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县黄沙鳖养殖业发展迅速。笔者在多年生产实践中,初步探索并掌握了黄沙鳖卵的人工孵化及稚鳖暂养技术,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室内恒温黄沙鳖卵孵化技术受精黄沙鳖卵孵化关键的三个因素是温度、孵化用沙的湿度及通气状况,其中温度最关键。通过室内恒温卵孵化技术,可以使黄沙  相似文献   

2.
<正> 提高稚鳖成活率是人工养鳖的重要一环,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好稚鳖的暂养。 孵化出的稚鳖要经过7天暂养后再入稚鳖池养殖。首先对出壳的稚鳖可用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分钟后再放入暂养盆中。一般水深3—5厘米左右,每平方米可放稚鳖150只,从第三天开始投喂一些水蚤、熟蛋黄、蚯蚓等,也可喂专用稚鳖配合饲料,每天投喂量,鲜活饲料为稚鳖总重  相似文献   

3.
这标题看似不雅,却是事实。王八者,鳖也。他手上养有4万多只黄沙鳖,曾任桂平市金田镇黄沙鳖协会会长,自然无愧“司令”之称。他就是黄沙鳖养殖大户黄丽泉,一个属马的中年汉子,中等身材,黧黑的皮肤,走在路上,没人会想到他是个年进百万的人。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各地采用的常规方法养鳖,一般需3年才能养成商品鳖。两头控温养鳖新法,结果只需14—16个月便可将稚养鳖成商品鳖 现将两头控温快速高效养鳖新法介绍如下:一、基本原理 两头控温养鳖,是在鳖池上加盖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能增温、保温、在越冬前后期推迟冬眠和提早结束休眠,从而达到延长有效生长期的目的 ,一般8月上、中旬投放稚鳖,9月中旬水温低于27℃时开始  相似文献   

5.
<正> 由于鳖有自相残食的习性,养殖中按不同大小规格分级饲养十分必要,同一池中鳖的规格要基本一致,以免弱肉强食。养鳖生产一般可分为稚鳖、二龄幼鳖、三龄幼鳖、成鳖和亲鳖五个阶段饲养。稚鳖阶段体质嫩弱,活动能力差,抗病力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易受敌害生物的侵袭而造成大批死  相似文献   

6.
<正> 我县80%的养鳖户是在自家庭院内进行亲鳖繁殖,出售稚鳖而获利。但随着1996年下半年稚鳖价格下滑,养鳖户的经济效益急剧下降,尤其是受暴利驱动于1996年上半年投产的养殖户,更是血本无归,严重影响了农民养鳖的积极性,针对这种形势,为帮助广大养鳖户拓宽养殖思路,早日摆脱困境,我们于1997年9月到1998年12月,在本县黎城镇蔬菜村四组陈姓户庭院内进行快速高产低耗养鳖技术试验,取得1998年生产商品鳖331.75kg,利润24507.0元,实现了庭院养鳖模式的新突破。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1、自繁自育稚鳖 自繁的稚鳖出壳后,经短暂培育即进入温室,能很快完成适应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稚鳖开食早,生长快,成活率高。 2、注意消毒方法 稚鳖入池前要消毒,且前常用消毒办法有:5%食盐水或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0分钟。注意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高锰酸钾杀伤性能强,浓度稍高,易烧伤鳖体。  相似文献   

8.
<正> 2001年7月下旬,杭加湖地区一鳖场的稚鳖先是食欲减退,日摄食量比平时减少1/5左右,继而发病并死亡。尤以该场的4号稚鳖池为甚,7月20日死亡1只,7月21日死亡5只,7  相似文献   

