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宇 《经济师》2006,(1):258-259
信用悖论是存在于商业银行界的授信分散化的理论要求与信贷集中的现象相互矛盾的现象。数据显示,中国的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不但没有充分分散化,而且有更加集中的趋势,这样不但给单个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信用风险,整个银行业也潜伏着信用危机。文章分析了信用悖论的含义。中国商业银行存在信用悖论的原因,最后给出了三个可行的解决办法:加快建立完善征信系统,将银行内部评级外部化;集中贷款给经营情况负相关行业,对冲信用风险;鼓励金融创新,积极使用信用衍生工具,将信用风险通过市场对冲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傅秋叶 《时代经贸》2010,(18):40-41
信用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集中论述了这一理论。马克思信用理论主要基于经济角度,动态分析了信用的内涵及特点、信用的演进与表现形式,并对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双重作用进行剖析。通过分析马克思信用理论,对照我国信用体系现存问题,我们可以得到有益启示,并用其指导我国信用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信用理论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信用理论从经济利益关系出发,动态地分析了资本主义信用形式的发展演进,并对资本主义信用制度进行了历史定位。马克思信用理论,从经济利益原则、政府公信力、降低信用风险和生产力状况等多方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信用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集中论述了这一理论.马克思信用理论主要基于经济角度,动态分析了信用的内涵及特点、信用的演进与表现形式,并对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双重作用进行剖析.通过分析马克思信用理论,对照我国信用体系现存问题,我们可以得到有益启示,并用其指导我国信用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日益突出,已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使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是一项牵涉到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信用理论,指出了信用对商品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重温这一理论,对分析我国当前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发展的现状,探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用的渊源和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于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政府信用问题便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政府信用的渊源 ,并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 ,用社会契约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对政府信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 ,进而认为 ,政府信用是政府存在的内在道德要求 ,是政府的内在规定性之一 ,政府信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信用风险、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厂商理论对信用风险、出口信用保险与最优出口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论证了信用风险对出口贸易的负面效应,以及政府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险对外贸出口的推动效应;并通过对中国的出口规模和进口国国家信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信用风险的负面贸易效应,阐明了对于信用评级下调的发达市场以及绝对信用评级较低、人均收入较低的新兴市场,中国不仅需要而且必须加强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信用经济、政府责任与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海军 《经济师》2007,(1):19-20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信用重建是目前经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政府信用建设在其中又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文章分析了目前国内信用缺失的原因,说明了信用经济时代对政府职责的要求,认为信用经济建设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信用评级的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然后分别从信用评级稳定性研究与信用预测模型研究两条主线对近些年国外主要信用评级理论进行了概述,通过分析得出对我国信用评级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信用缺失,制假、违约等现象,已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为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必须树立信用资本理念,建立和完善社会化信用体系,并以法律手段扬信用之长,避信用之短。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理论:回顾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理论的发展脉络,沿着狭义信用传导机制与广义信用传导机制这两条主线对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理论进行了回顾,并作了简要评述。理解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信用以及不完美的金融市场在宏观经济波动中的作用。这要求在准确把握经济的结构和制度特征的基础上,以货币经济学的新范式重新审视货币与信用的关系,这也是未来研究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3.
首先回顾了信用在我国的历史,然后介绍企业质量信用的相关理论,重点阐述了构成质量信用评价体系的三个指标及其相应的分指标,进而阐述了构成了质量信用体系的构成.最后,对我国现阶段开展质量信用评价体系的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重视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立兴 《经济论坛》2004,(10):153-154
1.解决市场经济固有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新古典理论学派认为在理想状态下,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可以实现帕雷托最优的资源配置,然而现实的市场经济却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在市场的信用交易中,多数商业银行由于缺少对借款人信用情况的了解,经常产生逆向选择的风险,把高额贷款贷给信用记录不好的客户,导致坏账增多。建立个人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信用信息问题日益突出,区域信用信息平台作用的研究开始备受关注.本文基于信用信息共享的一般理论,对如何加快环渤海经济区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莹  梁好  吴豪 《生产力研究》2004,(1):136-137
本文评述了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新发展 :信用渠道论。信用渠道论的产生有其特殊的背景 ,该理论着重研究了银行贷款以及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该理论的评述 ,结合我国实际 ,提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用评级悖论与利益博弈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金融市场蔓延开来的全球信用危机再度激起了经济学家、法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决策者对信用评级及其信息价值的争议。由于信息评级牵连广泛,涉及到理论、实践和政策,随着金融创新成为金融市场基本的和持久的趋势,围绕信用评级的矛盾将越来越尖锐,值得学术界、实业界和决策者予以更多的关注。本文对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进行了梳理,包括信用评级悖论的理论分析、信用评级中的利益攸关者各方的博弈和信用驱动机制的异化,以及破解信用评级悖论的相关提议。  相似文献   

18.
莫桂青 《经济师》2008,(7):17-18
任何影响公司未来现金流入和分配的因素都会影响信用级别,文章从代理理论角度对公司治理影响信用级别的理论和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对此类研究进行了简短评价。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信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信用危机现象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指出产生这些信用危机的社会原因,介绍了国外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中国信用体系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唐卓瑶 《经济师》2012,(6):57-58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信用的好坏是衡量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发达的市场经济,必然有健全的信用制度作为基石。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信用问题也日益突出,信用缺失将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严重阻碍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传统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都是以"经济人是理性的"、"市场信息是对称的"等假设为基础。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文章运用新兴的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失信行为的各种现象,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