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病兔表现为突然发热,呼吸急促,呈急性出血性败血症病变和迅速死亡。潜伏期1-3天,可多种途径感染发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兔,北京在每年的3-10月份发生较多,多呈急性暴发和流行性,传播迅速,流行面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相似文献   

2.
《农家之友》2010,(15):58-58
问:兔中暑有哪些症状? 答:兔中署会体温升高,精神不振,拒食,全身发热出汗,口腔、鼻腔、结膜潮红及发绀,全身无力,喜卧不起,呼吸急促困难,心跳增快,眼球突出,四肢抽搐,突然死亡,有的虚脱、昏倒、尖叫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某养兔场饲养的1000多只家兔,突然发生厌食、呼吸困难,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急性疫病,经临床和实验诊断为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断过程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兔场养兔1000多只,成兔和仔兔同室分笼,在大雨过后同时发病,死亡率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4.
秋季家禽常发病防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禽霍乱 1.症状禽霍乱是由巴氏杆菌引起,是家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最急性型往往无任何症状,次日却死亡。或突然倒地拍翅抽搐而死。急性型病程一般1~2日,病禽体温达43℃以上。尾翅下垂,饮水增多,会有严重腹泻,口、鼻流泡沫样液体。如在鸭,则常甩头。俗称“摇头瘟”。  相似文献   

5.
《农家之友》2004,(2):35-35
1、兔瘟。兔瘟是家兔最严重的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迅速等侵害兔群。随着兔瘟疫苗的推广应用和乡村防疫网络的加强,急性病症已明显减少。近几年在养兔密集的地区,注射了兔瘟疫苗的兔群,时有慢性兔瘟发生,其特点是病程明显拖长,临床表现食欲废绝、头抵笼底、多数流涎、四肢趴开,有时拱背或瘫痪,5~6天衰竭死亡。病理剖检除胸腺水肿、出血及肺部瘀血、出血外,其  相似文献   

6.
一、兔瘟又称病毒性出血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秋两季发病率高。三个月以上仔兔及成年兔易感染。以内脏出血,尤其以肺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流行广、传染快、死亡率高。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只有靠注射兔瘟、免巴氏二联苗预防注射,每注射一次可管半年。二、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病,四季蔓延,以春、秋季发病率高。成年兔与仔兔均易感染,以体内各脏器出血为特征,病兔可表现为传染性鼻炎、肺炎、全身败血症、中耳炎、结膜炎等不同临床症状,死亡率极高。治疗本病可喂磺胺嘧啶片,再加1片小苏打。磺胺…  相似文献   

7.
黄牛中暑的防治李长林到了夏天,天气炎热,如果对牛饲养管理和使役不当,容易引起中暑。牛中暑的表现:突然发病,精神失常,四肢乏力,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突然倒地,四肢作游泳样运动。同时,具有一般脑症状,或精神沉郁,站立不稳,全身性麻痹,皮肤、角膜、肛门反射...  相似文献   

8.
兔血治鸭瘟     
每年春秋季节是鸭子发生新城疫感染的高峰期。新城疫就是鸭瘟,鸭子一旦感染此病,会给养鸭产造成很大损失。怎样治疗鸭瘟,就成了广大养鸭户关心的问题。鸭瘟是由鸭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病鸭主要表现为白痢、萎缩、厌食、羽毛蓬松、落群等症状,死亡率极高。因鸭瘟病毒寄生在鸭子身上,一旦感染此病几乎都会死亡。如果采用兔血治疗鸭瘟,效果十分理想,治愈率一般在90%以上。具体方法如下:取适量大麦,在铁锅内炒熟后,将热麦子装在木桶或玩缸内,然后将刚宰杀的家兔血与热麦子拌匀让病鸭自由采食血麦,为了保证疗效,一天…  相似文献   

9.
<正>养兔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坚持自繁自养,引种时避免在疫区购买,引种后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并定期做好场地、笼具等的全场消毒,对饲养兔群做好兔瘟疫苗的注射。在饲养中发现有兔瘟病症时,要对全群兔进行疫苗注射,接种后1天内死亡占60%,2天死亡占30~35%,3天死亡占5~10%,接种4天以后几乎没有死亡发生。1.推荐兔瘟免疫方法为:断奶后的幼兔35~40日龄用兔瘟单联苗进行首免,每只颈部皮下注射2毫升,60~65日龄时采用二联苗,进行二次注射1~1.5毫升,以后每隔半年注射一次。  相似文献   

