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1984)一号文件指出:“随着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耕地经营,从事林牧渔等生产,并将有较大部分转人小工业和小集镇服务业”。为了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有关问题,我们在3个村对农业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调查。(一) 潼江乡文丰村位于梓潼县城东南郊,长乡乡南桥村地处城南与县城隔河相望,青龙乡青龙村处于距城3公里的东坝边缘。3个村共有28个生产队,1,450户,6,015人。耕地面积5,964亩,人平0.99亩。劳动力2,616个,占总人口的43.5%。三中全会以来,这3个村的经济发展较快,1983年工农业总收入162.8万元,比1978年净增71.6万元,增长78.5%;人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国情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人多地少,全国按人平均只有耕地1.6亩,而且随着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耕地还将减少。当然,随着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劳动力向非耕地经营转移,相对农业劳动力会减少,占有耕地会增加。但是,即使到本世纪末农村劳动力转移70%,从事耕地经营的劳动力占30%,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也只有20亩上下,与美、澳  相似文献   

3.
位于三穗县城东南13公里的长吉乡有17个村,22613人,劳动力11736个,占总农业人口的53%。全乡有耕地面积1.75万亩,人均耕地0.79亩,每一劳力仅承担1.5亩地的耕种任务。如按每一劳力承担4亩计,全乡有剩余劳力7361个,占劳力总数的62%。1993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人均849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对江苏太仓县24个乡(镇)、1个村的企业和部分水产养殖专业户动用承包耕地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据统计,1984年以来,这些乡、村共有362个企业和139户专业户,在114个村动用了5,111户的承包耕地4,473亩,平均每个单位动用8.93亩。一、动用承包耕地的形式这些乡、镇、村的国营、大集体、乡镇企业,以及部分专业户占用农民承包耕地有以下四种形式:1.事先同承包户协商,按规定报县批准征用的,有107个企业,占动用耕地企业和专业户总数的21.4%;动用耕地413.9亩,占动用耕地总数的9.3%。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有的县(市)转移的劳动力占七、八成。因非农建设的需要,耕地也在减少。如南海市,1982年至1993年,农地面积减少了13万亩,禾田面积减少了25万亩。这种劳力与土地资源的变化,促使农业要摆脱传统农业的形式,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近年来,以规模化、基地化、企业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一)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目前农村劳动力有4.5亿多人,从2000年起,农村劳动力每年增加600万左右。我国目前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2亿左右,而人均耕地不足1.2亩,占世界人均耕地5.5亩的22%。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这就使得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建国以来推行的农业机械化和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科技兴农的广泛开展,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原来需要很多人干的事…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彭县隆丰镇村社集体的实际,对努力发展村社集体经济提出若干看法和建议: 一、隆丰镇村社集体经济现状分析及其发展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彭县隆丰镇共有16个村,128个农业合作社,村社两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有工副业项目的村仅有6个,占总村数的37.50%,1990年村办企业在镇村两级企业中完成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的比例分别为6.9%、5.7%、11.1%。有集体生产经营项目的农业合作社仅有13个,占合作社总数的10.2%。全镇农村劳动力为13640人,镇、村、社三级企业共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1488人,其中村社集体企业只容纳劳动力200人,占总劳动力的1.5%。在农村人口纯收入632元的组成中,集体企业收入的绝对数额为64元,只占人平纯收入总额的10.1%。全镇五个轮子企业为736个,其中村社二级只有18个,占企业总数的2.4%。从上述现状可以看到,隆丰镇村社集体经济有五大薄弱点:一是“空壳”村社数量多,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成较大的反差,严重地制约了农村深化改革的步伐;二是作为土地发包方的农业合作社,其集体经济生产经营项目太少,更谈不上集体收入有多少,这对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形成较大的障碍,对兴修水利、防虫治病等农业统一服务和兴办福利事业带来很多困难;三是因村社集体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比例太小,广大农业富余劳动力尚无出路,这就使由于人口增加与土地减少造成的矛盾难以得到妥善的解决;四是村社集体经济薄弱,严重影响农村人平收入及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五是企业发展不平衡,形成镇办企业强,村社经济弱;部分村有企业,大多数尚无企业;五个轮子企业多,村社两级比例小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合理配置资源优势 加速农村土地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中县位于辽宁省中部,沈阳市西南,总面积1,645平方公里,耕地130万亩,有21个乡镇,264个行政村,总人口5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6万人。我县在认真执行中央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前提下,在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科学指导下,农村土地有偿流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全县有3.3万农户(占总农户的28%)转出承包土地25.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流转劳动力3.5万人(占总劳动力的23%),涌现种粮大户2200户,经营耕地15万亩。一、土地流转的起因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把土地平均分到各家各户之…  相似文献   

