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玉平  苏煜 《时代经贸》2012,(8):143-143
主题餐厅作为一种特色餐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先介绍了穿越主题餐厅的具体概念、分析了现代中国主题餐厅的发展现状,然后主要从有形营销和无形营销两个方面对穿越主题餐厅进行营销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主题餐厅的活力和利润来源于忠诚的顾客,而影响忠诚顾客的关键因素在于消费意愿。该文从体验消费视角,在清楚界定主题餐厅概念的基础上。选取顾客是否愿意到主题餐厅消费的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主题餐厅消费主题、消费产品、消费感知物有所值和顾客生活形态特征作为解释变量,构建kgistic二元选择模型,依据对重庆市572位顾客的调查,对其到主题餐厅消费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顾客对主题特色、菜品特色的好奇心,对菜品质量、菜单设计、服务水平、消费成本的合理预期的认可,家庭收入与顾客到主题餐厅消费的意愿选择正相关。顾客对主题餐厅消费信息的了解程度、消费经验与到主题餐厅消费的意愿负相关。菜品品种、接待能力、年龄及受教育程度与是否愿意到主题餐厅消费意愿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同穿越"作为近年来各旅游景区争相效仿的营销方案,对景区对游客均产生强烈反响.文章拟对"同穿越"从管理、营销、文化、游客体验等多角度予以探讨,旨在丰富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餐饮行业的运营模式仍以线下运营为主导,线上的系列运营活动处于起步阶段.就目前需求和发展而言,线上交易应势而生.本文以分析餐饮业线上线下营销的背景为出发点,构建新形势下从线下到线上的营销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线上线下营销策略优势及存在的现实价值,最后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完成从传统的餐厅路线向互联网的餐厅路线的转型升级过程.  相似文献   

5.
另类生意经     
宋爽劲  翁榕 《新经济》2013,(10):72-73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来自台湾的另类主题餐厅一度成为微博中的热门话题。一个源于日本动漫的创业想法,让王子维迅速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虽然在进军大陆市场时遭遇不少困难,但是他并未对自己的生意经丧失信心。"又一次去了‘便所餐厅’,‘便食’被一扫而空!"一位名为"育儿妈妈"的网友在微博中如此写道。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来自台湾的另类主题餐厅一度成为微博中的热门话题。正如其凸显的"便所"主题一样,无论是在菜品呈现上,还是在餐厅装修风格上,都与"便所"有莫大的关系。一走进"便所欢乐主题餐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由洗手盆、浴缸和马桶改造而来的餐桌餐椅,食客们所使用的餐  相似文献   

6.
论主题饭店的产品文化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  董瑞霞 《时代经贸》2007,(5Z):135-136
主题饭店的产品文化营销是一种满足顾客特定文化需求的营销方式,在营销活动中,饭店以主题文化为中心,在饭店的环境、产品设计、服务方式等中渗入浓郁的文化气息,以满足顾客的文化需求。本文在论述主题饭店及产品文化营销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主题饭店产品文化营销的策略,最后指出了在主题饭店的产品文化营销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一场绿色革命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绿色"将成为21世纪的一个主题.本文分析了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论述了绿色营销发展的必然性和可持续性,并深入撂讨了绿色营销的实施步骤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Email营销活动蓬勃发展并成为新的潮流.网络营销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许可Email营销以其低成本、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灵活性强、行销反馈速度快、高点击率等优点给企业和广告界带来了新的行销机会.企业在开展许可Email营销过程中,应该注意主题设计和内容设计的一些原则,细致分析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营销效果,并通过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开展许可Email营销案例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社会在碎化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消费成了一个主题范畴.人们以消费商品的符号和意义为联结形成消费部落.对企业而言,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现象.本文将从微观社会学和人类社会学的角度讨论如何对这一消费群体进行部落营销,部落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别,以及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角色的变更.  相似文献   