10.
茯苓。每只兔每天喂1克茯苓,另取蚕沙1克、硫黄2.5毫克,将其捣碎。拌入饲料中饲喂,可使兔产毛量提高10%~20%。  相似文献   

11.
郑天龙 《农家之友》2009,(12):I0028-I0028
当兔舍、笼内温度超过30℃时,各年龄段的肉兔均易发生中暑。兔中暑后,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食欲废绝,常卧、口流涎水,口腔粘膜及眼结膜充血潮红;严重病兔伸腿伏卧,四肢呈阵缩性抽搐,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2.
症状:母猪在分娩前后一个月内出现不愿站立行走,起立步态不稳。后肢瘫痪,严重者卧地不起,食欲欠佳,需人工喂食,但体温无明显变化,粪便、尿液正常。  相似文献   

13.
齐牧 《农家之友》2005,(11S):33-34
鸭瘟 是由于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并多发于20日龄之后的鸭。病鸭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泪、拉绿色稀粪、病鸭头和颁部肿胀.故有“大头瘟”之称。  相似文献   

14.
国文 《致富之友》2005,(9):39-39
1、蒲公英 又名黄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胆、抗菌消炎作用。能防治家兔肠炎、腹泻、肺炎、乳房炎。用法:采鲜草直接喂兔,或取干品5克煎水内服,每兔每日两次,连用3-5天。  相似文献   

15.
1、车前草。又名车轮菜、车车子,具利尿、止泻、明目、祛痰的功效,可用防治兔呼吸道、肠道感染和球虫病。法:采鲜草直接喂兔,或用干品煎水服,每次10—15克,每兔每天2次,用3—5天。2、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具有清热毒、消肿、利胆、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于防治家兔肠炎、腹泻、肺炎、乳房。用法:采鲜草直接喂兔,或取干品5,煎水内服,每只兔每日2次,连用—5天。3、艾蒿。又名野艾子、艾叶草,有止、安胎、散寒、除湿的功效。可防治家便血、血尿、胎动不安和湿疹。用法:鲜草直接喂兔,或取干品煎水内服,只兔每次15克,每日1次,连用3—天。4、黄蒿。又…  相似文献   

16.
牛流行热又名牛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俗称“撮脚瘟”,是奶牛、黄牛和水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此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牛流行热多发生于多雨高温季节。其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潜伏期为3~7天,病牛体温可高达42℃以上。该病的症状为:呼吸增快,心跳加剧,精神沉郁,肌肉震颤;鼻腔有浆液性鼻液流出,其量不定;患年后肢关节和腱鞘部波动性肿胀,与瘤胃臌气相似。  相似文献   

17.
在浙江省湖州市钓鱼台对面山脚下的竹树丛中有一个家庭养兔场。户主叫做颜岳林。他家养有西德杂交兔122只,荷兰吱吱兔58只。1982年1—7月,先后出售种兔130只,兔毛52斤,供给医院实验兔60只,还给队上交了70担兔粪。7个月总产值达2,369.53元,净收入达1,311.53元。颜岳林家庭养兔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效,除了合理搭配饲料,及时防治疾病外,主要就是狠抓兔种改良。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和稻株各部分均能受害。根据为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五种,其中以叶瘟和穗颈瘟对生产影响最大。现将该病发生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苗瘟主要发生在秧苗三叶期前,开始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秧苗变褐枯死;叶瘟主要发生在分蘖盛期,叶片上病斑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白点型、褐点型等四种;节瘟多在穗颈下第一、二节上发生,初呈褐色小点,后扩至整个节部,发病早而重时可造成白穗;穗颈瘟发生在穗颈、穗轴、枝梗上,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淡褐色斑点,以后向上、…  相似文献   

19.
<正>问:山羊感染黑疫病会出现哪些症状?如何防治?答:山羊黑疫病发病急,绝大多数羊未发现病状即突然死亡。少数病例病程可拖延1~2天,未有超过3天的。病羊表现掉群呆立,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不食,反刍停止。病后第二天体温下降至37℃以下,深呼吸,低头流涎,最后昏睡呈俯卧状态死去。剖检病变:病死羊只腹围膨胀,羊皮呈暗黑色  相似文献   

20.
正传染病对鸭的危害最大,传染病通常由病毒感染所致,其流行和发生一般需要通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鸭群三个环节。因此,掌握鸭病发生特点,控制传播环节,做好防疫治疗,方可保证养鸭效益。鸭瘟鸭群突然出现持续存在的高死亡率,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2℃,翅膀下垂、伏地不起;病鸭头颈部肿大;喙、脚和黏膜呈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