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位基层干部开会讲话,总爱站着;找下属谈心,总是先给端上一杯热水;与人谈话,始终全神贯注……他的道理是:讲理的人,首先要讲礼貌,尊重人。   看起来,这些“细节”很小,但细微之处见精神;这些话也很浅,但浅显的道理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我们经常能看到,有的同志在“讲理”时,不大注意“礼节礼貌”,不是善气迎人,而是盛气凌人;不是促膝谈心,而是拉开架势,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面孔;不是耐心地把对方的话听完,而是不时打断对方的话语;对家庭成员,耍家长威风,不平等对待子女,动辄打骂,子女敬而远之,无家庭…  相似文献   

2.
财会人员要严把“发票”报销关编辑同志:据了解,目前社会上有些人违反财经纪律,背后搞鬼,滥开发票,变相贪污,肥了个人,坑了国家和集体。有的为公家买东西,叫售货员在发票上多开钱数去报销;有的偷梁换柱,买个人用的东西开能报销的物品发票;有的甚至凭借熟人、关...  相似文献   

3.
农村急需垦“会荒”近年来,机关单位"会海"成灾,令人头疼。与此相反,农村却出现了"会荒":有的村一年到头的开一次群众大会,个别村甚至几年没开过一次群众会.农民对此颇有怨言。开群众会,这是我们党宣传发动群众的传统作法。虽然当今世界已进人信息时代,传播手...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而当今也有那么一些人,则把“拖”看作了一门学问,以此作为应付一切工作的“上上策”。凡事先“拖”再说。只要稍加留意,这种不良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便赤裸裸地暴露在我们的身边。有的人对待日常工作是“拖”;贯彻党的方针路线也是“拖”;对待麻烦棘手的事还是“拖”;自然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有待解决的困难就更是大“拖”而特“拖”了!为何对这个“拖”字这般“情有独钟”呢?原来在于“拖”有它无穷的“妙处”!其一,“拖”可以巧妙地应付上级。在善“拖”者的眼中,对于上级要求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原则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坚持的法则或标准,它犹如一杆秤,能够衡量一个人的素质及作风行为。应该说,我们基层干部中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能按照原则办事的,并且能自觉、主动地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但近年来,把原则当作“圆则”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有的认为坚持原则是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处理问题应该“灵活机动”;有的在原则问题上打“擦边球”,钻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的空子;有的把原则当儿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相似文献   

6.
大凡工作作风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有的人少说多于,有的人多说多干,有的人少说少于,有的人多说少干,有的人不说不干,有的人光说不于 少说多于者!默默无闻,尽心尽力,无私奉献.!多说多干者.大公无私,敢做敢为,光明磊落,少说少干者,患得患失,明哲保身,多说少干者,斤斤计较!看风使舵,趋炎附势,不说不干者!要么老谋深算,勾心斗角!要么麻木不仁,无所事事;光说不干者—自命不凡,信日开河,旁若无人!终究无为一生。 如果少说多于者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二老黄牛。,那么多说多干者则是奋发向上、壮志凌云「千里马飞在…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信贷员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有的为关照左邻右舍和同乡关系发放了人情贷款;有的为照顾亲朋好友的面子发放了关系贷款;有的为拉存款发放越权贷款……凡此种种“责任贷款”,各级信合管理部门年年清理检查,但总是前清后增。探究其因,是因为只注重清查责任,不注重追究责任,导致有“责任贷款”无责任清收。“责任贷款”只有追究责任,才能逐步降低由此带来的经营风险。“责任贷款”就要正本清源追究责任。对属信贷员个人直接责任的贷款与工资挂钩考核或直接拍卖给责任人,由其自负其责;对属于两人以上负共同责任的贷款按责任大…  相似文献   

8.
“鲁人徙越”是战国时期韩非子写的一个故事。内容是说一个鲁国人,擅长编织麻鞋,他妻子擅长编织白绢。夫妻俩商定迁徙到越地去。邻居听了,有人劝道:“你们到越地,一定会穷困不堪”。鲁人很奇怪:“我俩手艺高超,为什么会穷困?”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赤脚走路;白绢是做帽子戴的,而越人披头散发。你俩的手艺在越地无用武之地,怎不穷困潦倒呢?”几千年来,人们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做生意要适销对路,不了解人们的实际需求,盲目产销,即使产品上乘,手艺出众,仍然会到处碰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鲁人徙越”是没有找准…  相似文献   

9.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舒惠国日前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时严厉批评一些干部傍“大款”的现象,要求各级干部要关心广大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舒惠国说,有的干部与“老板”、“大款”打得火热、是非不分,有请必到,有求必应。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到“款爷”企业挂钩蹲点,在企业门口挂上某某领导蹲点单位的牌子,任何人不得去检查。怎么不能检查?你本人就应该接受检查,我们每个干部都应该接受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他说经济工作要上去,领导干部要下去,要敢干、肯干、会干,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干万不要为…  相似文献   

10.
当前,乡镇挂职干部“走读”现象已成为败坏党风、政风,影响干群关系的沉疴顽疾,群众戏称为“飞鸽”。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想了许多办法,做了很大努力但收效甚微,禁而不止。前不久,吉林省委对这一症结下猛药、出重拳,明确要求:“走读干部要么搬家,要么免职”,一举扭转了这一现象。全省2453名乡镇“走读”干部,已有2357名戒走收心,改为“住读”,占总数的96.1%。群众高兴地说:这是“飞鸽”变“永久”了。 不言而喻,乡镇领导干部“走读”,其负面作用是巨大的。“身在农村心在城”,不少干部难以扑下身力,潜心工…  相似文献   

