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准路子抓住关键岭根底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决窍●赵竹辰董聚行河北省赞皇县岭根底村,座落在许亭乡的最西部,与山西省隔山搭界,距赞皇县城22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偏僻山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岭根底村也和其它农村一样,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延续至今。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欢乐的山村     
这山村,很小,很偏远。以前,村民们出门望山愁,如今,公路修进了村,拖拉机、摩托车突突地把人们送出山。这山村,以前夜夜都点着昏黄的松油灯,但今夜,山村通了电,“电视锅头”安在山顶上,夜里人们坐在电视机前,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3.
我的家乡是一个文风颇盛的八柱山村,吟诗作对早已成为乡民们的一种时尚。每年的新春佳节,乡民们诗情勃发,在自家的门榻堂中贴上几副精心创作的春联和吟咏新年的小诗,雅兴未尽者,还抄录之与同好者欣赏、唱和。生在这样一个令人神驰的山村里,我自然也受到这一风气的熏陶,不知不觉中也爱上了这乐趣无穷的子曰诗云来。记得六十年代后期的一个新春,村西头的三叔公在自家大门上贴出了:“割尽尾巴辞旧岁,沈空肚子迎新年”的春联来,一时间虽然民心大快,但三叔/bAn此被带上了黑高帽。不愿惹祸更不愿说连·C话的乡民们,既有了三叔公这…  相似文献   

4.
源头活水     
沙溪 《浙江林业》2009,(1):42-42
源头是社阳溪的源头,也是龙游县社阳乡的一个山村.社阳溪完整地从村中流过,如同私家河一样,鲜活灵动,冰清玉洁。村民们取用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5.
走进河南省西峡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双龙镇化山村,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人见面打招呼不叫名字而是互称“××经理”。这几年,化山村农民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家家开宾馆,人人当老板,使这个只有800多口人的县级重点扶贫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800多元上升到去年的5000多元,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经理村”。这一切都是西峡县旅游产业的崛起给化山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双龙镇化山村是国家3A级景区西峡龙潭沟的所在地,是老界岭、五道幢景区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化山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纷纷做起了旅游生意…  相似文献   

6.
《农民科技培训》2009,(10):45-45
位于韩国南端的沿海小城马山.有一个名叫“堂山”的壁画村。堂山村位于马山市的最高处.全村只有40多户人家。走进堂山村,第一感觉是如同进了童话世界.因为整个村子向外的房屋墙壁或院墙全部都画上了精美的壁画。令人惊奇的是.每家每户墙壁上的绘画主题都不一样.有27种之多,绘画的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理财聚财促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湖北随州市洪山镇刘家棚村有6个组、201户、811人,1621亩耕地,是一个巨隼镇十多里的丘陵山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资源都较差,大包干前,村组集体经济不足5万元。实行责任制后,他们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打细算十...  相似文献   

8.
五峰山村开山造地记谷从我“桑植有个五峰山,山高距天三尺三。云雾缭绕终年罩,人们犹住玉虚殿。山峻坡陡岩石多,稀少耕地石缝间。百姓粮食难裹腹,只盼山村面貌变。”这是桑植民谣对五峰山村的真实写照。位于桑植北部,同湖北省鹤峰县交界的五峰山村,村中住着48户1...  相似文献   

9.
欢乐de山村     
这山村,很小,很偏远。以前,村民们出门望山愁,如今,公路修进了村,拖拉机、摩托车突突地把人们送出山。这山村,以前夜夜都点着昏黄的松油灯,但今夜,山村通了电,“电视锅头”安在山顶上,夜里人们坐在电视机前,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 “这台戏是在哪里演的?” “在北京! ” “北京?北京比百色还远吧?” 屋 里,是 人们欢 乐的 笑声;电视机 里,是嘉宾热烈的掌声。 “哈哈哈,他们看见我们笑了!” “不是的,爷爷!我们能看见他们,他们看不见我们的。” “乱说。同看一台戏,我们看见他们,他们会看不见我们?!” 在满屋的笑声中,村民王奶奶说,我们的日…  相似文献   

10.
冷血微博     
《农村工作通讯》2011,(6):46-46
这两天,一个标注为“此汕头女要火了”的微博被网友疯转。事件主角是汕头市中医院内三科医生李某,她因为微博上发表不当言论,被网友称为“冷血医生”。“在我下班的时候她开始吐血,估计也就是这几个小时的事了,反正不关我事了,我下班了,噢耶耶耶。”  相似文献   

