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限售股流通与股价效应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玲 《技术经济》2008,27(9):98-104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限售股上市流通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袁明:限售股的上市流通带来负的股价效应;样本公司的特征及股票的交易特性显著影响股价效应;在累积超额收益率为正的样本中,累积超额收益率与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与区间日均股票换手率、股票每股收益正相关;在累积超额收益率为负的样本中,累积超额收益率与IPO到限售流通股上市流通的时间、账面市值比、区间日均成交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前的非流通股协议转让样本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限售股票转让样本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流通性价值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流通性存在价值,股权分置改革前,股票流通性价值水平均值约为66%,流通股市场的流动性显著影响股票流通性价值,但流通股的流动性与流通股价格波动率对股票流通性价值没有显著影响;股改后的股票流通性价值水平约为56%,流通股的流动性与波动性水平显著影响流通性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异质信念与卖空限制的理论出发对股票需求曲线的形状进行了研究,理论上证明了股票需求曲线倾斜这一命题,然后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4 413起股改限售股解禁事件的价格效应,研究发现,解禁事件发生的-20至20天的窗口期累积异常收益为-1.85%,解禁事件带来明显负的异常收益,支持了股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假说。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融券制度的建设为微观上实证检验卖空限制对股票价格实际影响提供了理想的研究背景。本文利用自然实验——白酒行业"塑化剂事件",研究卖空限制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我们根据股票卖空限制的性质构建对冲投资组合,实证结果显示投资策略取得了0.5%的平均日超额收率,1.5%的标准差和33%的日夏普比率,表明投资组合具有很高的超额收益,但风险很低。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卖空限制导致了不能被卖空的股票被严重高估,股票基础价值的变化不能解释高估的股价。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卖空限制导致了股价高估,融资融券制度等做空机制有助于矫正高估的股价,提高市场定价效率。本文将卖空限制与事件驱动相结合,设计了能产生显著超额收益的对冲交易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分解为提前反应和减持效应,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对比分析实证考察了各类影响因素与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特征.研究表明:总体上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显著为负;高估值和预期业绩好的公司受解禁因素冲击影响较小;与原有流通规模相比,解禁比重越大,解禁前后股价受冲击力度越大;融资形成的限售股在解禁时对市场的冲击力度和时间远强于其他类别的影响;牛市和熊市两类市场环境下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解禁信息的心理冲击更强于实际减持冲击.限售股解禁问题是整个市场的股票供给急剧增加背景下的供求失衡问题,应从供求两个方面考虑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限售股解禁、过度反应与股市振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8年1月—2009年3月沪深两市的1 341个限售股解禁事件为样本,研究其解禁前后个股非正常收益率和成交量的变化,结论显示,股市中存在明显的过度反应,并且限售股月解禁比例与沪深300指数滞后两个月的月度收益率高度相关。其原因在于,微观上投资者对于个股限售股解禁事件的过度反应汇总到一起,形成宏观上的投资者正反馈交易行为,进而造成了股市振荡。  相似文献   

7.
非流通股流通对股市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通股规模的扩大对市场股价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当某只股票流通股规模扩大时,它只对这只股票的股价存在较大的向下压力,而对其他股票而言,虽有影响,但很有限。这时,单只股票的非系统性风险显著,而系统性风险可以忽略。二是当所有的股票或大部分股票的流通股规模扩大进而整个市场流通股规模显著扩大(或市场预期它会扩大)时,它会对所有的股票价格形成向下的压力,这是一种系统性风险。流通股规模扩大对市场变化的影响便是这两种情况的叠加。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方法,研究截止2010年3月31日解禁的大小非样本对二级市场股票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小非解禁对市场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大小非样本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大小非解禁后真正对二级市场产生的实质性冲击主要集中在高估值、非控股股东和自由减持三类样本,而在解禁前中低估值、控股股东和大宗交易减持三类大小非样本对二级市场存在一定的心理冲击,但幅度有限,且在解禁后市场对解禁前的心理冲击有一定的矫正。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高估值和非控股股东两类大小非样本在解禁前存在明显人为拉高股价的操纵迹象。  相似文献   

