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仝岩 《魅力中国》2009,(36):42-43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存在的几点问题从发展的趋势看,应用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必然趋势,但在我国现阶段运用公允价值可能存在以下问题:(一)可靠性问题从我国的现状看,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不够成熟,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即使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存在活跃的报价,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严重的投机行为,证券市价不能反映其内在价值,且波动较  相似文献   

2.
袁丽 《中国经贸》2012,(22):155-156
自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面临经济环境巨大变化而日益呈现出其局限性,会计界发展了多种不同的计量属性,如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公允价值等。在这些计量属性中最为引入注目的是公允价值,它被认为是金融工具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成为一种仅次于历史成本的重要计量属性。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袭卷全球,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自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人们纷纷指责房地产、金融资产泡沫破灭的同时,也在认真反思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的弊端,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及特征,并指出其适用的不确定性,建议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真实的反映出企业资产价值和经营成果,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健 《魅力中国》2013,(8):45-45
在财务会计中按历史成本计量是一条重要的原则。通过对历史成本等五种会计计量模式以及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之阃的辨析提出了五种会计计量模式并对多属性计量模式中计量单位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企业财务会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能体现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能反映企业价值.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公允价值计量成为争论的焦点,而研究和解决在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遇到的现实问题,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5.
徐广顺 《天津经济》2003,(10):21-22
顾教授在其文章<理论创新与市场价值论>(见本刊今年第三期)中提出了市场价值论:"任何价值,自然包括商品(劳力)价值、劳动(活劳动)价值,都必须存在于社会的联系中,都必须是满足社会的需要(求),满足的越多,价值量越大,财富越多.  相似文献   

6.
1 商品价值包含消费资本的价值 企业商品价值应该既包含资本价值也包含劳动价值,但除了资本和劳动外,就没有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企业商品上了吗?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同按"全要素"即全部生产要素进行分配,这也意味着一种"全要素价值论"的成立:商品价值是全部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价值.而全部生产要素并不只包含投资者的资本(货币或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劳动,还包含消费者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1 商品价值包含消费资本的价值 企业商品价值应该既包含资本价值也包含劳动价值,但除了资本和劳动外,就没有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企业商品上了吗?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同按"全要素"即全部生产要素进行分配,这也意味着一种"全要素价值论"的成立:商品价值是全部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价值.而全部生产要素并不只包含投资者的资本(货币或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劳动,还包含消费者的消费.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及与国际惯例趋同的需要,再次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纳入,成为新准则的亮点.本文在阐述公允价值基本内涵和认定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具体准则中的应用、公允价值应用中的难点及对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叶剑苏 《北方经济》2010,(14):20-21
按要素分配的一般含义即按照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或者提供者所提出的要求,分配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财富。按要素分配是由现阶段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是按要素所有权进行分配的。萨伊教条在理论上及其分析方法上的荒谬性要求摒弃拜物教观念,而不是用萨伊教条来解释按要素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在熟悉情况的公平交易条件下,买卖双方所协商确定的交易价格,或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无关联的双方的一项可以被买卖的资产成功交易的价格。可见,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下市场的确认,是一种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指出:劳动创造价值,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在21世纪的今天,资本的大量投入、知识、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因素介入生产过程及其日益凸现的推动作用是否形成了对劳动价值论("劳动创造价值")的挑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在财富分配中如何考虑劳动与非劳动因素?价值与财富有何区别?如何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文章将一一解释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与分配理论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区分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知识、科技、信息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给出了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蒯浠语 《中国经贸》2023,(21):142-144
公允价值是会计准则中的一种重要计量属性,它在近年来的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能够获得的价格,它反映了资产和负债的当前价值。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更加动态和实时,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本文将探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适用性问题,为深入理解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杜宁 《中国经贸》2014,(1):136-137
随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计量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公允价值就随之产生。公允价值的出现对那些新型的交易工具可以进行合理的计量并且能够更好的反映出会计经济资源的计量属性,逐渐代替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受到更多的青睐。各准则制定机构都想把公允价值计量作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有用性,对公允价值的研究都在积极的开展着。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其中公允份值计量属性的全面运用,是最引人注目的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是实现会计目标决策的需要,也是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迈出的实质性的步伐,这对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设施作用具有深远意义.文章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以及我国推广公允价值具有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阐述了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并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价值论关系到资本本义生产的分配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英国古典经济学坚持客观效用价值论.马歇尔创立的新古典经济学提出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此后,西方经济学界再无对价值的研究.本文主要使用归纳法,列举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几位代表人物的价值论观点,研究西方经济学中价值决定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即主要规定了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既是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国际趋同的客观发展,也是我国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各种复杂现实经济业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芳  伍光磊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141-143
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应用一直是我国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财政部2006年相继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范围的扩大值得我们关注.文章首先介绍了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由来,接着指明了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其特性;然后简单回顾了了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运用;进而重点阐述公允价值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银行金融工具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在它们中的具体应用.文章以此为基础,并结合SEC "关于调到市价会计的研究"报告的成果来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计量属性一直是会计研究的核心问题.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会计界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大变化,传统的计量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公允价值应运而生.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在应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公允价值的估值问题.文章着重对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公允价值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