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在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实现模型中,机遇是除了持续技术创新动力、能力以外的促进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实现的第三要素,机遇对于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实现起着重大的促进与支撑作用。基于此,文章探讨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的概念及特性,构建基于时间和风险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价值评价模型,并以联想集团为例进行评价,得出机遇价值越大,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就越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运用VIKOR方法评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自2016年以来呈逐年递增趋势;影响各省市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的因素不同,R&D经费支出对上海市有影响,创新平台对江苏省影响最大,研发机构—企业协同创新影响浙江省创新体系效能,对安徽省而言则是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文章为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找到了着力点,并对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唐剑  贾秀兰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105-112
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制度变迁对企业竞争力演化的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基于SPM(规模-方式-主体)的角度将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分为三个时期,按制度变迁的历程对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纵向综合评价,进而验证了文章的基本理论框架,指出经过长期的制度变迁,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在曲折中得到持续增强,当前在制度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约束下,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已步入攻坚阶段,尤其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以及国有资本运营和监督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已进入到严重的制度瓶颈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探寻规律,在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推动制度的持续、稳定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通过综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近年来部分企业的创新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创新要素运行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表明:资金与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对经济产出确实有正向影响,资金与人力资源对技术产出确实有正向影响,而创新环境和技术水平与技术产出确实有正向的相互影响。分析所得模型,提出一系列建议,如企业要加强创新意识,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积极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政府要加强对创新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等,以期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肖冬梅 《中国经贸》2011,(22):208-208
积极构建和不断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改进与完善地产公司的管理结构以及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构建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对构建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民营企业要实现更高的目标,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优化内部审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合现今新型工业化建造发展趋势,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个方面构建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分析与检验,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促进工业化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和建议,为完善工业化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龚雅 《上海经济》2015,(Z1):54-56
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而建立健全业绩考核体系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国企监管效能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机构,上海市金山区国资委对所出资企业负责人进行经营业绩考核,是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所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本文通过调研金山区国资委下属9家区属企业的业绩考核情况,探索建立符合区属企业实际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为构建金山区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创新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动态过程.具体来说,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制度的功能,在收益与成本评价的基础上,在制度供给的范围内设计新的企业制度的过程".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创新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得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主体——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本文以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法为工具,构建了创新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在创新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的策略互动及其均衡。本文证明:政府的有效激励会促使企业选择创新,而企业的创新热情将促进政府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博弈的进化均衡是政府从制度上确保降低企业创新的外部成本以激励企业进行创新,企业则选择持续创新以追逐创新收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阐释了实质性减税降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而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目标指向就是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降低增值税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和经济结构改善,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实现企业效率变革,通过降低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知识含量和技术水平,从而实现动力变革。为此,一要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双重激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的税收支持体系,形成对国家创新体系的"三重激励";二要打造政府、企业、居民"多支柱养老模式",为企业轻装上阵奠定制度基础;三要适应经济金融化发展趋势,加强对数字经济的公平课税;四要落实好高质量征管,为实质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保驾护航;五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需结合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特定背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采取的是"渐进式"转型模式,事实证明了该模式较其他国家"休克疗法"的完全市场化转型模式具有优越性。由此,文章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未来的发展模式应是"计划市场体制"。以此为基础,国有企业的改革也经历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未来的改革应以计划市场体制为指导原则,在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中以不同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因素,营造一个有计划有市场的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3.
乃东燕 《特区经济》2010,(9):177-179
本文将重点研究我国以家族管理为特征的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问题。一是阐述了我国民营企业在产权制度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产权结构单一,产权界定不清晰,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二是探究了我国民营企业(主要就中小型民营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两个方面)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明晰企业内部产权,建立法人财产所有权;开放企业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4.
刘力  谢郁 《科学决策》2021,(10):40-53
文章以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为契机,基于2005-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库,检验了制度规范引致企业劳动保护增强后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劳动保护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以研发投入衡量的创新投入指标以及以专利数量衡量的创新产出指标均显著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制度规范带来的劳动保护增强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效应以及要素替代效应两个渠道促进了企业创新,并且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同时地区市场化程度以及法治环境水平也是影响劳动保护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劳动合同法》为企业制度建设提供了规范指引,运用法治思维提升企业管理制度化水平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金妍希  曹兴 《科学决策》2023,(4):152-172
新兴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技术间跨界融合和不同企业间跨界合作,使得创新网络结构现有特征改变,进而加速了新兴技术的跨界创新。以智轨快运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新兴技术企业实现跨界创新的行为作用机制,分析跨界创新网络特征及其背后的演化逻辑。研究发现,新兴技术企业的跨界行为改变其网络结构与关系嵌入,进而促进跨界创新实现。在此过程中,新兴技术企业通过技术跨界行为构建技术网络,促进不同技术融合,推动技术跨界创新实现;通过市场跨界行为形成市场网络,促进技术与市场融合,助力市场跨界创新实现;通过推动技术网络与市场网络协同发展,不断进行跨界创新的价值创造,增强跨界创新的可持续性。该研究丰富与完善了新兴技术跨界创新理论,为新兴技术企业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6.
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对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不断地技术创新。本文通过对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丰台科技园区374家高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首先,在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无纲量化处理指标均值,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标准离差法对各指标赋权重,其次,构建了评价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具体分析了各指标的影响权重和不同领域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别。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相关结论为企业的管理层改善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国家推动高新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一  张明  王素娟 《科技和产业》2014,(2):74-78,135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丰台科技园区374家高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首先,在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无纲量化处理指标均值,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标准离差法对各指标赋权重,其次,构建了评价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具体分析了各指标的影响权重和不同领域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别.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相关结论为企业的管理层改善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国家推动高新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