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孙文平 《农业经济》2007,(12):40-41
市域经济是以市级政权为调控主体的一种区域经济,它既突破了县域经济的弊病和问题,又充分发挥了县域经济的优点和长处。发展市域经济,以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进步,可以加快“三农”问题解决的步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2.
任贺宇  宋北寒  张妮 《山西农经》2024,(4):180-182+195
县域经济是提升国家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力量,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实施路径。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井喷式发展,很多传统产业开始与数字经济相融合,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还能改变现有城市和农村间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为县域创造更为充盈的就业岗位,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河北省以历史悠久、物资丰富而闻名,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针对河北省县域经济数字化发展现状及有效提升策略进行讨论,把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推动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阵地,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撑。以武威市为研究区域,以基础理论为依据,对武威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要素进行提炼总结。通过分析武威市特色县域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发展现状及典型案例,为武威市休闲农业实践创新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近年来,位于成都远效的大邑县扬长避短,大胆创新,发挥优势,推进区域内工业化发展,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以招商促发展,积极推进与工业化同步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四川大邑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四川其它丘陵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以有益的启示,即提高执政能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比较优势战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经营城市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统筹城乡,和谐社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力发展辽宁县域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秀艳 《农业经济》2005,(12):37-37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结合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发展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只有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区域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社会才能全面进步。当前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全省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名单的县市总数少,且排名靠后。  相似文献   

6.
壮大县域经济 统筹城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因为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操作台、着力点、突破口.壮大县城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铜川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良好,各区县发展县域经济的势头迅猛,竞相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一般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具有相对明确的地域界限。二是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囊括了生产要素流通、消费、分配的多个环节,涵盖了城镇经济、农村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具有相对完备的产业结构和门类。三是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县域之间、城乡之  相似文献   

9.
朱舜 《农村经济》2001,(12):22-24
我国西部的县域经济在西部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其基础薄弱 ,发展较慢。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县域经济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已具有现实可能性。实现西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进行经济空间结构模式选择。(一 )西部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类型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县域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相对区位关系和空间分布状态 ,它反映了县域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及其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是从单一的传统农业经济演化而来的。在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 ,城镇经济、…  相似文献   

10.
试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毛奇绮中央早在1983年关于县域综合改革文件中明确地提出它的主要内容是:"使县级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提高县总揽经济全局的能力","独立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以"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建立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要素正完成着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变得越来越紧密,这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给其造成了一定的发展瓶颈。本文以工业发展为视角,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给出纾解路径。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信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经济的总和。一般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和农业为主体,由一、二、三产业和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复合系统。以信息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具有极强的渗透和带动作用。通过信息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桥梁,关系着"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关系着安徽省经济社会能否协调发展,关系着"美好安徽、美好乡村"能否全面实现。文章以安徽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首先概括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剖析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晶 《山西农经》2023,(21):18-2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日益凸显。为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我国在县域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文章从成渝地区县域视角出发,探讨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的路径,旨在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竞争力,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破口.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弱、产业层次相对低、发展后劲不足、城镇化水平低等问题,本文就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创新型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作为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阜平县地处河北省保定市,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理论为指导,对阜平县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如何发展涉及宏观和微观政策的把握与调整、涉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本文以老工业城市本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对本溪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扎实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安庆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机遇,提出安庆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县域经济已成为承载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多重战略的综合经济形态。西部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回顾了新中国70周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演变特征、取得成就和经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展望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壮大县域经济与统筹城乡发展互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统筹城乡发展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基本前提。本文探讨了壮大县域经济与统筹城乡发展之间是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