9.
一、桥头大队的基本情况桥头大队位于本溪市东南郊区,以蔬菜生产为主。土地面积9,644亩,其中耕地面积1,248亩,占总面积的13%;山地面积7,196亩,占总面积的76.6%;河滩地400亩,占总面积4.1%;宜牧草地800亩,占总面积的8.3%。全大队有五个生产队,516户,2,070口人。整、半、辅助劳动人员合计1,080人,其中整、半劳动力为924人。人均土地面积466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每个劳动力所负担的土地和耕地分别为8.9亩和1.35亩。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由于近年来劳动力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该大队各生产队1977年人均收入为76元,1979年上升为99.20元,但到1981年又下降为85元。二、桥头大队劳动力剩余情况  相似文献   

10.
浙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省份,全省农民人均耕地0.5亩。如何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近几年来,在农业部的指导下,我省通过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方面,积极引导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者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到2006年6月底,全省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992家,共有社员28.7万人,占全省纯农户数的14.3%,带动农户207.3万户,占全省总农户数的18.5%。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流转承包土地,实现农业集约经营,到2006年6月底,全省有189.82万户流转出土地355.08万亩,占全省家庭承包经营总农户的20%,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17.9%,流转面积比2001年同期增长27.7%。其中流转的面积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经营面积10亩以上)的耕地246.3万亩,占总的土地流转面积的69.3%。  相似文献   

11.
《上海农村经济》2000,(1):30-31
一、京郊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京郊现有耕地面积516万亩,其中粮田374万亩,占总耕地的73%,菜田65万亩,占12.6%。全市共有山场面积1000万亩,果品生产基地210万亩。1998年,京郊农村国内  相似文献   

12.
现状和特点 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据农业经管部门统计,福建省耕地流转面积从2005年的100.5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263.7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比重从6.5%提高到17.2%;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68.4万户,占11.7%。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农村实有劳动力总数减去农业劳动力的需要量和已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后的剩余量。若按群众经验以3亩耕地(0.2公顷)框算安置1个农业劳动力。则1993年广西第一产业安置劳动力1303.3万人,有588.38万人需转移到非农产业去。而当年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仅318.85万人,还有近300万人,占  相似文献   

14.
金州区友谊乡杨家村是一个人多地少工业较发达的村,全村有1,610人,劳动力873人,耕地847亩,其中粮田767亩,菜田80亩。工业企业厂点10个,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81%。一、土地实行统种分管的起因 1984年,杨家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土地承包到户的办法,经两年实践效果较好,粮食总产量分别比承包到户前的  相似文献   

15.
新民县三道岗子乡是沈阳市肉食品生产基地,全乡共有18个村,5400户,2.3万口人,6600名劳动力,8.5万亩耕地,土质较差,发展农业的条件并不十分优越。近几年来,他们注重利用本乡的自然经济优势,发展畜牧业特别是生猪、肉食鸡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0年全乡养猪4万多头,出栏2.5万头,占全县的十分之一,分别比1985年增长1.2和1.3倍;  相似文献   

16.
耕地随城市扩张和乡镇工业发展而减少,是苏南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城市扩张,无锡每年占用耕地千余亩,苏州全地区每年减少有2万亩之多。伴随着农业人口向工业生产转化,耕地也发生了从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的转化。苏州农民认为,如果种田,每1,000亩土地上只能安排300个农业劳动力耕作。而在1,000亩土地上盖工厂,吸收的劳动力绝不止300人,况且经济效益更高。他们说;不建工厂怎么能富起来?这种认识关系到怎样看待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苏州发挥地方优势,是把耕地转为工厂,还是发挥现有耕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省根据中央的部署,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把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实施农村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化经营拉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高效农业发展,全省亩收入 2000元以上高效农田达到 3500万亩,其中 3000元以上的 1200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 35%和 12%;提高了农副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1999年创汇 2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 23.3%;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例达到 32%;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沙岭镇是沈阳市于洪区的主要水稻产区之一,全镇有农户5658户,2.09万农业人口,1.04万农村劳动力;有57773亩耕地,其中水田占85%;人均耕地2.76亩,劳均耕地5.57亩。随着农外产业的拓展,沙岭镇在一部分农民离农的同时,出现了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趋势,土地规模较大的种粮大户开始生,按农牧渔业部颁布的专业户标准,到1986年底。全镇共有种植业专业大户64户,占农户总数的1.13和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蓬溪县属川中丘陵区农业县,是全国农村包产到户的发源地之_.该县辖31个乡镇,495个村,农业人口66万人,耕地面积50.3万亩,人均耕地0.76亩.该县从2006年开始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合作制试点工作,经过近3年实践,到2009年2月,全县已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35个,入社农户0.53万户,成员总数1.4万人,集中农户土地面积1.3万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双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一) 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全县丘陵面积占90%。该县基本特点是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人均耕地仅0.8亩。全县137万人中,农业人口129万人,占总人口的94%;76.8万总劳力中,农村劳力达72.5万,占总劳力的94%。1978年前,由于搞“以粮为纲”,劳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得不到发挥,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