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参与铁矿石国际定价过程中处处陷入被动.大多数人在分析其原因时都指出了中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存在的问题,但缺乏理论上的说明,必须进一步探究铁矿石价格谈判中的联盟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三大矿山均放弃40多年历史的长期定价机制,就铁矿石定价"长协改短约"形成统一战线.中国铁矿石进口面临一个更加艰难的境地,在铁矿石的进口定价权方面中国除了应积极在博弈中争取主动外,更应努力在博弈外建设一个权威的铁矿石期货市场,以彻底终结对我方不利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文章主要从定价权现状出发,结合期货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我国铁矿石贸易战略转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矿石资源在国民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必须寻求更持久,更经济的铁矿石资源.本文分析了"十一五"时期我国铁矿石贸易状况以及"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我国铁矿石贸易战略转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地质条件、区域分布等客观制约,中国铁矿石量长期在2.2-2.5亿吨之间波动,很难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由此拉动了进口铁矿石需求的快速增长.2003年中国进口铁矿石超过欧盟和日本,达到1.48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2004年达到2.08亿吨,进口铁矿石的生铁产量已占全国生铁产量的一半以上;2005年上半年进口铁矿石1.32亿吨,比2004年同期增长34.33%,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30%,全球铁矿石贸易增量的90%以上流向中国.  相似文献   

5.
贾怀东 《大经贸》2007,(12):28-29
中国钢铁企业连续三年吞下全球铁矿石价格分别上涨71.5%、19%和9.5%的苦果之后,2008年度国际铁矿石新一轮价格谈判于上海再次紧急启动.这场必将影响未来一年中国市场铁矿石价格走向的公开博弈,既决定着谈判参与者的切身利益,也牵动着整个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敏感神经.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一轮又一轮的飚升,中国钢铁企业正在不断承受着成本剧增和利润挤压的残酷煎熬,特别是在国内铁矿石供给短缺且增量有限的市场环境中,无数中国企业正陷入为国外铁矿石供应商凶残绑架并可能窒息而死的窘境.因此,为了摆脱这种受人操控与宰割的痛苦生存状态,已经觉醒的中国企业开始走上了在全球搜寻和围猎铁矿石资源的投资之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年进口铁矿石的情况,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不断的受制与外国矿业公司。从铁矿石天然的在世界上的分布,中国铁矿石的贫乏。通过资料、数据归纳中国近几年铁矿石进口数量、进口价格。指出矿业公司与中国钢铁公司之间不存在资产专用性,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矿业公司对中国钢铁公司进行敲竹杠;铁矿石不断涨价是由于矿业公司在世界铁矿石市场上的寡头垄断。进而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机制是纵向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蔡恩泽 《大经贸》2010,(1):116-117
2月9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简称"中钢协")2010年第一次信息发布会上,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勃然大怒,指责媒体恶意炒作,给中国参加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添乱.也许是因为上一年度中钢协代表中国钢铁企业参与铁矿石谈判未果而恼羞成怒,媒体成了出气筒.不过,尽管中钢协的高官失态,迁怒于媒体,仍然改变不了中国在新一年度铁矿石谈判中的不利地位,关山阻隔,坎坷依旧.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6年1月~2016年12月月度数据,构建协整检验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定价机制改变对中国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数量具有显著影响,会导致进口数量波动性显著增加;中国钢铁产量对其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数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澳大利亚铁矿石相对价格、海运费及其工人罢工损失工作日等对中国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数量具有反向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了加快化解钢铁产业过剩产能、提升海运市场主体地位、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加大废钢有效利用、努力打造有利定价模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全球铁矿石最大进口国家,却无法在全球铁矿石定价中掌握话语权,这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梳理全球铁矿石定价机制演变历程基础上,对全球铁矿石寡头市场博弈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全球铁矿石定价对中国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应对铁矿石国际市场不利局面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9)
中国虽为铁矿石进口大国,但由于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巨头垄断了铁矿石出口贸易,导致中国在铁矿石定价中丧失话语权。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效力以及相关法规中对价格垄断的规定,及其对铁矿石价格垄断以及澳大利亚铁矿出口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世界铁矿石市场现状自2000年以来,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持续增长,2009年进口量达到6.28亿吨,2010年进口铁矿石6.19亿吨,目前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接近70%,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需求方。与进口量大幅增加相伴随的,是铁矿石价格的快速上扬,从2005年到2010年,中国的钢价指数涨幅为33%,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讨影响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的几个重要因素,并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影响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与全球铁矿石进出口量、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和美元指数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影响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的最重要因素是全球铁矿石贸易量、中国钢铁行业市场结构、运输费用和汇率。  相似文献   