9.
以大小非为主的限售股解禁对A股市场究竟有无冲击?冲击程度多大?存在怎样的时间节点规律?解禁类型、解禁规模与市场环境等因素对解禁效应有无影响?本文拟采用事件研究法给予实证。基于2006年以来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解禁样本,结果证实: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冲击效应主要在解禁前得以反应,尤以解禁当日和之前3个交易日的冲击效应最为明显;分组检验的结果除进一步证实解禁事件的冲击效应提前反应外,还表明限售股解禁类型(大小非还是大小限)、解禁规模(大于10%还是小于10%)以及市场环境(牛市阶段还是熊市阶段)等因素并没有造成解禁效应的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扩展了这一结论。文章还发现高估值的个股限售股解禁的冲击效应相对较小,并认为这与A股市场强者恒强的市场运行结构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我国逐步推出融资融券交易的自然实验机会,运用双重差分的研究设计,考察了卖空机制对股价反映负面消息效率的影响。文章以2007-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对市场的向下波动及时做出了调整,使得股价对市场正负向波动反应之间的不对称性显著降低,表明标的股票更加及时和充分地吸收了有关公司价值的负面信息;同时,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暴跌风险显著降低。文章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推出融资融券交易后,卖空机制提高了市场对标的股票负面消息的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11.
文章应用两阶段的Hotelling博弈模型分析两个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的交易数量折扣定价对空间差异的选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交易数量折扣定价策略对产品空间差异有替代作用,且采用交易数量折扣定价策略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不同信息环境下公允价值的股价相关性。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股票定价,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准则制定研究的重要方面。2006年我国会计准则的改革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按照新旧准则编制两份年报提供的数据,文章采用Ohlson模型分析了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与股票定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环境对公允价值在股票定价中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影响,即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公允价值对股票定价的增量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达到6124.04点,但后来却掉头向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是27个月来的最低点,跌幅达到72%.究其原因,文章认为股权分置中限售股(大小非)解禁带来的市场扩容的压力是重要原因.通过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股指成分股大小非解禁首日对其股价的影响,研究大小非解禁与减持是否会造成股价下跌,大小非解禁与减持的相关指标和影响因素对股价下跌的解释力度有多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限售股解禁的数据分析,以及限售股解禁对股票市场趋势、公众投资者心理影响的研究,为科学解决限售股上市流通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的价值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行业的重要性强于其他行业,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两市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检验公允价值会计对股票报酬与股票价格的影响。基于金融资产处置时公允价值变动转回特征,本文对交易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信息进行检验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每股净资产对股票价格和股票报酬均有显著解释力;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回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股票价格和股票报酬有显著解释力,不考虑转回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股票价格和股票报酬均无显著解释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信息不具有价值相关性,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具有"功能锁定"效应,信息使用者"丢了西瓜捡芝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股票日内交易数据构建订单流不平衡指标,考察了个人投资者在不同信息属性盈余公告上的注意力分配情况及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个人投资者倾向于关注好消息公告,公告期间股票交易量异常高,受有限注意力制约,其在公告期间表现出显著的净买入行为;(2)个人投资者的净买入行为引起股票价格在盈余公告期间大幅上涨,随着公告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关注恢复到常态,股票价格发生反转,上述发现验证了价格压力假说;(3)个人投资者的净买入行为引起股价在公告日对盈余信息的反应更为强烈,但公告后价格漂移对盈余信息的敏感程度下降,说明投资者关注能够提高信息解读效率。  相似文献   

17.
官峰  靳庆鲁  张佩佩 《财经研究》2015,41(6):132-144
文章以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解禁为背景,从利益冲突的角度检验了不同增发对象在解禁后交易动机的差异对解禁前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程度和准确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定向增发股票解禁时,机构投资者出于抛售获利的动机向分析师施压,导致分析师在解禁前为其所持有的股票发布了更加乐观的盈余预测,而且这些乐观预测的准确性更低;而原股东在定向增发股票解禁后倾向于继续持有,分析师在解禁前没有发布乐观有偏的预测.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机构投资者即将解禁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越高,在临近解禁日时,分析师对该上市公司的预测越乐观,准确性也越低.现有文献认为机构投资者对分析师的乐观倾向具有抑制作用,而文章的经验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在涉及自身利益时会削弱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大小非"解禁事件前后不同时期的风险价值VaR,来评价大小非解禁对证券市场风险的影响。首先针对股票收益率序列具有波动聚集以及尖峰、厚尾的分布形态,应用GARCH类模型计算解禁前后各一段时期内沪深两市不同解禁量股票的VaR;其次应用多种定性、定量统计方法对所计算的VaR值进行前后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捕捉到"大小非"解禁事件增大股票市场风险趋势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9.
陈磊 《经济研究导刊》2014,(26):195-197
证券市场中股票价格泡沫是股价持续上涨从而导致其市场价格高于基础价值。ST股票背离于市场的表现使其所代表的投机泡沫尤为严重。通过使用动态自回归方法以及单位根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中ST股票价格泡沫的水平与性质。检验结果表明,我国ST股票长期存在泡沫,近两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较高,而且ST股票泡沫水平随着其股价的上涨而上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造了一个股票市场均衡模型来分析非流通股的存在对中国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影响。我们发现非流通股的存在,使得股票市场价格发现机制扭曲,一方面使得股票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另一方面使得流通股市场的股价波动与流通股比例密切相关。而且从我们的实证分析证实,非流通股比例越高,流通股市场的股价波动就越大,股票价格中含有的非流通股的放大作用越大,非流通股的存在也会影响经理人员的激励和报酬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