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阳 《活力》2011,(22):122-122
轰动国内外的“七二三”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微博扮演了众多角色:微博是事故最早的信息来源。因为最早发微博“预警”,“Smm_苗”(微博)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事故发生后,微博随即成了事发动车乘客的亲友发布寻亲信息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政策与管理》2011,(8):111-111
自2010年始,微博势如破竹.成为互联网的主流应用。截至2011年5月底腾讯微博用户过2亿,于此同时新浪微博宣称用户达到1.4亿,微博用户“凶猛”增长,企业营销紧盯微博平台。2011年7月15日,腾讯企业微博“微空间”正式上线,这款专为企业微博量身打造的营销平台,拉开了企业借助社交媒体——微博进行营销的大幕。  相似文献   

3.
《政策与管理》2011,(5):137-137
“微博改变一切。”Google前总裁李开复极具前瞻性地总结道。而256的CEO蔡文胜也直言:“微博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微博是一场革命,与其抗拒、观望.不如拥抱它,从而发掘其真正的价值。”——腾讯网副总编辑马立先生在主题为“微博力量与行业机遇”的首届中国汽车微博峰会上的致辞,必将被载入中国汽车行业“微营销”时代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李逢时 《活力》2013,(12):82-82
从2012年以人民日报开通法人微博为标志,中央级媒体掀起开博热潮,地方党报微博也蓬勃发展,因此可以称为“媒体微博元年”。针对舆论格局的新变化,媒体要充分认识到媒体微博的重要作用,认知两个舆论场的传播语境。提高媒体在“两个舆论场”里舆论引导的功效。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我们来看看媒体微博的舆论引导功效。  相似文献   

5.
李霜 《活力》2013,(4):163-163
从Twitter到新浪微博,一场“微博力”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大范围蔓延.“碎碎念”式的“语录体”开始浸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的兴起以其独有的传播优势以及强大的信息资源凝聚力对广播等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但微博对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不仅仅是挑战.也是发展的重要契机。广播电台如何在微博时代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传播形式。从而达到与微博共生共荣的状态,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牛一龙 《经营者》2010,(13):36-36
虽然微博热得发烫,但你若不是名人,若没“料”可“报”,若恰好又不是很“清闲”,想用“四两”功夫通过微博——“拨”千斤、干金,无疑是一种梦想和奢望  相似文献   

7.
我们一定要敢于不断迎接各种挑战,在新媒体勃辨的大势下,不能一味把微博等看作洪水猛兽,而要努力转变观念,积极利用发挥微博的“正能量”。近年来,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掀起了一波网络问政的热潮,各级党政机构纷纷开设微博,积极发挥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8.
聂敏娟 《民营科技》2011,(11):123-123
作为新生代网络媒体平台,微博发展迅速,深受高校学生青睐,而高校开设官方微博信息渠道也屡见不鲜。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理念下,从“受众中心论”视角,探讨高校采取怎样的微博传播策略,以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学生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9.
微博营销并没有什么神秘性可言,而所谓的“专家”也不过是浸淫日久,“唯手熟尔”。微博营销江湖中也没有哪门哪派能够一统江湖,企业完全可以兼收各家之长,学习成功微博的运营经验,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0.
张莹 《民营科技》2013,(11):278-278
政务微博凭借其亲民便民的特点,为党和政府施政问政提供有力平台。微博“前浪”还未降温,“后浪”微信又紧随而来。现就网络问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熊寥 《东方企业家》2009,(10):35-35
和博客一样,新浪微博也采取“名人策略”。然而在只有名人和“粉丝”的新浪微博里,普通用户发出自己的声音来结交朋友的愿望将会被淹没。  相似文献   

12.
新兴传播载体微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广泛的传播。但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二面性,微博在受到人们青睐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凭空捏造的信息四处散播、未经证实的事件,以讹传讹以及充斥着各种垃圾信息等问题。但是,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微博具有超强的“自我纠错、自我净化”功能,信息流通越快,辟谣功能越健全,信息越容易去伪存真。文章论述了微博的弊端,以及对微博“自我净化”功能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相信。在时间的历史的荒野里,总会有那么一段是可以用“微博时代”来定义的。2012,是我们公司开始使用微博的“元年”。  相似文献   

14.
兰依 《劳动月刊》2012,(7):27-28
老爸微博秀恩爱儿子恼羞成怒横加阻拦 2011年国庆长假,黑龙江省黑河市佳楠边贸公司职员尚凌和女友刘娜在丽江游玩。10月2日晚上,回宾馆刚刚打开电脑,Q上就有朋友问他:“你老爸的微博,有没有?”“我老爸?他玩微博?”尚凌十分惊讶。  相似文献   

15.
时政     
《厂长经理之友》2011,(5):18-19
微博时代的官员“网路” “微众时代,一条微博、一段微视频、一句流行语,都是微动力,都可能成为引起风暴的蝴蝶扇动的翅膀。”如果官员们尊重网络上看起来虚幻的民意,也许就可以让群众“多上网,少上访,不上路”。,  相似文献   

16.
《秘书工作》2011,(10):62-62
B月25日,首届“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发来贺信。本届论坛旨在探讨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密切联系,总结和推广政务机构与官员应用微博的新思路、新经验。参会者对善用微博、  相似文献   

17.
吴衍 《上海房地》2013,(6):61-61
南京版“国五条”细则仅132字,贵阳版100余字,长沙版甚至不足60字……被网友纷纷吐槽“相当于一条微博”。房价调控的纠结,从“微博”式的细则,就可见一斑。看来,房价调控必须要有新思维、新路径,不能再依赖“中央宏观措施+地方实施细则”的老路了,因为它充满了“空子”和责任划分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孙宏顺 《活力》2011,(20):115-115
众所周知。2010年是所谓的“微博元年”。此年,微博进驻中国并迅猛发展,就在许多传统媒体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之际.微博已经风靡全国。成为一种新兴的传播载体.并作为一个跨媒体的传播工具,在各个方面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挑战。这种挑战已经不能不引起各类传统媒体的重视.并迫使传统媒体主动去思考、探索,在“微”时代要如何运用微博使自身得以壮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这是一个叫“碌好”的网友8月3日在新浪微博上发出的内容。这个微博的博主是厦门大学的一名女博士。由于身份特殊,有关她的微博言论很快在网上引起非议。(8月8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20.
“Hi,12月29日我会来中国。”2013年12月20日,热门美剧《吸血鬼日记》的男主角伊恩·萨默海尔德在新浪微博上发了一条中英文微博,短短两天时间转发两千多条,而伊恩的新浪微博粉丝数迅速涨到200万,通常这样的活动由专业公关公司或者影视公司策划,但现在,操作者是创业刚刚一年的“粉丝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