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吕成 《中国土地科学》2021,35(12):36-43
研究目的:探求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宪法依据的规范内涵。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发现,作为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宪法依据,“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既没有专门为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提供宪法依据的立法意图,也没有限制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立法意图。该规定的立法目的是同时为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和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提供一个制度框架,以此框架建构的法秩序均具备形式合宪性。研究结论:应在具备形式合宪性基础上建构具备实质合宪性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法秩序。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征地的方式应是两种,一种是征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其征地(使用权)补偿标准较易合理确定;另一种是征收,将集体土地改变为国有土地,其征地(所有权)补偿费标准难以或无法合理确定.目前征地大多采用征收方式,将集体土地改为国有土地.在征地补偿上,由于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没有分别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补偿标准,也就无法按照集体土地所有权(永久性收益)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只能按照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3.
集体土地两权分离说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抵押有新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最近公布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规定》指出,抵押登记应当以土地使用权登记为前提,经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登记的集体荒地土地使用权和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其他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5.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焦点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当前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存在的法律问题,针对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立法状况,提出立法对策和法律架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立法应开禁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2)继承作为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方式在法律上具有可行性。研究结论:尽快修订《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6.
对制定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建议●邓国明当前需要制定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以对这方面的工作予以规范,对如何制定好这个管理办法,这里提出有关内容建议,供研究参考。一、概述1、《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  相似文献   

7.
建议及早制定《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管理条例》,确立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按土地使用权优于土地所有权的近代物权法精神,对农民的农地使用权设定耕作权  相似文献   

8.
立法对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采取了严格限制的原则。新颁布的《物权法》仍然沿袭了这一精神,集体土地使用权在原则上不允许转让,也不允许设定抵押权。即使在特殊情况下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相关的规定和管理措施也比较严格,可是现实又不断冲破法律的界限,变相抵押集体土地的形式多有发生,由此带来的抵押纠纷的相关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9.
地政信息     
地政信息主持人江鸟□9月11日,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就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集体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和抵押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涉及所使用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登记作出规...  相似文献   

10.
集体土地入市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土地法规不完善。《宪法》、《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虽有明确规定,集体土地可以依法转让,但至今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法规出台。其次,管理范围不明确。集体土地流转涉及面大,实际操作难度大,笼统提出要规...  相似文献   

11.
浅谈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管理曾昌元《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和规范,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当前,特别是集体土地使用权用于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入股,已...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市场包括农用地市场和非农用地市场。农用地市场即农用土地的使用权流转市场,国家法律已规定,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有偿转让,在2002年颁布、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也明确规定,农村集体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就是一种交易行为即市场行为。非农用地市场是指农村集体土地用于农业以外的建设用途的土地市场。这里主要谈一下农村非农用地市场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土地他项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土地他项权利登记与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一样,登记后即受法律保护。所以,怎样正确理解土地他项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十分重要。《土地登记规则》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规则所称土地他项权利,是指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以外的土地权利,包括抵押权、承租权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需要登记的其他权利。”至于“其他权利”包括哪些内容,只是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的第五十四条作了简单的规定,即“地面与空中、地面与地下立体交叉使用土地的(楼房除外),土地使用权确定…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95]国土[籍]字第1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为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和《担保法》,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进一步规...  相似文献   

15.
限制流转的理由值得商榷 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一项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用益物权制度.但《物权法》所规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其客体仅限于国有土地,在集体土地上能否通过出让等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物权法》没有明确规定.但该法第151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办理."这一规定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16.
2011年5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1] 60号)(以下简称“三部通知”),就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以下简称“三权”)的登记发证问题提出了要求,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冀政办字[ 2011] 118号),又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时间安排,强调了完成“三权”登记发证保障措施和加强组织领导等诸多问题.从“三部通知”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对农村“三权”登记发证的要求可以看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受重视程度相当之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18.
集体土地使用权主要由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三部分组成。根据现行法律规定,耕地、宅基地使用权禁止抵押,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有条件抵押。鉴于此,现阶段改革重点应突出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财产性,将其保障性放在次要地位。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不损害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探索放开对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这是领导小组成立以来首次五部门联合发文,标志着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步入新的阶段和高度。目标——力争完成房地一体的全国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通知》明确了工作目标,即在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前提下,明确将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建、构筑物纳入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农村集体土地自发入市及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存在的农地自发入市现象 ,导致事实上的城市土地价格双轨制和隐性土地市场。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集体土地立法和管理体制的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 ,应当通过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 ,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允许使用权流转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改革征地制度 ,明确征地的性质和使用权 ;改革征地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