14.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而铁矿石是钢铁行业的基础性原料,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铁矿石原料成本在钢铁总成本中的比重约在40%左右.据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我国有56.7%的铁矿石需求依赖于国外进口,2006年和2007年的进口依存度也分别达到了52.1%和53.45%.如此高的进口依存度势必将对我国的钢铁行业及其相关基础性行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本文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从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影响传导渠道进出口,建模来研究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对中国GD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铁矿石是钢厂的主要原料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资源储量和产量大国之一。中国在进口铁矿石方面是大买家,却不是大赢家。进口铁矿石受制与人的现象愈演愈烈,尽管近年来采取了很多措施,如淘汰落后产能、调整钢铁产品出口政策、组成铁矿石联合谈判小组、制定铁矿石进口资质、实行铁矿石进口自动登记、减少贸易商进口数量、企图与印度达成长期协议等等。种种举措都没有阻挡住铁矿石价格连年攀升的步伐,究其根本是中国自己在海外掌握的资源太少,没有与铁矿石巨头制衡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好望角型散货船因承运从澳大利亚至欧美的铁矿石需绕道好望角而得名,是目前承运铁矿石的主要船型.近些年来,在世界钢铁工业和全球铁矿石贸易发展的带动下,全球好望角型散货船船队运力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速.中国是好望角型散货船建造大国,我们有必要关注该船型船队运力情况、主要船东、船龄结构、租金水平、拆解情况、未来铁矿石海运量和好望角型散货船的新船需求等.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中钢协提出了铁矿石价格谈判的"中国模式",但却在2010年的谈判中,被三大矿山逼迫,"中国模式"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通过对比分析对国际铁矿石供需方力量,建立经济模型研究了现行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由此提出构建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国模式"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港澳价格信息》2014,(3):61-61
<正>去年铁矿石的市场行情可能要好于其他大宗商品,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量达到了创纪录水平。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今年这一钢材原料的价格看来势必会下跌。中国继续通过财政刺激来修建地铁、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去年的铁矿石需求维持在高位。去年从澳大利亚主要的铁矿石发运点黑德兰港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增加了34%,达到2.56亿吨。包括对日本和韩国的铁矿石出口,总体出口量增加26%,至3.18亿吨。澳大利亚去年12月份的铁矿石出口量更是达到了创纪录水平。许多分析师和交易员都对铁矿石的价格走势感到惊讶。受处于历史高位的中国需求提振,铁矿石价格在2013年始终保持坚挺。在镍和煤等其他工业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基本保持在每吨130美元以上。虽然目前的铁矿石价格与三年前的历史峰值相差约三分之一,但仍远高于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乏力时跌至的每吨不足90美元。  相似文献   

19.
罗巧云 《中国市场》2009,(32):63-64
自2003年以来,中国就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铁矿石的依存度相当高,但中国在世界铁矿石定价中没有应有的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既成事实,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成为铁矿石价格暴涨的最大受害者。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分析铁矿石的贸易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最大限度规避铁矿石涨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品牌新闻     
宝钢获得铁矿石首发定价权2006年12月22日,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CVRD)与中国宝钢集团达成协议,将铁矿石价格较2006年提高9.5%。该幅度可能成为2007年全球铁矿石基准涨价幅度。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宝钢代表中国整个钢铁行业进行铁矿石价格谈判。根据这一协议,从2007年5月起,巴西发往中国的铁矿石将涨至每吨44.47美元。不包括运输成本,CVRD2006年第三季度的铁矿石平均售价为40.61美元。中国预计2007年铁矿石进口量将为3.54亿吨左右,较2006年增长11%。CVRD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