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股减持作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证券市场以及筹集社保资金的重要举措,理当深受欢迎并付诸实施;然而,由于该项政策的目标、实施方式以及价格机制存在偏差,导致尝试失败,并引起证券市场震荡。对国有股减持的目标、实施方式及价格机制等问题需要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法人股的减持以及逐步上市流通,是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必然要求.国有股减持既关系到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也涉及到所有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3.
国有股减持事关国企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推进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牵动着千百万民众的心。从国有股减持的功能来看,国有股减持是一种国家宏观调控性质的法律行为,该行为理应遵循法治原则、平衡优化原则和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4.
国有股减持,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国有减持,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关于《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出台后,股市的反应是应声下跌,最后因对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冲击太大,于2001年10月22日暂停执行该办法。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该办法。一项本来方向正确的制度创新因为操作的简单化而陷入一种锁定状态,引发理论界的争议和研究。本文拟从国有股减持的制度根源和国有企业改革制度变迁及减持的最优路径选择来研究国有股减持。一、国有股减持的制度根源中国改革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5.
余大杭 《福建财会》2001,(10):12-13
一、国有股减持方式及其定价。从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试点方案来看。国有股减持有三种思路。一是减持国有股并使之转变为流通股;二是减持国有股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三是减持国有股以激励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历了一年的阵痛与争议之后,国有股减持再次回到了起点。面对一项不成熟政策的废止,此刻人们却难说“倒退”。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停止在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  相似文献   

7.
论国有股减持的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国有股减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动机 作为一个有效的证券市场,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同股同权,也就是基于这一点,才能谈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上市公司的管理机制才能完善而有效,这也是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基础。但长期以来,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作为为国企服务  相似文献   

8.
国有股减持方案屡试屡败,究其原因和减持目标不明,甚至不正确有关.本文试图从国有股减持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辨证关系角度为制订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确立新目标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9.
国有股减持是指按国际惯例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不影响控制权的前提下,国家对其拥有较高股权份额的企业,分阶段降低持股比重的一种行为。国有股减持对于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敏玉 《物流科技》2002,25(3):46-48
国有股一股独大而且不流通是造成我国证券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减持国有股,而减挂的最佳方案是实现股票全流通,其他方案也可以有条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刘宏 《价值工程》2004,23(11):84-85
国有股减持症结的关键是减持价格定价依据是否合理有效.笔者从同股同权同利的角度,即国有股东应与社会公众股东取得相同收益的角度,提出国有股减持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2.
齐夜 《企业导报》2002,(8):7-10
6月23日,国务院决定,停止在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第二天,股市全线飘红,股民信心大增。《停止国有股减持意味着什么》一文,对国有股减持政策的"出笼"到"废止",进行了分析和全面阐述,对股市的走向,做了建设性预测。该文资料详实,论证充分,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3.
2009年6月19日,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社保基金理事会联合发布《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此时,距离之前国有股减持对股市造成巨大冲击已经整整7年了。那么,这一次的国有股转持是在什  相似文献   

14.
汪洋 《广西会计》2001,(3):24-25
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所得资金由国家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本文拟对一般上市公司可以采取的两种主要国有股减持方式-国有股配售和国有股回购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国有股减持、国有企业改革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酝酿已久的国有股减持办法2001年6月终于出台。这是我国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促进证券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方面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其意义和影响将十分深远。本文试图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角度解读《国有股减持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有股相对减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股减持问题,是近来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笔者认为,国有股减持应从相对和绝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走相对减持之路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7.
国有股减持的关键问题在于减持价格的确定、减持运行的机制和减持的速度。本文通过浮动定价机制的设计,认为采取国有股逐步拥有流通权并选择减持,市场最终可以发现国有股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有股减持路径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作用机理入手,探讨了两种不同的国有股减持方式--渐进式的减持方式和一步到位式的减持方式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价值的影响,得出了一步到位式的减持方式更有利于公司价值提升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就国有股减持的具体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有股减持方案屡试屡败,究其原因和减持目标不明,甚至不正确有关。本文试图从国有股减持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辨证关系角度为制订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确立新目标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从国有股减持的配套机制,即立法机制、管理运营机制等方面对国有控股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进行了讨论,探究了保障国有股减持进行的相关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