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交通财会》2011,(10):95-96,F0003
<正>为适应公路交通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两型"和"低碳"交通发展,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交公路发[2011]505号)。《纲要》共十个部分,12000余字。《纲要》综合分析了当前公路养护管理面临新  相似文献   

2.
正7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编制并出台了《江苏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行动纲要》(简称《行动纲要》)。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推进的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值得关注。《行动纲要》以普通国省道为主,兼顾农村公路,将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指标体系细化为包括服务、管理和支撑保障等3大类20项32个指标,以及1项公众综合评判指标,为公众提供并维护一个安全、畅通、智慧、高效、绿色的公路网络。  相似文献   

3.
夏丽丽 《中国储运》2022,(4):197-199
0.前言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被作为独立章节列入《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交通碳减排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子议题,其中公路货运是交通碳减排的重点领域.货运领域利用RFID、定位追踪、无线传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  相似文献   

4.
2012实干一年     
正在2013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部长杨传堂对2012年的全年工作做岀总结,其中涉及公路行业的内容占了绝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平稳推进编制完成"十二五"综合客运枢纽、公路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规划和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制定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江苏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港珠澳大桥、中朝鸭绿江大桥等重点项目进展顺  相似文献   

5.
<正>双碳政策背景下,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约占碳排放总量的10%,而公路运输占全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85%以上,成为交通减排的绝对主体。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材料、能源消耗投入是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2022年)》指出,以“十四五”新开工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为重点,鼓励施工材料、工艺和技术创新等,降低公路全生命周期成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高速公路路网基本形成,我国公路发展从过去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建设、管理、养护、服务并重转变,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交通运输部《“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中提出,推行养护决策科学化是推进养护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公路养护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行业转型发展,交通运输部于2011年启动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行动。交通运输部先后发布了《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和《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确定了公路、水路及城市客运等领域的低碳发展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8.
《交通财会》2011,(5):23-23
<正>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交通运输部制定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教育与培训发展规划》,并于4月28日以交科技发[2011]175号文件下发。  相似文献   

9.
《交通财会》2011,(6):94-95
<正>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交通运输部组织编制并印发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11月,交通运输部与江苏省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会谈备忘录》,明确由江苏省率先开展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模式、路径和政策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今年6月江苏发布《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规划纲要》(简称《纲要》),这标志着江苏已经进入了率先探索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在《纲要》发布前后,《江苏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行动纲要》~系列支撑现代化建设的规划相继发布。作为全国第一部交通运  相似文献   

11.
正公路,是交通运输的主干道。养护,以保护、延续公路的生命。交通运输部《"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提出:"十三五"期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构建现代公路养护管理体系为核心,围绕"改革攻坚、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服务提质"四个方面精准发力,努力构建更为安全畅通的公路网络以及公众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12月14日至15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召开"全省公路系统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一一这是山东公路发展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文化建设的会议。会议启动了山东公路文化建设工程,提出了山东公路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印发了《山东公路文化建设指导意见(2013年—2015年)》,这标志着山东公路文化迈上了系统化、整体化的建设新阶段。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齐鲁大地将掀起公路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风尚,唱响文化发展的新歌谣。  相似文献   

13.
按照交通运输部去年发布的《关于印发〈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和〈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和《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十二五"道路运输业要加快替代能源的推广应用,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道路运输企业使用天然气、混合动力等燃料类型的营运车辆,大力发展绿色道路运输,促进行业节能减排。根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政府工作全国约束性指标有2个没有完成,即通货膨胀率和节能减排指标。据了解,国家可能会出台政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6月1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了《“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6月16日,五年一次的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在江苏徐州召开,会议明确其作为“十三五”指导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7月13日,《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纲要》和《指导意见》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深远。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的相关领导、部规划研究院的专家对两部指导性文件做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5.
正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是国家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与资源、发展和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成为近期和长远交通运输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之一。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加快推动交通运输业发展转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部于2013年5月22日印发了《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绿色循环低碳成为当前交  相似文献   

16.
正盘兴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主题性项目",在规划之初,就以绿色低碳作为理念,将建成一条"绿色、安全、生态环保、景色优美"的绿色公路,作为建设目标。正是因为这样的初心,建设者们勇于接受挑战,在历时3年的建设过程中,共采用34项重点支撑项目,探索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绿色公路建设模式。规划设计之初的目标——绿色低碳目标,离不开理念的支持,更离不开自始至终的坚持。盘兴高速公路在规划设计阶段  相似文献   

17.
2016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时隔一年,又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层面持续关注绿色公路、绿色交通。绿色公路建设更是迈入了崭新的阶段,"零弃方、少借方"的施工方式被广泛认可和实施,建筑信息模型(BIM)新技术为绿色公路的生态保护增加了智慧科技的力量,绿色服务区的建设亦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路运输》2013,(11):24-26
9月26日,交通运输部首次发布了《中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报告》(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全面客观地介绍了1978年到2012年我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及在支撑经济贸易发展、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提供安全和社会保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四个方面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其中,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变坡点即将显现,建设的强度将逐步下降,而养护的需求则逐步上升,整体开始进入建设与养护并重的阶段。作为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在提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安全水平"时,均要求强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养护。而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公路养护"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趋势值得行业关注。  相似文献   

20.
正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包含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内涵,这里的"发展"强调的是量的选择,绿色、循环、低碳则是质的要求和对发展方式、量的具体约束;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换,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和"高循环、高碳汇、高效率"的"三高",核心是提高碳生产率。因此,对绿色循环低碳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