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我国推进QFII制度既是有益的,而且是可行的。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规模不大,不成熟,因此要尽量避免QF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不利冲击,降低QFII制度的运作风险,我们应谨慎地选择QFII制度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QFII制度:借鉴与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台湾的经验进行介绍,再对我国实施QFII制度的合宜性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从而得出QFII制度是适应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和对外开放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进而,文章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实施QFII制度尚存在的障碍,最后,针对这些障碍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彩林 《武汉金融》2003,(12):48-49
2003年7月9日,自瑞华银宝在我国A股市场下了历史性的第一单后,QFII制度在我国正式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了。QFII制度的实施,对我国证券市场有何影响?本文试从“喜”和“忧”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汇管理》2004,(7):15-16
在我国QFII制度正式启动至今的这一年里,有关QFII的话题一直是我国证券市场的焦点之一,学术界、新闻媒体和业界均给予QFII相当的关注。由于进入2004年以来,根据市场披露的信息,QFII制度的推进有放缓的迹象,今年一季度没有新QFII获得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也仅批出5000万美元投资额度,证券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和议论。为此,本刊记日前走访了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部林司长,请他为读解答对上述问题的困惑。  相似文献   

5.
许梦桔 《国际融资》2002,(10):13-15
QFII制度--弦上之箭 QFII制度的全称是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制度,是指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国家,通过认可合格的外国专业投资机构(QFII),允许其投资本国证券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实质就是绕过资本项目管制的限制,实现国外资金可控地进入国内市场.在印度、韩国、台湾等许多新兴市场的对外开放过程中都推行了QFII制度,实践表明QFII的推行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QFII制与中国证券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前进步伐,我国证券市场将迟早向国际资本开放。在目前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及外汇管制的条件下,作为过渡措施的QFII制度将引入中国证券市场。本就QFII制度作了初步介绍,对该制度在中国证券市场推行的意义、引入条件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QFII制度的定义,并详细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QFII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台湾证券市场的影响,认为QFII制度的引入对促进台湾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在引入QFII制度时,必须为投资人营造一个制度完善、政策透明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8.
台湾QFII制度与我国证券市场策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巍 《重庆金融》2001,(8):57-59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制度,即外资专业投资机构制度,是指允许经核准的合格外国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移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帐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批准后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QFII实际上是一种配额制度,目的为方便控制汇率,以免因为在大量资金流动下,买卖时因兑换成该国货币而造成汇率波动,目前台湾、印度均实施了有关制度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尤以台湾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正> 不久前,我国证券市场管理层推出QFII制度,其意图在于扩大利用外资渠道,通过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联动,提升上市公司业绩,实现证券市场的“软着陆”,促使其健康发展;同时促进中国证券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10.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指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条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批准后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QFII作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是那些货币没有自由兑换、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实现有序、稳妥歼放证券市场的特殊通道。  相似文献   

11.
This work compares a dealer market and a limit-order book. Dealers commonly observe order flow and collect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market orders. They may be better informed than other traders, although they do not earn rents from this information. Dealers earn rents as suppliers of liquidity, and their decisions to enter or exit the market are independent of the degree of adverse selection. Introduction of a limit-order book lowers the execution-price risk faced by speculators and leads them to trade more aggressively on their information. Introduction of the book also lowers dealer profits, but increases the informational efficiency of prices.  相似文献   

12.
马永波  郭牧炫 《金融研究》2016,430(4):50-65
本文在梳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发展历程及其与市场流动性关系的基础上,以一段包含牛、熊市的完整市场周期为样本,考察了双边价差的影响因素,并对不同行情下做市商报价行为及稳定市场的效果作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做市商提供的市场流动性整体不足,而做市商的表现明显好于尝试做市商;从做市商稳定市场的效果看,只有五大行发挥了一定作用。原因在于,市场没有分层、做市商缺乏激励使得做市业务无法盈利,仅做市商考核排名(提高声誉)能对国有大行带来一定激励,因此越是以盈利为考核目标的机构做市的意愿越低。  相似文献   

13.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应该"互动与双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祁祥 《银行家》2004,(3):12-12
国务院在新近颁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商业保险资金等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比例。要培养一批诚信、守法、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这些政策将对保险业以及金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证券市场危机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危机处理是为控制由突发事件导致的证券市场危机,避免证券市场主体可能发生非正常经营中断,避免危机扩大化导致金融市场危机以至社会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离岸金融市场是有监管的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岸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在岸市场的特殊性,离岸市场的出现和发展虽然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离岸市场仍然是有监管的市场,而且受来自多方面监管和法律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机构能够行使完全控制,离岸市场的发展促成了国际金融的一体化,也造成了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对离岸市场客观上需要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2005年1月~2009年6月中国股票市场政策性事件和上证综指的研究发现,2007年以来政策性事件造成的市场异常波动的比率显著下降,管理部门出台政策时更加审慎,管理模式从粗放向精细发展;股票市场对政策事件的反应趋弱,稳定性明显增强;利好性政策事件导致股市下跌势头转弱或从熊市转为牛市,利空性政策事件导致股市上涨势头转弱或从牛市转为熊市。  相似文献   

19.
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动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使用非对称动态条件相关系数(ADCC)模型,研究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由于经济运行情况和宏观政策等外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两个市场的相关关系存在结构性变化,同时两个市场对冲击的反应程度也不尽相同。本文还揭示出对股市-债市联动来说,其相关系数受到联合负冲击的影响要大于联合正冲击的影响;而对股市-股市联动来说,联合正冲击的影响要大于联合负冲击的影响。本研究对投资组合的构建、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控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由于存在这种特殊的经济运行费用,因而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的就业均衡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对其做出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