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静国 《宁波通讯》2005,(10):46-47
针对农业产业化推进难,传统经营模式变革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我县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坚持“条件、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产业特色化,探索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之路。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4.6万亩,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桐柏县各乡镇信用社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信用社增效为目的,大力发展林果、畜牧、中药材、山野菜等特色产业,保持了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家庭式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落实承包到户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目前土地退化、生产环境污染、农业增效艰难等农业问题又困扰着农村经济发展,如何改善农业生产经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是面临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唐山经济》2007,(3):35-36
遵化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人口59.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6%。近年来,这市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牢固树立“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深入实施“龙企富民”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模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9.2万户,占总农户的53%,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2-3%,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增收问题,如何将农民“组织起来”增加收入,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什么样的组织模式能够在以家庭生产经营单元为主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而促进农民增收?答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体现了以村级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本特征,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和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力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中心目标,山东省强化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扶持,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体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这一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既保持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稳定,又开辟了一条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实行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龙山是农业大县,突出农业产业化建设,着力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一、突出重点,着力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一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必须突出“四有”建设农业产业化,就是把农业经营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到加工、流通领域,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值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为目标,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通过各种利益机制和组织形式联结为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汶上县委、县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产品、产业、市场、效益为链条,以政策引导、科技支持、龙头带动、服务扶持为保障,加快农业生产观念、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培植名优特新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加…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在包经营,农户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条件下,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不断提高农户市场竞争力,进而形成农业企业化的有效途径,地处桂东南的博白、平南、邕宁、兴业等四县,都是广西农业生产大县,这四个县的农业产业化主要形成了以下四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情省力》2005,(5):10-12
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解决力度的逐步加大,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把农业产业化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大力改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与方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已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显著活力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叶雪程 《浙江经济》2005,(12):50-51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兰溪市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目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服务为手段,“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组织模式,通过契约关系,组成各参与主体“产权明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围绕区域性主导产业,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科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合理配置各生产要素,使农业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只有农民实现了小康,才谈得上全面小康,而要农民实现小康,关键是推进农业企业化,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5.
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化、集约化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转型,对于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侯玮 《特区展望》2000,(4):34-35
海南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有较好基础 实现农业产业化,使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向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济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迈进,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素质和效益,必须引起各级决策者和领导者的重视。海南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如: 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新经济组织。“公司+农民”、“公司+基地”等等。这些经营组织的出现以及由此形成的经营体制的运行,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特别是有效地促进了人才、技术、资金、物质与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夯实了农业生产的基础,增…  相似文献   

17.
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在积极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践中,以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为突破口,遵循“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探索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一年多来的运作,有效地引导本村农民把分散土地集中起来,改变小规模、传统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推进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建设,对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时期中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最有生审力的一个新的经营形式。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生产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到加工与流通领域,使原来意义上各自分离的农工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或体系。它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利益分配为联结纽带,因地同时制宜地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利益共同体.以更好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持续化。  相似文献   

19.
农业企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企业化经营就是要在农业领域中借鉴企业组织、管理、经营理念,实行企业化管理,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农业生产经营适应大市场的要求。在当前农业企业化经营实践的过程中,农业企业资金来源、农业企业人才问题、农产品市场和剩余劳动力的出路等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以来,该县在多形式、多层次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不断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加大扶持力度,加快专业化市场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财增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22个,专业大户800多个,专业市场6个.万亩连片的生产基地15个,预计农民人均产业化纯收入占人均收入的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