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经济学是以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对人的基本假设成了经济学理论最核心的基础。按照对于人的假定的视角不同,本文从原子论和混沌论两个视角分别对人的假定理论进行归纳和整理,在原子论视角中以斯密的"经济人"为核心,结合后来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补充和修正还吸收了西蒙的有限理性人观点及行为经济学对"经济人"的修订;在混沌论视角中以社会人和制度人两条主线进行分析阐述。最后折中了两大分支的假定,提出了"网络经济人"假定。  相似文献   

2.
标准博弈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静态博弈到动态博弈,从完全信息博弈到不完全信息博弈,从单次博弈到重复博弈,目前已经形成一套相当完备的体系: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尽管标准博弈论的发展就是不断放松一系列严格假定的过程,但它仍然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严格的理性人假定.随着行为经济学日益发展,实验经济学也日渐成熟,因此,过分强调经济理性和推崇严密数理推导的标准博弈论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各种现实经济问题的出现,经济学界内外对理论经济学中“经济人”假定提出了种种质疑。文章试图从理论经济学理性成长的视角,对“经济人”假定做一定程度的分析,进而表明作为科学的理论经济学,它的科学性要求不允许把非理性因素纳入理论系统之中,而只能从“经济人”中抽出其理性的一面,并以此为前提进行演绎才能形成简单而有效的科学理论,否则将无法建构出合乎科学理性要求的理论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郭郑悦 《西安金融》2005,(11):42-43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并购理论在经理与股东们的利益没有分歧以及股票在股市中正确定价的理想情况下,研究并购发生的传统动机.这时期的企业并购理论假定:(1)经理们在利用资源效率方面是完全有效率的;(2)没有代理问题.经理与股东利益一致,在评估不同的利润流时完全履行股东的效用函数,所以企业的市场价值是最大化的.这要求市场对并购后企业的估价应超过市场对并购前双方公司的市场估价之和.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说公众保险意识不高严重制约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但把保险意识不高的责任完全推给公众,我们就忘了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每个人都是自身利益的最大维护者。我们只有让公  相似文献   

6.
一、现代金融理论范式及其困境(一)现代金融理论逻辑范式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Mor-genstern)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 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Debreu)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现代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现代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基于以上思路所发展起来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和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并且承袭了经济学的“理性范式”研究思路,它们基本遵循以下假定:(1)证券投资者是理性的,按照最大效用原则进行个体的投资活动,投资者具有风险厌恶特质;(2)证券产品的价格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及全体市场参与者对信息的理解与认同;(3)价格是随机漫步的、具有不可预测性,没有人能够持续获得利润。总的来说,现代金融理论是以完全理性的投资交易行为和完美无暇的市场基础为其理论假设的,有三个关键的概念性假设:理性投资者、市场有效和随机游动。理性投资者...  相似文献   

7.
徐淑丹 《时代金融》2012,(18):282+298
货币一直都是历史中各经济学派必涉及的内容。本文将针对凯恩斯与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对货币的认识,从观点、基本假定、政策含义等方面对比二者的不同,进一步了解货币理论和政策在二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淑丹 《云南金融》2012,(6X):282-282
货币一直都是历史中各经济学派必涉及的内容。本文将针对凯恩斯与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对货币的认识,从观点、基本假定、政策含义等方面对比二者的不同,进一步了解货币理论和政策在二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财务理论的基本研究模式 财务理论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来自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和信息经济学分析方法都是财务理论分析方法论的基础.社会学的一些分析方法,如行为分析,也被财务学家用以解释经济分析难以解释的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一、西方经济学"经济和谐思想"之述评 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自利的经济行为.斯密在《国富论》中,用利己心研究了人们互通有无、相互交换的倾向.他认为,在经济生活中,一切行为的源动力来自于利己心(即经济人假定),这种利己心和动机作为全部经济学理论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经济学究竟是不是科学的争论从未停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模型推演甚至基本假定都曾经受到诟病。这些质疑的声音不仅来自其他领域的学者,也包括经济学家的自我批判。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中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古典经济学出发,全面分析现代经济学,从新古典经济学到博弈论,从行为金融学再到进化博弈理论、新制度经济理论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演化发展,使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理性研究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中从完全理性到弱化理性再到有限理性的不断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行为经济学是针对传统经济学严格假定和推论的一次革新,在行为和实践方面分别就非理性行为建立了新模型,因其更加贴合实际而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依据行为经济学效用理论、参照系理论以及偏好理论三大理论框架可将其观点主要归纳为损失厌恶、参照依赖、框架效应、禀赋效用以及心理账户。本文以此分别对影响税收遵从的因素进行分析,据此对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定程序、颁布、执行与管理监督的全过程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得到提高纳税遵从度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5月中旬笔者在北京参加了一个会议,以“经济学跨学科理论创新研讨会”为题,许多学者就经济学科的基础假定和分析方法的范式转变展开切磋。在价值取向多元的氛围里,你不难想见,这类有价值的讨论必定是热烈而又发散的。与会者争论的一个焦点,是现实世界里的人如何才能达到“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的高度,始终一贯地极大化其自利追求。  相似文献   

15.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目前缺乏相应的理论拓展的基点,为此,本文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基点为研究对象,根据“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性质、特点,提出了本学科构建的理论起点,即“人口资源环境”的稀缺性、外部性、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之冲突以及其经济人假定拓展。  相似文献   

16.
一、财务理论的基本研究模式财务理论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来自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和信息经济学分析方法都是财务理论分析方法论的基础。社会学的一些分析方法,如行为分析,也被财务学家用以解释经济分析难以解释的异常现象。不论采用什么分析方法,其基本研究模式都是,  相似文献   

17.
现代金融契约理论研究述评——资本结构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企业契约理论的出现,金融学家开始从契约经济学角度考虑信息非对称因素,引入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研究,而形成金融契约理论.该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是基于完全契约的金融契约理论,然后发展为基于不完全契约的金融契约理论.后者克服了前者的许多缺陷,但后者在有关经济主体风险态度及分析结果的运用对象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首次提出了次贷危机中四大不完全契约的概念,分析了次贷危机中不完全契约产生的原因和过程,提出了金融监管的原则应该是避免不完全契约的大量存在,以免风险积累,失去控制;要重视对基础契约的控制和评估,加强对不完全契约中关键当事人的控制、监管,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实施监管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允斌 《银行家》2002,(8):138-139
竞争性市场效率的标准理论是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假定前提之下的.由于金融市场的本质作用就是获得和处理信息,所以同一般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金融市场更有可能出现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博弈论的思想和建模方法已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分析领域。而影响最大的便是微观经济学,甚至可以说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本文对博弈论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对博弈论为何能够融入主流经济学进行了探讨,力图理清博弈论与经济学的关系,从中把握经济学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发现,博弈论的分析范式及其学科的精密性使博弈论能够与主流经济学结合,而博弈论在完全信息假设、完全竞争假设、利己理性等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突破,使经济理论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更加深刻,从而博弈论融入主流经济学也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