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首届打造永不落幕展会到第三届的“展”“商”融合,义乌进口商品展顺势成长。将于2014年4月20~22日举行的第三届义乌进口商品展,将举办地点从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展馆移至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进口商品馆,这绝不是简单的移植效仿。  相似文献   

2.
第二届义乌进口商品展与第八届义乌消费品交易会、第十届中国国际五金电器博览会于2013年4月22日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圆满闭幕。本届展会共设国际标准展位近400个,参展企业231家,有来  相似文献   

3.
预告     
第七届义乌消费品交易会 第七届义乌消费品交易会、第一届义乌进口商品展于2012年4月21日-23日在义乌同际博览中心举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和义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自2006年创办以来,义乌消费品出口交易会每年4月在义乌举行,F1渐成为全国消费品类的品牌盛会。2007年,义乌消费品出口交易会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品牌展会”。第七届义乌消费品交易会集中了义乌市场家庭只用品、工艺装饰品以及家用纺织品三大优势行业,为境内外参展企业搭建一个集形象展示、新品推介、贸易洽谈、信息传播的绝佳平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内人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进口商品贸易得到迅猛发展,由于品种丰富、质量上乘.进口商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届义乌进口商品展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王文正 《浙商》2007,(17):74-77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就是义乌的“前店后厂“模式。2006年,刘卫高将义乌模式复制到宿迁,不仅在形式上建成了宿迂·义乌国际商贸城,而且在运行理念进行了深刻变革,以“工”养“商”,工商互哺,促进了宿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再论“义乌模式”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义乌实施“兴商建市”战略 ,逐步形成了农村欠发达地区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义乌模式”。关于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以及“义乌模式”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笔者在《“中国小商品城”的崛起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义乌模式”》(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 999年第 1期 )一文中 ,已作了一些初步分析。此文发表后笔者收到了不少来信 ,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也热情鼓励将这一研究继续下去。为此 ,我们撰写此文 ,拟从经济学的角度 ,对“义乌模式”的形成、发展和未来的趋势 ,再作一些专…  相似文献   

7.
王文正 《浙商》2010,(7):39-40
虽然义乌有着走向全球的市场平台,却存在诸多体制障碍。在周晓光看来,“中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如果申报成功,将是义乌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一次最大的战略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8.
1月16日至17日,第三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八届“中国国际展览和会议展示会”(简称展中展)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作为一年一度会展业内的重要专业盛会,展会汇聚了国内主流的组展公司、展馆、专业协会、展会服务商等整个会展产业链内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9.
《浙商》2006,(8):53-53
义乌模式正成为浙商省外投资市场的经典“版本”。义乌商人金位海集纳15亿元民资投向齐鲁腹地,为的就是“复制”义乌模式——日前。由其投资的济南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在济南章丘动工兴建。  相似文献   

10.
苏旭 《浙商》2009,(24):83-83
尽管金位海做的市场大都冠以“义乌小商品”的名头,但他强调,他并不是在复制“义乌模式”,他想要做自己的市场品牌。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义乌实施“兴商建市”战略,逐步形成了农村欠发达地区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义乌模式”。义乌的成功在于在政府适时的引导下,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以特有的“敢闯敢创”的精神,不断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使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成为今天享有“华夏第一市”美誉的全国性现代化的大型工业消费品市场。“义乌模式”也因此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有前途的和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之一。文章将从分析“义乌模式”的核心竞争力着手,探索“义乌模式”的本质内涵,并在借鉴“义乌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广西工业消费品市场发展壮大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文正 《浙商》2011,(15):106-107
如果追寻浙江义乌的“商脉”,我们就有理由将它的源头追溯到100年前的义乌第一个商会——佛堂商会。  相似文献   

13.
公司·要览     
《中国市场》2010,(43):9-9
义乌以昆明为跳板发展东盟市场 于10月21日至25日在浙江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第16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该博览会今年首次在昆明市召开了推介会。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玩具产地,玩具业也是此次“义博会”重点推介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10月21-25日,第十五届中国义乌博览会(简称义博会)召开,11万参展商和近2万名全球采购商会聚在中国小商品城浙江义乌,在这“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里徜徉。  相似文献   

15.
"义乌商圈":形成机理与发展趋势--三论"义乌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是作者研究“义乌模式”的新作,系1999年、2002年发表的“一论”、“再论”的续篇。文章提出,“义乌商圈”是国内外所有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或企业有着紧密经济联系的经济主体或区域,以及由此形成的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与交流网络。目前,“义乌商圈”已具雏形,其今后演进的必然趋势,就是再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使义乌成为浙江中西部地区的商务中心(即中央商务区),可简称为浙中商务中心。为了促进浙中商务中心的建设和义乌商圈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软硬环境等举措,实现“义乌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的区域分工协作网络即“义乌商圈”的基本形成,以及“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的全球发布,义乌已经初步具有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某些特征。在对6363份问卷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因子分析———逐步回归方法建立起“义乌商圈”国际化拓展的回归评价模型,从实证上得到“义乌商圈”国际化拓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有机结合,以及良好的创新氛围营建等对于义乌建设国际化商贸城市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义乌商圈”国际化拓展的若干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进出口经理人》2014,(1):6-I0006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进口商品馆是义乌市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进口贸易,降低贸易顺差的历史背景下、为顺应市场国际化发展需求,促进市场转型升级而推出的新举措,也是义乌为了实现市场由单向出口贸易向出口、进口、转口多向贸易转变而树立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18.
被誉为“义乌第一展”的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已经举办过18届,这个会展行业中的老品牌,近两年一直忙着在新技术上突破创新,去年开微博,今年又开微信,通过业内合作进行海外网络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文正 《浙商》2011,(9):46-50
有别于其他经济特区,义乌“经济特区”之“特”,主要体现在国际贸易方面,其首要任务是建立新型贸易方式。  相似文献   

20.
次贷危机导致以美国、欧盟等国为主要市场的义乌商品的出口大幅下降,一直以来以“价格优势”抢占国际市场的义乌商品价格优势消失,大量外贸企业的国外订单减少。义乌外贸企业应努力进行产品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拓市场,利用国家的政策度过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