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晓露 《中国报业》2017,(10):35-36
传统的媒介事件旨在考察重大社会事件被电视直播的媒介方式介入后,事件本身所发生的变化、事件和参与方的关系、事件传播过程呈现的特点以及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原本基于电视直播方式的媒介事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外学者将研究重点转变为关于"新媒介事件"研究。本文以"新媒介事件"为关键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频发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如毒胶囊事件、伊利"含汞门"事件、张裕农残超标事件等,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给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例如股价下跌、社会不稳定等。而这些影响只是人们能观测到的直接影响,其对股市的影响是否显著却不得而知。基于此,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含汞门"事件,通过研究该事件前后股价的波动来检测该事件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事件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策略,是企业迅速建立品牌知名度的较好途径。医药企业应该适时运用事件营销的策略,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从人才的利用和管理、衍生工具的使用、内部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对英国巴林银行事件与中航油(新加坡)事件进行分析研究,为我国企业在实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中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崔婷 《商业科技》2011,(7):57-58
2008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毒奶粉事件拉开了大众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也正是三鹿集团对三聚氰胺事件的处理不当,紧接着毒奶粉事件升级,这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企业对面向消费者伦理责任的缺失,文章深层次分析了这一原因,以及提出了相关的企业伦理责任缺失的原因和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产品日趋同质化的形势下,铺天盖地的各种商业广告及其他促销手段固然炙手可热,但也因此产生了许多过剩的宣传垃圾,消费者已经开始变得麻木甚至反感。在这种情况下,事件营销的优势正在日益显现。所谓事件营销,就是在营销活动中,借助已有的事件,或者通过自行策划事件,敏锐地抓住公众关注的热点并进行创造性的对接,从而实现营销的目的。与其他传播活动相比,事件营销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创造出强大的影响力,所以被  相似文献   

7.
岳贤平 《江苏商论》2010,(11):124-125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德国水族馆推出的章鱼预测比赛结果的事件,可谓是事件营销的经典之作,从其中不难看出,在新营销形式下(网络传播影响力大),事件营销要想以小投入获得高回报,就必须能够满足重要性、接近性和娱乐性三个条件,同时在策划事件营销时还应做到创新、借势与造势相结合和充分利用网络的社交媒体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8.
杨柳 《商业科技》2009,(1):121-122
事件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策略,是企业迅速建立品牌知名度的较好途径。医药企业应该适时运用事件营销的策略,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上市企业价值和市场投资者投资效益,探究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既是基于投资者的切实需求,亦是我国股票市场谋求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A股上市公司中兴通讯2016年和2018年两次停牌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公司股价对会计信息的解释力,研究证明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弱势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期货市场交易集约程度高、流动性强、风险大,若不加强监管,其风险危害也就更大.逼仓事件是期货市场风险和危害最大的事件,轻则导致一个品种的停盘,重则导致一个市场关闭.上海国债期货交易“3.27”逼仓事件虽已过去近三年,但其所暴露的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至今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从中应汲取的教训也并未充分汲取.为了我国国债期货市场重新开盘,为了我国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特将此事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关注恒源祥广告事件引发的争议,对该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同时从事件营销角度出发,对恒源祥广告事件背后的意义进行解读与分析,归纳总结其运作特点及操作手法,并对从该事件中凸显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吕婕  郝治丽 《商场现代化》2012,(23):250-251
在舆论风口浪尖的"杨武事件"近日日渐恢复平静。在短短半月内一起普通的强奸事件演绎成了家喻户晓的公共事件,媒体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媒体的报道中,事件当事人被送到了舆论风口,但是失当的报道也使媒体成为社会舆论的讨伐对象。作为媒体人,虽然痛心于同行这种有失新闻专业主义的报道,但更觉痛定思痛后反思整个事件报道中的不足之处应是媒体题中应有之意,以吸前车之鉴,而告后备之师。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国总工会的介入调查,闹得沸沸扬扬的华为“辞职事件”终于落幕了,然而从公关的角度考察,此“辞职事件”至少有三个方面是值得思考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从2008年“艳照门”事件以来,各种“门”事件层出不穷,受众和媒体对“某某门”的使用甚至达到了滥用的地步,比如近期发生的山东招远女子因拒绝给电话号码而丧命的事件,就被一些网友命名为“号码门”,这种命名显然对死者有失敬意。“门”事件最初是在网络中流行,“某某门”也是网络语言的一种形式。随着网络语言的普及,“某某门”已经发展到传统媒体和受众都使用的一种表达形式。网络语言“某某门”一方面可以顾名思义、言简意赅地表述该事件,但另一方面也会出现“门”事件名称滥用、小题大做等问题。因此,在“门”事件的网络语言使用上,媒体和受众都要客观冷静对待。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危机事件处理的四个原则:迅速及时原则、积极主动原则、真诚传播原则、勇担责任原则对结石奶事件中的政府的危机处理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在整个事件的危机处理中措施得当、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王卓 《销售与管理》2005,(12):66-67
好广告归根结底是新闻!事件行销就是使广告变成新闻的最有效手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丁姗 《科技转让集锦》2013,(21):178-179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五次“PX抵制事件”中的民间话语和官方话语,指出话语博弈的不对等造成了“PX抵制事件”中氏粹主义倾向的弥漫。官方应该重视这种民间的情绪,反思传统的以宣教和灌输为策略的危机传播途径,从而在化解民粹主义倾向,提升民众公共问题参与度等问题上,做出切实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由“三鹿奶粉事件”谈企业长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绝不仅是中国企业的一个个案。三鹿奶粉事件产生的原因同时也是中国很多企业的隐患。所以,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中国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在吉林、重庆、河北等地引发的农机行业"行贿门"一度喧嚣尘上。针对此事,很多围观者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有人兴灾乐祸,亦有人对这些事件的主角持同情态度,不一而足。笔者以为,无论是农机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应该对这些“行贿门”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并看作是一次完善自身、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汪黎 《消费导刊》2009,(1):17-17
舒茨在现象学社会学中提出的"生活世界"概念,是对普通人拥有的对生活"想当然"的态度的一种精辟论断。本文以其思想观点、内涵和外延出发,分析了"三鹿事件"对消费者认知的影响,探究了国家、企业出台一系列措施的意义,并浅谈了其对整个消费生活世界的重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