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虚拟经济概念的提出源于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的分析。他认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是以虚幻的形式表现的实际存在,并非虚假的、不真实的资本。鉴于虚拟经济在我国的飞速发展,研究虚拟经济中风险及其规避问题无疑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分析虚拟经济风险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能够规避虚拟经济风险的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的特点和根源,必然联系到虚拟资本。马克思曾从多个层次科学而系统地考察了虚拟资本。虚拟资本是与现实资本相对立的范畴,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外在表现,是资本职能的自我膨胀和资本概念的自我延伸。虚拟资本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一系列关系和范畴分离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是经济关系泛资本化的产物。虚拟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不可缺少的,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没有过时,这一理论同样适合于我国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信用经济、虚拟资本和扩大内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信用经济和虚拟资本运行的内在机理的分析,探求虚拟资本与泡沫经济的边界,说明在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时扩大内需的途径是扩大信用的道理。发达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由此产生虚拟资本。虚拟资本不是虚无资本,它在现实资本基础上产生,其运动有独立性。虚拟资本运动与现实资本运动分离的最终后果是导致货币和信用危机。信用经济的虚拟资本既有扩张经济的正效应,又有导致宏观经济失控的负效应。在经济处于停滞和衰退时,活跃信用,活跃股票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现代虚拟资本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虚拟资本界定为有价形式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资本。虚拟资本的最初形态为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随着经济的发展,虚拟资本演化到现代的金融衍生产品,其内涵大大拓宽。虚拟资本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是由信用产生虚拟资本、资本收入化形式产生虚拟资本到现代新形式的虚拟资本。虚拟资本具有虚拟性、风险性等特性。虚拟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具备储蓄一投资的转化、资源配置及经济全球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魏建中  陈亮 《经济论坛》2004,(22):12-13
1.关于“资本”概念。对“资本”概念做最深刻和最具洞察力解释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认为,资本就是能为资本家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或者说是能使“价值”增值的“价值”。其公式为:G—W—G’,即,G’=G △G。其中,G为资本,△G为由G所产生的剩余。依据这一资本公式,“资本”概念应具有四个内在的性质。其一资本是投资的结果。其二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利,也就是为了马克思资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资本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纯理论争论的核心领域。依据马克思经济学有关资本概念及资本理论的讨论可以看到,马克思正是通过对预付货币资本的内涵、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资本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积累与竞争的资本性质这三方面内容的层层推进和深入解析,科学地揭示了现实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无疑,这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虚拟资本的研究应以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虚拟资本是收入的资本化,与现实资本不呈现一一对应关系,虚拟资本表现为一切有价证券.虚拟资本的产生首先源于现实资本运行的需要,但能自我膨胀为相对独立的金融经济.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是金融经济稳定的基础,但虚拟资本的固有属性使得金融经济本身也容易诱发货币危机.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现代市场经济就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同时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由于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趋势,虚拟经济在当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虚拟经济规模的提高,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已不可忽视。一、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马克思指出,虚拟资本是在生息资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货币所有权与货币使用权脱离时,生息资本出现了。生息资本的出现表明: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一个资本的利息,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一个资本生出。货币收入首先转化为利息,有了利息,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论述虚拟资本存在两种思路:一种是资本化的思路,另一种是派生化的思路。马克思的思路对解决当前虚拟经济讨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启示。这些问题包括金融是否是虚拟经济的研究范围,网络经济是否是虚拟经济的研究范围,泡沫经济是否是虚拟经济的研究范围,以及如何区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从两种不同的思路出发所界定的虚拟经济概念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杨慧华 《经济师》2009,(3):31-32
虚拟资本是独立于实体资本之外,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给持有者带来收益的资本。马克思最早提出了虚拟资本理论。从阐述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出发,论证了该理论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虚拟经济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虚拟经济是以价值独立化运动为特征的一种经济,其产生的社会动因是社会经济目的的异化,主要载体是虚拟资本,作为实体经济的润滑剂,应加以发展,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2.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 必然趋势 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学说和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基础上,建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这一科学的资本有机构成概念,清晰地表明了在资本统治条件下技术变化对资本与劳动的影响,也为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揭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运行规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所有制实现形式这个概念,但是研究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资本组织和经营方式,实际上提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的理论。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中,一些实现形式的公有制能与市场经济相容,另一些实现形式的公有制不能与市场经济相容。国家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寻找能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国内资本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深入研究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并以此支持金融监管强化,对于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防控相关领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马克思有关虚拟资本产业、特征和独特的运动规律的论述。根据现实经济中虚拟资本不断演化的实际情况,由此界定了虚拟资本的涵义,分析了虚拟资本新的特征,以及促进资本积累、推动经济增长的效应,从我国现实出发,提出了虚拟资本的发展趋势和探索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有一个产生与发展过程,它经历了萌芽时期、产生时期、创立时期和发展时期,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给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当今世界金融危机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催生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实质是有效需求不足;金融危机具有国际传递性。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证明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意义和革命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对马克思资本运动形态分类和资本循环运动理论的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形资本这一独立概念;并运用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借鉴马克思关于资本分析的逻辑方法,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关于研究无形资本基本框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球货币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虚拟资本数量不断增加,虚拟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并对实体经济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有利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识和研究当代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提高驾驭虚拟资本的能力,防范金融危机,进一步促进虚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仲芳 《经济论坛》2009,(22):14-17
本文基于马克思《资本论》关于虚拟资本的论述,诠释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虚拟资本过度膨胀的危害性,以期为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防范金融和经济危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次贷危机根源之探讨——基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很多学者认为次贷危机产生于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产的过度膨胀.笔者以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为分析视角,将虚拟资本细分为两大类,通过深入探寻这两类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次贷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矛盾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