9.
<正> 稚鳖的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一环。因稚鳖体弱幼嫩,个体小,对外界抵抗力弱,特别是对水温要求甚严,常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稚鳖大批死亡。因此,稚鳖的培育必须抓住以下关键技术: 1.稚鳖池的建造 建在室内或塑料棚内,面积5—10m~2为宜,池深0.5m,池底铺5—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中华鳖人工养殖全过程中,稚鳖的运输方法是很重要的一环。运输方法正确,稚鳖成活率高,可以大大降低中华鳖的成本,才能使养鳖生产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目前商品鳖市场价格偏低的情况下,格外重要。 作者从事养鳖生产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 众所周知,鳖种(稚、幼鳖)是养鳖业的基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调控,养鳖业的蓬勃发展,天然鳖种越来越少。人们所采取的自繁、自育、自养一条龙生产模式均利用了不同程度的集约化手段,导致鳖种质量大幅度下降,性状退化,抗病力减弱。再加上超负荷的利用有限水体、病原区系的相互流通,鳖病的相互感染,都成为鳖病的发生和流行的潜在危机。故及时正确诊断鳖病,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将是今后健康养鳖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从刚孵化的稚鳖到商品鳖,整个养殖过程中都投喂天然无污染的海淡水杂鱼,并禁止使用各类危及人体健康的添加有激素、生长素的饲料,保持甲鱼其应有的美味和纯净,使养成的商品鳖真正成为人们放心的“绿色食品”,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现把全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养鳖业发展迅速,台湾稚鳖大量引进大陆,不少养殖户在放养时不精心科学操作,结果诱发各种疾病,造成成活率偏低。笔者总结几年的实践经验,供同行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 1、严格挑选亲鳖。亲鳖最好选择8—9龄大鳖,在华中地区至少要选6龄以上的鳖作为亲鳖,个体重应在1.5—3千克,因为亲鳖个体大小直接关系到所产卵的质量,进而影响稚鳖、幼鳖的质量。亲鳖要求外无损伤内无疾病,体格肥满健壮,体态正常,裙边肥厚不下垂,行动活泼,动作敏捷。亲鳖雌雄搭配比例为4∶1。一亩面积的亲鳖池,控制数量在400—500只,总体重不超过500公斤。  相似文献   

15.
<正> 从雌鳖产卵到稚鳖破壳而出,这段时期称为鳖卵孵化期,搞好鳖卵孵化,提高孵化率是中华鳖人工繁殖成功与否的关键。怎样提高鳖卵孵化率呢?其技术关键如下:1、搞好亲鳖培育。选择雌鳖个体1公斤左右,雄鳖0.5公斤以上,身体健  相似文献   

16.
<正> 稚鳖的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一环,由于刚孵出不久,稚鳖体小(约3克左右)。幼嫩,在饲养期间很容易发病,而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失,根据我们这些年来一直采取一种仿野生态环境的养殖,使甲鱼在生态上长期处于最佳状态,发病很少,所以须创造一种仿野生态环境,水质是关键,从而使之良好生长,对于仿野生态饲养中的各个环节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正> 目前,用不同蛋白含量的鳖饲料分阶段饲养鳖已得到公认。但人们由此产生一个错觉,认为鳖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越高,鳖的生长就越快。事实上,现在通行的鳖饲料蛋白质标准(成鳖料≥43%,幼鳖料≥45%,稚鳖料≥  相似文献   

18.
<正>预防天敌和防病治病是养鳖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也是提高鳖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一、鳖的天敌和预防1、鳖的天敌鳖的天敌很多,主要有鼠、蛇、猫、蛙、蚂蚁及一些肉食性鱼类等。老鼠常成群结队窜入池中袭击稚鳖和幼鳖,繁殖季节还会危害鳖卵;蛇会挖掘卵穴,吞食鳖卵和稚鳖;  相似文献   

19.
<正> (2)病原体:根据蔡完其等(1995)的研究,上海病鳖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普通变形菌(Proteus vulgaris)。然而齐彩霞等(1995)在湖北省分离、鉴定的病原菌是气单胞菌(Aeromonas sp.)、产碱菌(Alcaligemes sp.)。因此穿孔病是多种病原菌的鳖病。(3)危害与流行情况:从稚鳖到亲鳖都会患病,  相似文献   

20.
一、选好越冬塘。越冬塘一般应选在远离村镇无厂矿污染,且灌排水源方便的池塘,水深最好2m以上,淤泥厚30cm左右,面积2-3亩,背风向阳更佳。有条件者可以分级分规格(亲鳖、成鳖、幼、稚鳖)越冬。在秋收割禾前将甲鱼进行体表消毒(用4%的盐水浸洗10min后)落塘养殖过冬。无条件者则原池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