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今年年初,质检总局对全国质监系统农资专项打假做出部署,此次春季农资打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01406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8625个,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943起,查获假劣农资货值8227万元,查获假劣化肥21805吨.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质监系统农资专项打假做出部署,全国质监系统随即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01406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8625个,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943起,查获假劣农资货值8227万元,查获假劣化肥21805吨。近日,质检总局通报了春季农资打假情况,并曝光了六大典型案件。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质监系统农资专项打假做出部署,全国质监系统随即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01406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8625个,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943起,查获假劣农资货值8227万元,查获假劣化肥21805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针对假劣农资充斥市场的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政策,连续6年在全国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初步建立了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的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犯罪活动,使农资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广大农民对农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6年农资消费投诉举报同比下降20.5%。又到春暖花开时节,在消费者权益备受关注的今天,进一步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企业与市场》2006,(5):3-3
春耕备耕期间,为防止假劣农资坑农害农,南华县工商局及早安排布置,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相似文献   

6.
日前,云南省在全省范围全面展开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这项“护农行动”的主要内容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查处农资违法案件,加强农资质量抽检,创建定点农资市场等措施,有效遏制制售假劣农资行为,保证农民用上放心优质农资。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优劣关乎农民收入、农业发展。农业、质监、工商、公安等各行政部门均把打击假冒劣质农资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可是,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这仅仅是因为打击力度不够吗?当然不是。其实,要彻底遏制制售假劣,提升农资质量的整体水平,需要的是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8.
必须对当前的农资市场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假劣农资仍在流入市场。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仍有发生。将对已经发放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农药产品登记等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核查。对不符合许可,登记条件的要一律依法注销或吊销。突出重点品种,加大整治力度。狠抓市场检查,查处一批大要案。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乡桥》2006,(9):22-23
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上半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6862件,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77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1033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53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净化农资市场,保障秋冬种农业生产和农资使用安全,维护农民权益,农业部向社会公布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10起较大假劣农资违法典型案例。望农资经营企业以此为戒,增强依法经营意识,共同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乡桥》2006,(5):30-32
2006年3月13日,农业部向社会公布了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20起假劣农资违法典型案例。据悉,全国农业系统2005年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统计显示,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51360件,其中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176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4461个,为农民挽回损失16.2亿元。农资打假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不仅认识上要高度重视,而且在措施上要多管齐下,要出重拳下猛药。眼下又到春耕时,也是制售假冒农资的高发季节,为配合全国农资打假,本刊编发了这组20起假劣农资违法典型案例案例以示警醒。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公诉厅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对一批危害食品安全、假劣药械、农资犯罪案件予以督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从严打击制售不符合安全标准或者有毒、有害食品以及假劣药械、农资等犯罪活动,并对248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和77起假劣药械、农资案件进行督办。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人误地一晌,地误人一年。”农资是高附加值商品,其优劣关系着农民的收成和希望。但近几年来,很多农民由于缺乏防范意识及识假辨假能力,在购买农资时,不是买到了假货就是高价买了低质货,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那么,农民朋友们怎样才能避免假劣农资之害?假如不小心购买使用了假劣农资应到哪些行政部门举报?如何索赔?记者近日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厅等有关部门,总结出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9月-11月,农业部将以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兽用生物疫苗)、农机打假和监管为重点,集中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重点将开展5项工作:严格清理农资市场主体各地将对辖区内的所有农资生产企业和经营网点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主要核查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审批登记证号、进销货台帐以及经营资格条件等。严厉查处假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各地将按照“五不放过”原则,集中力量查处假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彻底查处假劣农资的源头和流向,坚决追究违法企业或个人的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积极开展农资质量监督抽查各地将逐步建立健…  相似文献   

14.
当制售假劣农资牟取暴利被一些人视为赚钱的捷径时,少数人、个别地区在发财致富的背后,是河流的鲜血和泪水、是枯竭的荒地,是人性天良的尽丧。 农资商品,农业再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正被愈演愈烈的假劣农资行为摧残着…… 这里是我们随便“摄取”的几个镜头,从这可以窥见混乱无序的农资市场。  相似文献   

15.
<正>记者从农业部获悉,2015年各地农业部门认真履行农资打假牵头职责,会同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有效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切实保障了全国粮食丰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据统计,全国各地农业部门全年移送公安机关假劣农资案件79起,行政处罚5799件,吊销许可证144家,暂停财政补助资质1 5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资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农资产品全面放开经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福建省农资集团公司紧紧抓住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与时俱进,坚持诚信经营,服务“三农”的宗旨,异军突起,销售业绩连年翻番,2003年经营收入达23.85亿元,稳居福建省农资流通领域龙头地位,在“福建省100强企业”中名列前茅。针对当前大量假劣农资流人市场坑农害农的恶劣现象,为了探寻福建省农资集团“助农”谋发展的成功奥秘,近日,记者采访了福建省农资集团董事长陈少华先生。  相似文献   

17.
农资打假一直是个沉重的话题,它的沉重跟厚实的土地有关,土地不会说谎,但是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假劣农资,却让土地荒芜一季;它的沉重跟朴实的农民有关,他们汗流浃背、辛苦耕作,到头来却是两手空空、血本无归;它的沉重跟良心有关,9亿农民,9亿颗良心,正在被假劣农资欺骗、玩弄、吞噬。 为了农民的利益,农资打假任  相似文献   

18.
江苏     
徐州市民可享受12种产品免费检测,连云港查获近9吨假劣农资,金湖食品生产企业签署《承诺书》,泰兴局质监服务进校园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眼下正是春耕备播时节,农民朋友在购买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使用了假劣农资,会带来减产、减收乃至绝产、绝收等难以弥补的损失。那么,应当如何购买农资,发生农资纠纷后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江西省吉安市工商局在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和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农资经营户的仓储点和假劣食品“黑窝点”都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缘何成为不法分子趋之若鹜的理想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