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在收购环节上将有三个转变:一是收购价格形成的转变,由过去国家确定收购价格转变为由市场形成价格,国家只发布下一年度棉花收购指导性价格。二是收购棉花的企业由一家向多家转变,由原来的供销社棉花收购企业独家经营向多家经营转化。今后不但供销社棉花企业,而且经资格认定的纺织企业等均可直接收购、加工和经营棉花。三是收购资金供应渠道的转变,由原来的农发行一家供应转变为由农发行和有关商业银行共同供应资金。除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收购资金继续由农发行供应外,其它棉花收购经营单位所需收购贷款,由其开户银行按规定办理。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要求农发行要保证国家政策性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增值性,以自身强有力的实力和水平指导、推动供销社棉花收储企业放下包袱,参于市场竞争,迅速取得较好效益。为此农业发展银行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近年来农发行支持棉花产业的简要情况近年来,农发行积极适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棉花产业政策,不断加强对棉花产业的信贷支持。棉花贷款对象由过去单一支持供销社棉花购销企业调整为具有棉花收购、加工、调销经营资质的所有棉花购销企业、收购加工一体的棉纺企业和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支持领域从纯流通领域延伸到棉花生产领域和深加工领域,并创新了预购贷款、良种繁育贷款、良种经营贷款、技术设备改造贷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新的贷款品种。业务范围的扩大,使得农发行贷款的辐射面和影响力稳步增长,对棉花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3.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主管棉花收购资金的政策性银行,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防范和化解棉花贷款风险,保全棉花信贷资产,也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中农发行贷款的风险(一)棉花企业借改革改制之机悬空逃废农发行贷款债务。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供销社棉花企业都要适应棉改的要求,面向市场,在经营体制上与供销社彻底分开,成为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棉花企业要深化内部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从全社会的企业改革情况看,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企业的改制形式已  相似文献   

4.
2004棉花年度以来,农发行棉花贷款对象的范围明显扩大,贷款支持领域从棉花流通向生产和加工领域延伸。客户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单一的供销社棉花企业逐步发展到各种所有制企业,从流通企业发展到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和大型棉花企业集团。因此,有人提出农发行的封闭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随着执行了3年的国家棉花临时收储"铁饭碗"政策的结束,我国棉花价格将回归市场调节,并与国际接轨。此举有利于我国纺织企业降低原料成本,帮助纺织行业走出困境。但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来说,大大增加了市场风险,同时也给农发行收购贷款的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如何继续做好棉花收购资金的供应管理工作,有效防控信贷风险,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山东棉花主产区东营市棉花收购市场状况、面临的问题及棉花信贷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近日下发通知,进一步明确2009棉花年度继续开展收购贷款资格认定工作的范围、标准和程序,认真把好客户准入关。农发行棉花收购贷款资格认定的范围是供销社棉花企业、农业部门所属的良种棉加工企业、改制后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06棉花年度棉花企业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该棉花年度棉花企业贷款资格认定条件,对棉花企业贷款资格认定工作将在2006年8月底前完成。对棉花购销企业的贷款资格认定,农发行要求把握:一是2005棉花年度贷款原则上应在棉花年度结束时  相似文献   

8.
一、统贷统还方式不适应棉花流通新体制的要求统贷统还是棉花贷款管理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不能有效地控制挤占挪用,实现政策性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与棉花流通改革的新体制不适合。(一)受1998棉花年度及以前供销社经营体制的制约,统贷统还贷款方式未能发挥很好作用。长期以来,棉花流通主渠道是供销社,因而棉花经营的决策权、利润分配权等集中在了县供销社。现存的棉麻公司仅作为供销社内部履行"四统一"管理棉花经营项目的公司。虽然它作为一种"专业化"公司在银行开户贷款、办理结算,执行有关棉花经营政策,但从根本上说无棉花经营的自主权,只是为供销社经营棉花"牵头"借贷;它对棉花实行销售、调拨,往往不能按计划、政策、市场自主来决定,常受行政干预;它是独立核算单位,但井不是自负盈亏,而是代供销社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棉花企业存在的问题当前棉花企业存在七个方面的问题,影响着棉花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一)紊乱的管理体制影响了棉花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目前,棉花企业有多种管理体制,即棉花直属库、接运站、采供站及部分地、市棉麻分公司属省棉麻公司管理;县棉麻公司属县供销社管理;地区棉麻公司属地区供销社管理;部分基层收购站(厂)属基层供销社管理;还有些基层收购站(厂)又属县棉花集团公司管理。这种紊乱的管理体制,导致"婆婆"多而乱,环节多而散。社企不分,工作扯皮,管理混乱,经营分散,加大了棉花贷款管理难度,影响了棉花企业经营效益,也严重影响了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二)沉重的企业负担影响了棉花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棉  相似文献   

