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奥运会与北京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举办奥运会给首都城市建设带来良机和新要求,最近几年,依照新北京、新奥运要求,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首都在城市道路、公用事业、房地产开发、城市市容、古都风貌保护和奥运专项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首都已经成为一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2.
古都北京以独特风貌闻名于世,沉淀着独特文化底蕴和不朽的独特魅力.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对北京古都的整体色彩.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分析北京传统城市色彩及北京城市色彩景观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北京城市主色调的确定对延续古都文脉,显示其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京房地产》2003,(9):34-3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8月8日考察北京城市建设工作时,来到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察看了改造后的四合院和普度寺,考察了菖蒲河公园,看到这一地区历史风貌得到较好恢复,他十分高兴。考察结束后,温家宝说,要在加快旧城改造、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和环境的同时,十分注意保护好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古都风貌,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既拥有现代化新姿又保留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世界一流国际化大都市。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城市体量的快速成长,拉萨市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正发生巨大改变.城市的特色风貌和文化景观本底也受到不可忽视的冲击.拉萨是世界知名的中华藏文化承载地,原有旧城地区的独特城市结构阐释了其特有的文化底蕴,这种特有的文化也塑造了独一无二的拉萨形象.通过对比中华藏文化与中华汉文化的差异性,围绕旧城地区结构的起源和特色,认知拉萨旧城地区城市结构特点.同时结合文化视角重新建构"河谷轴带、中心多廓、分层山水、绿色多廊"的总体布局、延续城市特色风貌、保护高原自然环境和城市历史文化.并在总的结构导引下针对空间场所进行系统性整理修复,从而更好地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特色风貌以及宜居生活等方面进行结构性完善.  相似文献   

5.
谢辰生是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原顾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古都风貌保护顾问组成员。作为八十三年前出生在北京的北京市公民,又是在文物界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文物工作者,谢辰生对北京古城的保护问题极为关注。近几年来,他曾多次通过不同渠道紧急呼吁保护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古都风貌。国务院2005年1月27日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批复和这个《总体规划》,使谢辰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建筑风貌与城市特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浩  李小羽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3):彩插中1-4
本文深入研究和总结了天津建筑风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及其与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的天津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天津建筑风貌中存在的缺憾,如忽视了旧城改造与历史文脉保护的关系、建设了一批假古董、建筑领域萌动着浮躁现象等,进而提出了要突出天津城市建筑风貌的特色与亮点,借鉴中外建筑艺术,创建具有21世纪天津风格,代表现代文明的天津文化品位,集功能性、文化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城市建筑,形成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城市特色.具体应做到:接轨世界建筑潮流;延续中国建筑文化;保护古代、近代、现代等历史传统建筑,并提出了保护历史传统建筑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7.
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美誉,是古都特色与现代气息并存的现代化都市。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为加快南京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进程,2001年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战略。一城即河西新城,地处秦淮河以西,总面积94平方公里,是南京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在建设思路上,规划功能定位为商务、商贸、文体三大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心、居住与就业兼顾的中高档居住区和以滨江风貌为特色的城市西部休闲游览地,通过5-10年建设,最终成为现代化新南京的标志区。  相似文献   

8.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决定今、明两年修订《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四条指出:"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环境意识,树立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的思想,在各专项规划中认真考虑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编制出切实可行的专项规划,为修订总体规划创造良好条件.笔者有幸参与北京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发现不少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现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希望引起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分析南通市的历史发展、城市景观特色及总体城市设计要素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控制、城市特色风貌引导、城市开敞空间引导和城市景观要素引导四个方面,研究和探讨以保护和延续"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特色风貌,突出和强化"山水城市"、"滨江城市"特色景观的构成要素为根本出发点和目的的南通市总体城市设计控制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物保护     
《北京房地产》2003,(9):52-52
本市首批挂牌保护二百处四合院。近日,东城区81处四合院保护院落164个四合院的钉牌工作全部完成。作为本市最大规模的四合院保护工程,全市首批进行挂牌保护的院落共计200处,其他城区的钉牌工作也将陆续展开。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在进行旧城改造,改善广大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必须使北京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特色和古都风貌保留并延续下去,绝不能遭到不可挽回的破坏。这次四合院保护挂牌工作是本市  相似文献   

11.
提到上海人们会想到东方明珠,提到西安会想到古都、古城墙,提到深圳会想到世界之窗,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名片。然而,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不少旧城与历史街区遭遇破坏,新的城市特色建筑难觅踪影,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特色危机。行走在各个城市,人们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高楼大厦加广场”成为大多数城市的共同特征。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特色论坛暨规划管理专委会二届五次年会上有关专家大声疾呼,我国城市建设不能走“千篇一律”的路子,应注重城市人文环境建设,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建筑元素”……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旧城的功能区建设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士正 《城市问题》2007,(11):29-34
简要回顾了建国后北京旧城城市功能的演变和功能区建设的沿革.通过建立评价体系,从"主导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功能区建设对旧城整体风貌保护的影响"两大方面和六个影响因素出发,对1990年代以来旧城15个建成、在建和规划的功能区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十分重视古都风貌的保护,2000年北京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位于天安门东侧的南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就是其中之一。2001年秋,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因其在全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作用,被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修缮和改建的试点区。  相似文献   

14.
尚静 《民营科技》2011,(11):321-321
城市风貌规划就是通过运用现代城市规划方法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城市风貌中因子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城市风貌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对城市风貌各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空间组合,提出风貌建设和整治的目标和方法,以形成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和谐、生活尺度宜人、视觉景观优美、协调统一的城市风貌特色景观,展现城市的个性特征、风貌特色。  相似文献   

15.
整体保护古都风貌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保护古都风貌刍议萨兆为北京,建城三千余年,曾为古燕都城,辽金以来,又是历朝国都。解放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城市建设,成就巨大。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建设速度大幅度提高,面貌日新月异。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都,正屹立在祖国东方。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6.
历史城市特色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关乎民生的一个重要项目,城市风貌理应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和底蕴。加大对中国历史城市特色保护力度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国内历史城市特色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城市特色保护的成功之处,提出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历史城市特色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是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坐标,是支撑整个城市生存、竞争、发展的根基.所以,保护和构建城市的特色是具有重大意义并刻不容缓的.景观作为城市风貌的一部分,我们景观设计人员要了解到城市特色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要重视历史文化在城市景观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而设计出符合地域性文化和城市特色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明确主题塑造上海郊区特色鲜明的城镇风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郊区小城镇的建设是当前上海市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重点.小城镇的建设不仅要加快速度,更要出形象、体现出特色,因为城市的活力就在于个性化、特色化,"无特色就没有魅力".而城市风貌正是城市个性和特色的外在表现,是人们能直接感受到的城市特色和内涵.  相似文献   

19.
杨艳 《质量跟踪》2002,13(11):38-40
西安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城市,每年都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但是,西安城市交通和其在国内知名旅游城市中的地位和声誉却极不相称.很多游客在陶醉于文明、灿烂的古都盛景之时,也苦恼、困惑于交通混乱之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及国土空间"五级三类"规划体系的构建,省(区)域尺度的景观风貌规划和管理成为新时期建设美丽国土、提升城乡生活环境品质的重点,对于加强全域全要素特色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纲领性、综合性和基础性作用.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省(区)域型景观风貌概念、构成要素和技术要点,确定了风貌资源要素分类、特色分区、价值分级的系统评价方法,构建以核心风貌地区整体保护和塑造为核心,以特色引领和底线管控为重点的省(区)域风貌指引管控体系,并提出省(区)域型景观风貌管理和实施途径,为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强化风貌类专项规划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