11.
如果到上海郊区走走看看,就会发现这样的场景:精心编织的上海农业“三网一线”让沪郊农民享受了数字化的生活。出售农副产品,农业网上有“展厅”;蔬菜出口,“市场数据分析”一点即来;学习种植新技术,专家通过卫星网“送教上门”;有疑难困惑问题,则可致电“农科热线”……上海农业网、农委政务网、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网以及“农科热线”,“三网一线”让农民“耳聪目明”。  相似文献   

12.
花絮一:珍奇特菜惹人眼 在此次展会上展出的各种农产品中最能吸引人们眼球的要算是琳琅满目的特种蔬菜了。这些蔬菜有的膨大成球,有的细长如发;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满是花纹;有的气味芬芳.有的辛辣刺鼻……总之千奇百怪,让人目不暇接。“这蔬菜叫什么名字啊?…这怎么吃啊?…这种菜应该吃哪个部位啊?…这蔬菜长的怪,味道是不是也很怪啊?”  相似文献   

13.
现在,有的干部下基层,群众的家门也进了、意见也听了、事情也办了,但群众就是“不买账”、“不领情”,不禁让人纳闷,但细想一下,并非这旧事:走访群众是不是走马观花?群众的意见是不是真听进去了,还是听了“半截”?所办的事情是不是和群众想到一块去了?笔者认为,应该没有,用形象一点儿的话说,就是没有打通下基层“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4.
报载,上海市公安局最近作出规定:放弃休息的工作方式不再成为公安系统评选先进的标准,对未完成民警休假的单位,将视为目标管理项目不达标。看罢此消息,禁不住为上海市公安局的这一举措拍手叫好。   很多年来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加班加点一直被认为是工作兢兢业业的表现。殊不知在“加班一族”中存在如下这些情况:有人上班做私事或不做事,下班“做工作”加班;有人工作效率极差,“八小时内”可以做完的事非得延伸到“八小时以外”;还有的是“搭车加班”,别人加班他也加班,结果不是“帮忙”而是“添乱”……但对加班也非全…  相似文献   

15.
有一类“积劳成疾”常被大家尤其被女性所忽视,如果不加以警惕,这类“积劳成疾”也同样会成为健康的“杀手”,甚至会过早地夺去人们宝贵的生命。这并非危言耸听,繁重的家务同样会致人“积劳成疾”,而我们不少人,尤其是女性正陷入这一误区之中。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星期一上班,原本休息了两天,大家应该都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可一些人,尤其是女性却无精打采,一身的疲倦。何故如此,原来她们的双休日根本没有好好休息,而是做了两天的家务,整理房间、洗衣服、擦地板、擦门窗……一刻都不曾闲着,而这些家务她们又不愿意交给“钟点工”去干。…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被视为“天大的问题”。这虽然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一些地方盲目大幅度调减粮食面积的时候,仍有重提的必要。   以高邮市减粮的力度看,着实令人吃惊:有的乡镇退耕面积占总面积的 1/3以上,仅保留人均口粮田的 0.5亩, 2/3的农户不种水稻,全镇粮经比例达 3∶ 7;有的乡镇调减粮食面积达 50%以上;有的地方干脆提出实现“无粮镇、无粮乡”的口号。似乎种粮越少越会发财。这样刮风的势头怎能不令人担忧。   农业结构调整,适度减少一些…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下"猛药"似乎成了一些大夫治"顽症"的一剂良方。联想到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也有一些顽症,诸如平均摊派和擅自加码等。其重要原因就是用"药"的剂量太小,有的"处方"本来开得对症,剂量也大,可往往被"药剂师"给扣了,没让"患者"照剂量服用。比如:减轻农民负担,上自党中央、国务院、下至省、地、县开的"处方"就不少,剂量也不小,可一旦治起病来,有些"药剂师"却不敢照"处方"下药。今年,安徽省霍邱县委、县政府在减轻农民负  相似文献   

18.
设置“账外账”是一种违法行为,其危害性显而易见。《会计法》禁止单位设置“账外账”,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账外账”的查处工作,但由于“账外账”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清查“账外账”的工作十分复杂。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清查“账外账”的几点心得,与大家一起商榷。 1了解单位的业务范围、经营项目、收入规模,检查收入明细账是否核算了所有的收入项目,有无未入账的其他收入来源。如:有的单位有商业铺面、房屋出租而账面却没有核算租金收入;有的单位有附加产品销售而账面没有附加产品收入;有的单位有培训业务而账面没有培训收…  相似文献   

19.
凤爪去骨竟然是小工用牙齿来啃,这不是天方夜谭,如此让人恶心的一幕竟发生在我们身边。日前,成都卫生防疫部门在接到新闻媒体反映后,一举端掉了一家雇人用嘴“加工”无骨凤爪的歪作坊。在执法现场,执法人员连说:太恶心了,还从来没听说过。据了解,这些每天用嘴“加工”出来的无骨凤爪,流向成都的一些市场、餐馆,被制成泡椒凤爪等“美味”食品。暗访府青路找到歪作坊7月15日,记者接到一个匿名电话:“有人专门雇了一批女工,用嘴啃凤爪,剔掉骨头。”报料人说,“加工厂雇来的女工有的还患有乙肝,用嘴啃过的凤爪再进人口,太恶心…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期参与了几次“三下乡”活动,发现我们的“三下乡”工作好像形成了“定式”:文化下乡就是文艺演出、放电影、唱几台戏;科技下乡就是送一些科技常识的小册子、送影碟;卫生下乡,就是为村民们量血压,称体重,送药。有的人说这样的“三下乡”一年一年还是那个样,没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