11.
粮食收储企业:敞开收购,敞开收购,再敞开收购本刊编辑部粮食企业在克服困难中奋勇前行。走进秋收季节,我们又迎来一个好收成。“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好象也是粮食短缺时的心理。当又一个丰收季节来临,粮食企业喜耶?忧耶?个中滋味,难以向外人道。国务院颁布的...  相似文献   

12.
64岁的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朱巷村黄金滩自然村(原属磨盘山村,2005年后整体被并入朱巷村——笔者注)的老廖(廖德富)至今也想不通,也很不心甘,在自己没有签协议、没有拿到一分钱征地补偿的情况下,家里的口粮田就被推平“征走”了。  相似文献   

13.
册亨县坡妹镇大路村是一个汉、布依、苗等多民族杂居的行政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93年以后,村党支部书记张顺学带领村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大搞劈石造田,发展种养业,把一个地处典型喀斯特地区的山村变成了“米粮川,林木山”,圆了“四通”梦。200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由1992年的400元提高到1300元,人均占有粮食由150公斤提高到360公斤;村级经济积累由零提高到40万元,从而大路村由昔日的“贫困村”变为如今的“五好”村,村支部书记张顺学也多次被州、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穷则思变…  相似文献   

14.
立礼村经济崛起之路周峰,孙茂元江苏省响水县立礼村,1993年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多也不足500元,一直是响水县闻名的贫穷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穷村,在短短的3年内,却在全县农村创造了七个“第一”:第一个实现集体积累人均超千元的村,第一个村、组干部工资不...  相似文献   

15.
枫芸村是思南县的一个边沿干旱穷山村,全村347户,1344人,有耕地1719亩,人均耕地1.27亩。在全村805亩田中,除30亩有水源保证外,其余都是“望天田”。过去由于地处边沿、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干旱缺水、灾害频繁,收入低下,1978年前、人均粮食不足25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300元,是一个生产靠贷款,吃粮靠供应、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们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逐步摆脱贫困走向了富裕。全村1993年粮食总产达到67.46万公斤,人均502公斤,比1978年翻一番多;人均纯收入1429元,比1978年翻两番多。这个村已成为思南小康第一村。  相似文献   

16.
整碗村位于思茅市西南边,是一个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但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山村,由于文化水平及耕作制度、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如今,这里出了一对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他们就是董祖强夫妇。  相似文献   

17.
正2011年以前,广西昭平县文竹镇七冲村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冲原始森林腹地里一个偏远落后的瑶族山村,如今这个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源于一个返乡创业者的执着追求,这个人就是陆仁胜。陆仁胜出生在这个瑶族山村,1996年他从广西师大毕业后便去广东发展。2007年回家过年时,陆仁胜看着村里乡亲的贫苦生活,有了回家创业的念头。七冲原始森林总面积达74.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5%,  相似文献   

18.
正与陇照村一样,百陇村也是一个茶乡。茶乡是现在的叫法。曾经,这里是"地少不保收、雨天两腿泥、人往外面跑"的穷山村。全村所辖22个村民小组,61个自然屯,居住着壮、汉、瑶三个民族共724户3052人。到2016年,全村仍有贫困户198户879人,属于凌云县重点贫困村之一。从穷乡僻壤到美丽茶乡,蜕变,也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叫阳长标。阳长标1976年出生于凌云县加尤镇百陇村的一  相似文献   

19.
有个乡领导在外出考察学习河蟹养殖归来后,马上做出决定,全乡都要上河蟹养殖项目,并为每村下达了具体发展指标,与村干部年终考核挂钩。而大多数农民不认这个陌生的致富项目,又不愿意冒这个险,结果弄得干群关系紧张,村、组干部怨声四起,叫苦不迭。该乡领导外出考察寻找为农民致富的项目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其目的就是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但这其中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哪农民搞每一个新的生产项目,都有一个实践、认识、接受的过程,而思想问题并非是靠乡、村干部一两句话的动员,下发几份红头文件就能解决的。这就需要乡、村领导…  相似文献   

20.
1971年秋,高中毕业后我当上了民办教师,这是一份在当地人眼中羡慕不已的工作。1973年秋天,一个偶然机会,家乡所在村村干部、村民代表正为村里找不到一名村会计围在村办公室会议桌前犯愁,当我到村办事路过时被村老支书叫住了:“钱老师,真不好意思,村里文化人少,你能回村里当会计吗?”“可以呀!”我不假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没想到,这一承诺使我在农经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我先后当过村会计8年,乡农经员3年,乡镇农经助理、站长近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