底清塘。在鱼苗下塘前10天,先将池水排至6.7~10厘米深,然后选择晴好天气用生石灰75公斤/亩清塘。 二、培育肥水。清塘后,在鱼苗下塘前一周注水,然后每亩施入畜粪300~400公斤,以培育肥水,使鱼苗下塘后有丰  相似文献   

6.
<正> 所谓节粮培育鱼苗,就是在鱼苗池中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为鱼苗提供丰富食料的培育鱼苗的方法。一、青草堆肥培育法,鱼苗下塘前5—10天每亩放青草200—400公斤,分别堆于池边,腐烂后培育浮游生物。鱼苗下塘后6—8天,  相似文献   

7.
<正>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做好肥水下塘和精心投喂两项工作至关重要。现介绍一种豆浆与粪肥混合培育鱼苗方法,以供参考。 一、施足基肥。在清塘消毒后,鱼苗下塘前5—8天,必须施足基肥,以培育池塘中的轮虫,使鱼苗下塘后有充足可口的饵料,一般按每亩施经发酵的粪肥250—350kg。 二、制作豆浆。将黄豆用水浸泡到豆瓣之间的凹隙胀平,浸泡时间过长过短都会影响出浆率。水温18℃时,浸泡10—12小时;水温25℃—30℃时,浸泡6—7小时。磨浆时,水和黄豆一次均匀加入,不能磨成豆浆之后加水,否则会沉淀。2.5—3kg黄豆可磨成50kg豆浆。磨好的豆浆应及时投喂,否则会沉淀。 三、豆浆投喂。鱼苗下塘后5天内,主要以轮虫为食。下塘3小时就应泼洒豆浆。投喂时注意以下四点:(1)投喂方法:每天上午、中  相似文献   

8.
<正> 一、壮苗下塘。下塘前,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良种鱼苗下塘,方可提高成活率。 二、安全下塘。鱼苗下塘前必须严格检查清塘药物是否已经彻底失效,可先试放几十尾鱼苗入塘内的网箱,观察一昼夜,看鱼苗活动、采食情况有无异常,如出现焦燥  相似文献   

9.
<正>培育优质足量的苗种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由于鱼苗下塘初期,身体细小纤弱,摄食范围小,抵抗力差,如果培育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鱼苗体质瘦弱、发生疾病、降低成活率,因此培育工作要十分细心。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把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的几点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过程中提高苗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养殖者稍有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整个养殖全部失败。本文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十个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鱼苗培育阶段,决定鱼苗的成活率、鱼种培育的质量乃至后期成鱼养殖的速度和产量,做好鱼苗下塘工作,应做好以下“十要点”:  相似文献   

12.
<正>水花是受精鱼卵经前期孵化工作破膜后的具有一定游泳能力尚未开口吃食的鱼苗的俗称,专业术语称作仔鱼。水花鱼苗下塘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夏花鱼苗生产成败。笔者从事家鱼繁殖和苗种培育工作二十余年,就影响水花下塘成活率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总结,希望能给广大鱼苗养殖户以帮助。一、适时下塘水花下塘最佳时机为水花能平游,见腰点(鳔充气),卵黄囊基本消失时,因此  相似文献   

13.
<正> 4、培肥池水及鱼苗适时下塘 一般在清池后,鱼苗下塘前一周左右,注水40—60米。然后在池塘一角堆放有机肥料,培育鱼苗的适口天然饵料,使鱼苗入池后即可吃到充足的天然饵料。这种方式尤其适宜于黄颡鱼在5厘米以前的培育。 施基肥的数量和种类,应因地制宜。依肥料来源,主要分为两种:①有机粪肥,如畜、禽、人的粪尿,一般在鱼苗下塘前6—7天施入,每亩约施300—500千克。但视原塘肥度而  相似文献   

14.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培育池地点在吉林省桦甸市城西渔场一号池塘,面积为3.5亩,水深为1.7m。翘嘴鲌乌子头从江苏引进。放鱼苗前5天可到大河及其它池塘捞取浮游动物放入培育池进行接种,5天后轮虫和枝角类大量繁殖时期.鱼苗即可下塘。鱼苗下塘规格平均在1.5cm.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苗种培育刚出膜的黄颡鱼鱼苗主要依靠自然卵黄囊提供营养。出膜后2—3天,开始平游摄食,仔鱼期要及时投喂蛋黄或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及桡足类的无节肢幼体)。经过20—30天时间的培育,鱼苗体长可达30mm左右,可下塘饲养。此间特别加强黄颡鱼鱼苗培育期间的  相似文献   

16.
<正> 三、鱼苗、鱼种培育(一)鱼苗培育细鳞斜颌鲴从出膜到开口摄食约需4—5天,在鱼苗下塘前应先投喂蛋黄或豆浆等人工饵料,当观察到鱼苗开口摄食后,才能下塘培育。细鳞斜颌鲴鱼苗从主动摄食开始,以浮游生物为食,而后随着个体逐渐生长,食性逐渐转化,经过浮游生物和腐屑混合营养过渡阶段(全长为1.5—3.3厘米)以后,才完全转化为成鱼的食性。细鳞斜颌鲴鱼苗的堵育方法和常规或名优鱼苗的培育方法基本相似,其放养密度可根据养殖条件和要求而具体决定。由于细鳞斜颌鲴鱼体娇嫩,一般不到1寸  相似文献   

17.
<正> 自鱼苗下塘至培育到体长3厘米左右的鱼种,此阶段称为夏花鱼种培育阶段。由于刚下塘的鱼苗身体幼小、嫩弱,摄食能力差,抵御敌害的能力低,因此,为了提高夏花鱼种的成活率,加强对其生态环境的管理,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极为重要,主要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清除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养鱼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  相似文献   

19.
<正>草鱼是淡水鱼类主要养殖品种,草鱼的苗种培育与其它鱼类如青鱼、鳊鱼、白鲢等的培育相比,过程基本相同,但难度更大,有几个关键地方如没有把好关,会出现大批死亡,甚至全军覆没的现象,俗称过"三关"。一、过好鱼苗下塘关鱼苗下塘,看似简单,但仍有不少养  相似文献   

20.
科学施肥,有效控制池水肥度和天然食物的组成是培育好鱼苗的关键,因此在鱼苗下塘前就要施足基肥开始培养适口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