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现实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背景、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度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此次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规则变化和现实意义,并对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需完善的外部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欧阳琪 《新金融》2016,(5):60-63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自2013年扩大试点以来,市场扩容迅速。同时,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大幅增加,这为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重启提供了契机,但目前我国重启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面临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定价难度较高、流动性不足及资本占用高影响发行等困难。由此,本文提出要制订专门的法律法规,合理估值和定价,联动一二级市场实现良性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黎阳 《中国金融家》2011,(10):89-90
停滞近三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望重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吴显亭近期透露,国务院已经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继续扩大试点。人民银行随即会同相关部门开始积极研究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在政策的支持下,首批农村金融机构展开了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以江苏辖区内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JN农商行)为例,阐述了全省首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情况,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影响,重点剖析了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今年两会上,"信贷资产证券化"成为仅次于利率市场化的高频词汇,呼吁其扩容或重启的声音接连不断。众多来自银行界的代表委员如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以及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等相继表达了重启资产证券化的意愿。但由于出发点与立场不同,监管层对资产证券化重启的考虑,则更多趋向于审慎。  相似文献   

7.
热点     
信贷资产证券化谨慎重启 9月7日,国家开发银行正式启动规模高达101.6亿元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配售,这是今年首单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也是中国自2005年开始资产证券化以来资金规模最大的一单。  相似文献   

8.
黎阳 《中国金融家》2012,(9):110-111
沉寂4年之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式重启。其间国家开发银行拔得头筹,于9月7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首单产品。随后,市场又传出消息,交通银行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试点资产证券化,而且各大商业银行均跃跃欲试。国开行"拔得头筹"国开行首单产品名称为"2012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金额达101.66亿元,这不仅是我国资产证券化重启的第一单,也是迄今为止单笔规模最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相似文献   

9.
李文婉 《时代金融》2015,(5):194+197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后,随着相关支持政策陆续出台,资产证券化已然成为市场热点。然而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经验较少,风险管理对于证券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风险的产生来源出发,分别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基础资产、证券化过程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后,随着相关支持政策陆续出台,资产证券化已然成为市场热点。然而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经验较少,风险管理对于证券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风险的产生来源出发,分别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基础资产、证券化过程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军 《时代金融》2012,(23):13-14
<正>2012年2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中"继续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问题被特别提出。在5月中旬,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首期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为500亿元。这不由让我们想起之前在200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就已开始启动,当时试点额度只是15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信贷  相似文献   

12.
王军 《云南金融》2012,(8Z):13-14
<正>2012年2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中"继续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问题被特别提出。在5月中旬,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首期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为500亿元。这不由让我们想起之前在200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就已开始启动,当时试点额度只是15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信贷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重启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新形势下国务院推动金融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2013年以来,从战略定位、配套制度到业务落地,信贷资产证券化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虽然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扩容仍存在一些障碍,商业银行在中短期内仍然可以通过优化交易结构和业务流程获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2012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打响了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的第一枪,交通银行紧随春后。停滞四年之久的资产证券化再度启程,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重新踏上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5.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优化银行资源配置,提高信贷资金流动性的重要工具。本文利用我国2013年在银行重启资产证券化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与我国23家上市银行2008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效提高了银行的盈利水平;(2)信贷资产证券化活跃组的银行盈利能力提高得更多,并且增强的趋势也较明显;(3)与非国有银行比较,资产证券化对提高国有银行盈利能力的作用更显著;(4)基于杜邦机制检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净利率的影响为负,对资产周转率的影响为正。这些实证结果为政府改进资产证券化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即根据银行异质性特征,可以采取差别化政策,进而提高银行盈利水平并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6.
易诚 《中国金融》2012,(21):46-47
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市场制度,是完善融资体系、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缓解银行资本压力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今年5月22日,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新启动沉寂了四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9月7日,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发售101.66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成为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后的第一单交易。再次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并扩大试点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金融改革、发展和创新的大势所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自2012年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以来,在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规范引导下,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已经形成涵盖银行间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交易所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等标准化债权产品,基础资产多样、交易结构完善、参与主体多元、投资者结构日趋丰富的市场体系,在金融支持民营中小微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起步于2005年,由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进行双重审批,至2008年共发行666.4亿元。2008年初,因受次贷危机影响,审批暂停。2012年,经多次反复论证后,国务院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仍基本沿用之前的审批模式,至今已发行1189亿元。其中2014年上半年金额高达839亿元,市场潜力凸显。当前,信贷资产证券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肖敏  李军 《上海会计》2014,(1):43-45
钢贸行业发生信贷危机后,通过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积极寻求应收账款融资之路。文章分析了应收账款保理融资、质押融资、证券化融资的特点。在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试点的大背景下,主动寻求应收账款融资之路是走出困境的不无选择。.  相似文献   

20.
李倩 《中国金融》2012,(13):88-89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本次试点额度共计500亿元。在当前欧债危机日趋复杂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之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重启,不仅有助于扩大直接融资和整个银行体系的信贷投放空间,更有利于分散我国银行体系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