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小云 《福建金融》2006,(12):43-44
国际收支统计体系作为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晴雨表”,早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控宏观经济与预测经济发展的主要决策支持体系之一。本文概述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所取得的进步及当前面临的新形势,阐释目前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质量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隋健  庞治强 《中国外汇》2013,(23):78-78
国际收支统计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信息基础。20多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申报操作程序,国际收支统计的及时l=生、全面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外汇改革的不断加深,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对国际收支和跨境资金交易进行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的统计监测,因而对统计申报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国际收支统计是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四大账户之一,也是唯一的外部统计账户,综合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状况,是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我国于1980年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开始建立国际收支统计体系,但真正意义地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起步于1995年。德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始于二战以后,领先于我国几十年,体系建设较为成熟。本文将从国际收支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方法、结构体系、核查制度四个方面对我国与德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进行比较,由此得出对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国际收支管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出现了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改进。本重点分析了影响当前国际收支统计申报预警功能发挥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充分发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预警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国际收支手册》是指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各成员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的重要国际标准,该手册第六版的新变化对于完善我国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对外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中长期影响。本文回顾国际和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的发展历程,剖析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在制度建设、数据采集手段、统计方法、质量保障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建设的经验,从完善国际收支统计制度、探索科学有效的统计方法、完善统计手段、丰富统计产品、推进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温建东 《中国外汇》2015,(15):26-27
国际收支统计可以全面反映一经济体涉外经济交往情况和对外资产负债状况。对《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的修订,可以在提高数据质量的同时降低统计负担。新修订的《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完善国际收支统计工作的大事,对未来相关工作的改革、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细则》修订背景国际收支统计是宏观经济的四大统计账户之一。它全面反映一经济体涉外经济交往情况和对外资产负债状况,  相似文献   

7.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核查,是正确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国家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的制定,真实反映我国对外经济状况,促进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汇》2008,(3):26
2007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中央提出的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目标,积极加强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统计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为国家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外汇管理》2008,(3):26-26
2007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中央提出的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目标,积极加强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统计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为国家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自1996年1月1日实施以来,不断发展完善。国际收支统计、分析和预测已逐渐成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从2002年3月1日起,江苏省实施国际收支涉外收入申报的期限由原来的2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大大地提高了国际收支申报效率和质量,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张莉 《中国外汇》2007,(2):80-82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是国寐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国寐重大经济政策的出台。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银行、企业、个人均有义务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可以就国际收支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或者普查。《中国外汇》拟从本期起开设“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指南”专栏,希望能够对国际收支统计的具体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并帮助数据使用者了解相关数据背后的经济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对了解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情况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收支间接申报业务量也明显增加。在难度不断提高,业务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改进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核查方法,提高核查手段已成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外汇管理政策的不断改革和新系统的整合开发,国际收支交易状况日益复杂,这对国际收支统计数据采集、数据核查、统计分析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如何改进统计方法,完善统计制度,健全统计体系,实现良好的数据采集,维护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与及时性,使国际收支统计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成为当前外汇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面临当前形势,基层外汇局国际收支统计工作中存在以下困难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4.
国际收支统计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国际收支现场检查是确保申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的主要方式,提高统计的科技手段是以后检查工作的方向所在.本文将对国际收支现场核查的方法改进做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国际收支统计是国家宏观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外汇局将加强国际收支统计与监测列为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外汇局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与外汇管理工作井水不犯河水,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只能用于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及相关国际收支统计,功能单一,信息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实际上,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与外汇管理工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表现在:国际收支统计与外汇管理的总目标都是维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维护汇率稳定;外汇管理的内容与国际收支的统计分类是完全一致的,出口收汇、进口付汇、非贸易外汇、外商投资和外债管理均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得以反映;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和外汇管理业务统计数据的基础信息来源都是企业。  相似文献   

17.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监测体系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其实是为整个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服务的,不依附于外汇管理,不受外汇管理发展阶段的限制。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信息对外汇管理工作并不是无所作为,其既超脱于外汇管理,又有在一定程度上为外汇管理服务。从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开展五年来的情况看,申报工作与外汇监管是在朴素促进中不断完善的,两展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方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三十八年来,国际收支统计从无到有,制度不断健全,统计质量不断提高,积极作用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融入世界的程度不断加深,人员出入国境日益频繁,与之相联系的汇兑业务增长较快,汇兑申报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但当前汇兑统计申报信息、的采集、传递、申报、核查、管理等环节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国际收支统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收支统计方面,各国往往针对各自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需要,确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展望未来,我国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将发生以下几种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