10.
赵纲 《现代经济信息》2013,(15):497-498
在重庆旅游产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的背景下,餐饮作为旅游产业支柱之一,已发展成一种"吃"的文化。游客也把主题餐饮场所加入到自己的游览行程中。本文介绍了主题餐厅的起源及其发展,并对重庆市主题餐厅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注重分析潜在市场,突出主题差异化;把握"餐本位",夯实经营基础;强调产品创新,延长生命周期;重视个人发展,提高员工服务水平等策略。希望能为重庆市餐饮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节假经济下企业市场策略——主题营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假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企业,本文以节假主题为中心建立节假经济下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主题营销,在其含义分析基础上划分主题营销的三个层次。主题营销的核心问题是文化亲和力、差别化和持续性,本文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正>海底捞是中国最大的连锁餐厅,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一家高端餐厅,海底捞使用“7ps”营销理论来分析和改进其服务营销活动。“7ps”营销理论指的是产品、价格、促销、渠道、位置、人员和推广,该理论提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改进其服务营销活动,以增加客户满意度和价值观,实现商业目标,对餐饮服务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二手资料的收集分析,运用“7ps”理论解释海底捞服务的相应特点,总结出海底捞目前存在的相应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祖旭  汤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1,(34):198-199
随着云南省昆明市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西餐厅市场在昆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昆明市西餐厅市场主要集中在五华区文林街,为此,面对多种西餐厅竞争对手的威胁,就要解决夏沫莲花西餐厅营销策划问题。通过从昆明市西餐厅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夏沫莲花西餐厅微观环境两大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制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四个方面营销组合对夏沫莲花西餐厅制定营销战略,为夏沫莲花西餐厅争夺更多发展市场。  相似文献   

14.
微信营销管理存在的缺陷是制约微信营销发展的瓶颈,导致许多微商缺乏持久的生命力.本文以完善微信营销的管理为主题,通过对我国微信营销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制度规范角度提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平台监察制度、微信用户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创建红色旅游景区品牌的体验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品牌、红色旅游品牌的定义,指出创建红色旅游景区品牌可引导正确的投资方向,有利于提升红色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形成口碑效应等意义,分析了创建红色旅游景区品牌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提高对体验营销的理念认识,体验营销应注重其整体化、"体验化"、主题化、特色化、模式化、时代化,营销设计的创新化,营销服务的优质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危机下,国内汽车企业为了应对各方面挑战,营销策略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从娃娃抓起,有利于在孩子人生的第一时间塑造品牌形象;品脾联合营销,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共担共赢;影视植入性营销已成了汽车厂商推广产品的良方;体验式营销有助于消费者理性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从而促进成交;汽车超市模式被誉为继"4S专卖店模式"之后的一次渠道革命;人才战略仍然是汽车营销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微媒介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微营销在各行、各领域的应用。主题酒店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酒店发展新形态,要在众多酒店中取得一席之地,成功的营销必不可少。文章以宜兴为例,对主题酒店的微营销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促进主题酒店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族特色主题饭店体验营销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为了满足人们的个性心理需求,很多饭店定位体验时代下的主题饭店为发展方向。分析民族特色主题饭店主要呈现的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情、突出民族特色三大特征;从感情营销、情感营销、思维营销、行动营销、关系营销五方面系统规划体验营销战略;提出五觉吸引感官营销策略、审美感悟情感营销策略、求知教育思考营销策略、自我陶醉行动营销策略、和谐超越关联营销策略等五大体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品牌社群和体验营销的概念、特点和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品牌社群构建策略.研究认为,体验营销方式对于品牌社群的形成,稳定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并且,提出通过确定能够突出品牌社群共同价值观的体验主题,加强企业与顾客的互动以及顾客间的交流和提供独特的品牌体验等方式构建品牌社群.  相似文献   

20.
《时代经贸》2010,(21):25-25
相比于百货商场普遍采取的折扣营销,购物中心由于体量巨大,与商户大多采取租赁模式经营,因此并不以价格揽客,而是通过主题营销吸引顾客,实现最终盈利。在目前北京市场中,金源新燕莎MALL仅仅通过3年的经营即实现盈利,令业内颇为关注。在金源新燕莎MALL的高层看来,能够在北京市场立足并取得发展,商场不断打造的主题营销活动功不可没,而且,一些主题营销也在短时间内带来了巨大的销售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