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2年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发表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并获得多种奖项,但它却因为对黑人男性无情的鞭笞而受到来自黑人群体的指责。事实上,《紫颜色》中的黑人男性形象是现实生活中的缩影,他们不是单一的恶男人形象,他们个性鲜明同时又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2.
《所罗门之歌》是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但莫里森同时也在这部作品中刻画了一组小些栩栩如生、性格迥异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拟从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出发,具体分析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黑人女性人物,探讨她们的解放之路,进而揭示作品中所蕴涵的黑人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3.
在艾丽斯.沃克的长篇小说《紫颜色》里,哈波和索菲亚因爱而结婚,但是索菲亚却选择离家出走了。本文拟从女性视角来探讨索菲亚离家出走的原因,从而揭示出父权制下的黑人女性所遭受的压迫以及沃克所塑造的新型的黑人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母爱是托尼.莫里森小说的一贯主题。莫里森的巅峰之作《宠儿》中,赛丝对宠儿的疯狂而扭曲的母爱,让人震撼,无法释怀。在其2008年出版的最新力作《慈悲》中,她再次成功塑造了一位崇高伟大却没有名字的黑人母亲形象。她们代表着千千万万的黑人母亲,通过对比莫里森的这两部作品,可以洞见扭曲社会制度下的扭曲人性和扭曲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5.
莫瑞森是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黑人女性作家,在《秀拉》这部描绘叛逆者形象的力作中,秀拉是个孤独的“边缘人”形象,她那悲剧性的叛逆之旅令现代人感喟、反思、启悟。本文将分析她独特、极端的叛逆言行及其叛逆背后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6.
结合勒温的群体动力心理学理论,探讨莫里森的《宠儿》和《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家庭关系,发现黑人个体行为异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关系对个体负面的影响,而黑人社区对个体家庭的影响又造成了她们不同的命运结局.  相似文献   

7.
非洲古老文化的传统、被奴役的历史以及仍被歧视的现状使得非洲裔美国黑人对自身姓名有着特殊的敏感,这种敏感性自然而然地影响并体现在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形象身上。本文从三部在美国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入手,探讨四种黑人形象的命名方式,并揭示其与黑人形象变迁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和《殿堂》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都相关,但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小说里却使用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美国黑人乡村口语和规范美国语。这种跨文本的语言策略客观地映射出黑人英语和黑人文学的发展轨迹,隐喻黑人和白人、边远群体和主流社会最终的融合、团结与平等,张扬出妇女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作家渴求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9.
《土生子》主人公的心理和行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查德·赖特的长篇小说《土生子》猛烈地批评了种族歧视的危害。在塑造别格这一典型形象时再现了 黑人群体交织着反抗与矛盾心理意识的萌动及其升华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0.
艾丽丝·沃克通过文学创作为一直被忽视的美国黑人妇女代言,从而赋予了她们现身和立言的权利.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对艾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从文本和语境二元对立的关系中阐释隐藏在文本中的文化和历史,揭示出黑人群众是如何在社会进步中实现精神成长的.同时,也揭示出作者对黑人运动的团结问题的期待和向往.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关于《看不见的人》的研究都是围绕男主人公以及他周围的男人们,而没有关注到其中的女性人物。她们大多是无名无姓、没有自己的声音。本文将借用美国学者Anne Folwell Stanford的两分法,分析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笔者发现黑人女性更多地扮演"母亲"形象,而白人女性大多扮演"诱惑者"形象。她们依然没有摆脱白人男性社会赋予的刻板形象,都是以与男性的关系定位身份,人格化特征不明显的人物。本质上,她们是"看不见的女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莫言的《红高粱》与铁凝的《棉花垛》中女性形象的解读,文章分析了《红高粱》中的“我奶奶”、“玲子”等女性形象对女性历史、女性身体、女性言说的遮蔽及《棉花垛》中的“乔”、“小臭子”等女性形象对历史女性的还原,辨析了不同性别作家作品中存在的鲜明的性别差异,以期促进女性主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论文运用解构主义理论,探析了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乐园》的主题思想,阐述了小说中黑人构建乐园的失败尝试及其原因,阐明了作家在小说中为黑人种族指示的发展方向,即以开放心态建立黑人们的和谐乐园。  相似文献   

14.
《日用家当》(Everyday Use)是公认的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文章的细节描写寓意深刻。本文以文中的细节描写为切入点,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揭示其背后的象征意义。"百衲被"是黑人民族文化的象征——记忆、凝聚、传承、超越,进而逐步取代了"大熔炉"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母亲从一个最为普通的、最为朴素的妇女劳动者发展成了一个对不纯粹的肤浅黑人文化运动的摒弃者,一个黑人伤痛文化的主动接受者与捍卫者,象征着黑人民族文化记忆的彻底顿悟与觉醒。大女儿Dee是一个"黑人民族文化运动中的激进者和盲目追随者"的典型代表,而Maggie则是黑人民族文化遗产的最佳继承人和发扬者。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描述了渴望自由的哈克与黑人伙伴吉姆沿密西西比河历险而获得成长的经历。旅程中,哈克因为该不该揭发逃跑的吉姆而处于矛盾中。最终,他的善良的本性占了上风,选择了保护吉姆。论文从哈克的出走的动机、困惑、引路人、认识等方面分析了哈克从对黑人的歧视到与吉姆交朋友,并下定决心保护吉姆的转变,从天真到认识社会现实的改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在她的作品《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运用《圣经》原型塑造了奶人这位主人公来隐喻美国黑人的归属。奶人就像《圣经》中迷失的羔羊,在"救世主"派拉特的保护下,经过一系列探寻活动,最终找到自我,回归黑人集体。这为读者研读其作品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在路上》作为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被文学评论界称为"掉一代的圣经"。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后的美国。在当时以白人文化为美国主导文化的时代背境下,小说中的两位白人主人公迪安与萨尔确尊称黑人为"上帝",并希望能够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本文拟从分析小说中黑人成功的事业和家庭入手,挖掘出在特定历史时期,美国亚文化代表之一——黑人文化背后所掩映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从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越过种族线》中主人公克莱尔的人格特征,通过剖析人格面具和自性两个原型在克莱尔的心路历程中的反映,揭示她在冒充白人之后又主动回归黑人社会是其努力摆脱人格面具实现自身自性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作为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受到双重种族和双重文化的影响。她创作的七部小说都具有双重性特征。《宠儿》作为莫里森新奴隶叙事的典范,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叙事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本文拟从以上三方面分析托尼.莫里森在其小说《宠儿》创作中的双重性叙事,以期揭示奴隶制历史给现实中已经解放的黑人带来的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创伤。  相似文献   

20.
虽然《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结局和《圣经》中的耶稣迥然不同,但他却具有诸多耶稣的特征:一个集圣徒、预言家和救赎者于一身的光辉的人物形象。因此,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把小说《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阐释为《圣经》中耶稣的置换变形,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解析安迪的形象,从而也有益于我们加深对小说中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救赎主题的理解和领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