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化育插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的强度,省工节本,保证了水稻高产稳产。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又一次技术创新。如何使机具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充分发挥机器的工作效率,是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就水稻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进行探讨,首先分析水稻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再从多方面对如何加强水稻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普及,水稻插秧机的使用量逐年增多。农机技术人员在春耕备耕前,到备有插秧机的农户家中进行维修保养跟踪服务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插秧机户,忽视了对插秧机的维护保养,以致插秧机各运动部件锈蚀,运转卡滞,严重影响了插秧机的正常使用,大大缩短了插秧机的使用寿命。现以PF455S型手扶插式插秧机的使用保养为例,介绍以下三个方面的使用保养常识,以供广大拥有插秧机的农户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对于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由于农村田地不成片,农民对新技术的认识不足,育插秧机在价格、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局限,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农村推广受到影响.本文针对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促进水稻机械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通过近年来的水稻机插秧示范,取得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插秧机轻便灵活、作业适应性较强、生产率高,不仅省工,减轻劳动强度,产量与手插秧保持稳产略增的水平,经济社会效益较好,有着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农民科技培训》2012,(9):38-38
技术概述: 该技术是模拟人工移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次技术革命。目前,世界上水稻机插秧技术已成熟,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的水稻生产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引进消化并合资开发生产了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高性能插秧机,实现了浅栽、宽行窄株、定苗定穴栽插,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6.
水稻插秧机的修理及保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生产中,不少机手只重视机具的机插季节使用,而忽视了插后的维护检查保养环节,一部分农户的插秧机锈迹斑斑,有的甚至还没有清洗就随便放在一边,不少插秧机的部件运转不动,严重影响了插秧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做好水稻插秧机的修理及保养工作,提高水稻插秧机的使用年限和工作效率,在新农村建设的当下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推广使用水稻插秧机是落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水稻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乡镇农机管理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笔者作为一名乡镇农机管理工作者,在此简要谈谈如何在农村普及水稻插秧机。一、推动政策信息下乡,调动购买水稻插秧机的积极性加强与广播电视部门沟通协调和配合,共同制作水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国最基本的农作物之一,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工作是保障水稻产量的重要工作之一。现今我国的水稻机插秧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我国水稻的种植产量的。如何解决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了。就此本文结合实际,浅谈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中常见技术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水稻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技术,是利用塑料大棚保温功能早播种、早育苗和插秧机带土移栽实现早插秧的一项新技术。吉林省从1979年开始引进这项技术,五年来,推广面积迅速增加,1983年已达近80万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垒省采用这项技术种植的水稻亩产达八、九百斤,平均每亩增产200斤以上,增长35%右左。实践证明,这项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在较早的农事季节,增加热能,早育壮苗,早插秧,对解决我国北方稻区低温冷害,促进水稻稳产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淮安市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然而,优质品质更新换代、高效旱育机插技术的推广、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一系列难题制约着水稻产业的发展。为此,淮阴农科所首先组织科技集成攻关,将本所优质高抗条纹叶枯病品种淮稻9号和淮优粳2号、高效简化旱育秧技术、机插秧技术、优质高产标准化等生产技术集成,利用本所生产技术、生产资料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优势,支持科技人员诸俊同志自筹资金,自担风险,购置多台插秧机等设备,组建服务中心,与农民自愿签约为其从购种、育苗、插秧、技术指导一条龙有偿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集成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当前,水稻机插秧技术得到了广大农民乃至全社会的普遍认可,但纵观全局,由于种种原因,仍有极少数地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进度一直较为缓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湖南大通湖农场为了实现插秧机械化,专门成立了推广插秧机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徐顺同志亲自担任组长,组织参观了常德金刚公社创造的直行插秧机和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推广的59型插秧机、醴陵的插秧机三种,并进行了比较操作试  相似文献   

13.
始载于清代文献中的莳梧,是一种并不多见的水稻插秧器具,却启发了现代水稻插秧机的发明。然迄今不见有对莳梧的研究。作者通过对莳梧的名称、分布、工作原理,及与之相关的秧马问题,结合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进行了考证。文章认为中国最早的水稻插秧器具不是秧马,而是莳梧。莳梧主要流行于清代至20世纪50年代的江苏南通一带农村。流行过程中,有音无字,故有莳梧、莳扶、莳芴、莳武和莳物等多种写法。本文以"莳梧"为题,从其溯也。同时本文还提供了一条秧马用途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一、水稻大棚育秧的特点与优点1.水稻育秧保温方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水稻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凸显,以手工插秧为主的传统水稻种植方式不能适应水稻生产发展的要求。水稻机械化种植逐渐成为我国现代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育秧是水稻机插秧成功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水稻机插秧育秧除了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机插秧秧龄弹性小等问题外,在北方寒地稻区和南方连作  相似文献   

15.
宝应县惠农机插秧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9月,现有成员671人,拥有步行式插秧机194台.今年,合作社机插秧面积达5.36万亩,占全镇水稻面积的85.1%.近年来,合作社规范运作,服务农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08年被评为扬州市"十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了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不但减轻水稻生产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而且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千千万万农民多年梦寐以求的种植方式,达到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实现广大农民几千年来插秧不弯腰的夙愿。实践证明,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有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前景和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又是一年插秧季,记者走进位于辽宁盘锦市的华奥民丰的水稻种植基地,一副彩旗飘飘机械轰鸣的插秧画面展现在眼前。2019年,盘锦市水田插秧机械作业率已经达到96%,华奥民丰的基地现场也有10台乘坐式高效插秧机在同时作业,其实机械作业在这片基地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928年当时的东北少帅张学良就在盘锦地区开垦7万亩荒地进行水稻种植,其产的大米为帅府专供品,这片水田也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火犁(拖拉机)农场"。华奥民丰的5000亩水稻种植基地,正是当年张学良将军开垦的那7万亩水田的核心区。  相似文献   

18.
武丰 《农家之友》2009,(13):32-33
文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了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不但减轻水稻生产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而且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千千万万农民多年梦寐以求的种植方式,达到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实现广大农民几千年来插秧不弯腰的夙愿。实践证明,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有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前景和需求。  相似文献   

19.
融安:谷雨时节,水分丰沛。融安县农机局在融安县红卫村附近的一处稻田里,举办水稻机械插秧演示会。融安县农机局局长钟翰民介绍,插秧机最大的优点就是省时、省事、省人工,而且操作方便,比手扶拖拉机还容易学,通过控制,机插出来的秧苗,是整齐划一的。  相似文献   

20.
“县财政将拿出专项资金,争取2013年全县水稻机械插秧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占水稻总面积的80%左右,基本实现水稻机械插秧全覆盖。”一见面,凤台具农委副主任朱末兴便兴奋地眚诉记者,为进一步扩大水稻机械插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切实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该县以示范区建设为重点,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农机与农艺相结合、资金扶持和社会化服务运作方式,全面推广水稻机械插秧技术,争取工作年实现水稻机械化插秧全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