10.
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棉花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下,供销社棉花企业如何发挥优势,应对挑战,增强市场竞争力,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继续发挥搞活流通,稳定市场,做好为棉农和纺织企业服务工作,促进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各级供销社和棉花企业必须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的紧迫问题。本拟结合新疆的实际,就此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思路,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一、2006年工作回顾(一)课题研究取得新成果2006年根据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的精神,我会做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决定,提出了今明两年的课题研究计划,组成了课题研究小组,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指导。针对棉花流通中供销社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日益缩小的严峻形势,我会提出了《重振雄风,继续发挥供销社棉花企业在棉花流通中的主导作用》的课题研究报告,分析了供销社市场占有率逐步降低的主客观原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振兴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受到领导的重视。总社党组书记周声涛批示:"供销社棉花企业在棉花流通中的主导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棉麻经济研究会进行了研究开了个头,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可以批转各地供销社参阅。"  相似文献   

12.
今年国务院和自治区实行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1996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改革,通过“一放、二分、三加强”,打破垄断经营,鼓励有序竞争,实行棉花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我国棉花和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既对供销社和棉花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供销社棉花企业要顾大局、识大体,抓好顶遇,深化改革,积极做好棉花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国家放开棉花经营后,各地新上了一大批新棉花企业,供销社原有棉花企业受到了很大冲击,市场占有份额逐年下降。我们围绕“如何巩固供销社棉花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2006年工作回顾 (一)课题研究取得新成果 2006年根据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的精神,我会做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决定,提出了今明两年的课题研究计划,组成了课题研究小组,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指导。针对棉花流通中供销社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日益缩小的严峻形势,我会提出了《重振雄风,继续发挥供销社棉花企业在棉花流通中的主导作用》的课题研究报告,分析了供销社市场占有率逐步降低的主客观原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振兴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受到领导的重视。总社党组书记周声涛批示:“供销社棉花企业在棉花流通中的主导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棉麻经济研究会进行了研究开了个头,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可以批转各地供销社参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棉花收购渠道放开后,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收购资金继续由农发行供应,实行"库贷挂钩、封闭运行、及时还欠"。由农发行供应收购资金的供销杜棉花企业只允许在农发行开立基本帐户,不得在其他银行多头开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棉花收购资金。根据这一精神,结合浙江实际,本文就农发行如何适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改进贷款对象管理,促进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作一探讨。浙江省是用棉大省,产棉小省,虽有棉花种植但量小分散。全省各级特产公司自50年代以来就一直受政府委托从事棉花购销业务,多数特产公司成为棉花收储业务与附营业务的混合体,更有的以附营为主,兼营棉花收储业务。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如按规定只在农发行一家开户,附营业务资金无来源,不仅企业难以为继,而且在棉花不能顺价销售情况下,农发行收息也困难;如允许企业既在农发行开户,又在商业银行开户,棉花收购资金封闭运行难以实现。由此提出改进棉花贷款对象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棉花收购贷款资格认定工作,是做好棉花收购信贷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防控棉花信贷风险的第一道关口。2010棉花年度,在棉花价格剧烈波动的市场形势下,绝大多数企业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但个别企业也暴露出"囤棉赌市"、高息借款参与收购、恶意逃废农发行债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在2011棉花年度收购信贷资金供应过程中把好客户准入关口,有效防范棉花  相似文献   

17.
山东曾是全国第一产棉大省,历史上年产量曾达到3500万担;山东省供销社系统有棉花企业500多家,职工12万人,在棉花经营基础上,山东供销社发展了59处纺织企业,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的棉农和供销社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市场的剧烈波动,政策的调整,农业科技的滞后和经营体制及企业机制的不适应,致使山东棉花生产大起大落,由年产3500万担跌到300万担,大部分棉花企业逐步陷入困境,沉淀资金138亿元,棉花生产和经营出现的困难,成为长期困扰山东的突出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加重了山东省在棉花生产经营上的疑虑。面对这样的现实和新的形势,省供销社认为棉花仍为山东的重要农产品,棉花经营仍是山东供销社的第一大行业,而且供销社的纺织已居山东纺织行业的首位。  相似文献   

18.
总行在总结近几年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制订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品棉贷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已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本文拟对制订《办法》的背景、必要性、贷款管理的特点及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谈一点看法。一、制订《办法》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棉花多渠道收购的格局初步形成。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棉花企业垄断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长达40余年的棉花计划管理体制下,供销社受国家委托承担了棉花“统一收购、统一经营”任务。供销社棉花企业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精心组织棉花购销活动,为发展棉花生产、增加棉农收入、稳定棉花市场、保障棉花供给、促进棉纺企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支持棉花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发行新疆自治区分行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棉花工作的要求,针对全疆今年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增加,商业性资金不愿介入,棉花收购资金需求量大,且资金投入风险大的状况,积极稳妥地做好棉花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工作,稳定了棉价,发挥了宏观调控作用,维护了农民利益和边疆地区稳定。至10月20日,分行累计发放收购贷款63.41亿元,支持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