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芹  杨立福 《会计师》2013,(10):77-79
2000年开始建立我国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逐步形成一个有效的财政信息管理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各个预算单位的会计系统,特别是各个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基础数据支撑。为此,财政部首先开始建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标准体系,目的就是适应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会计核算标准。本文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对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包括部门预算要求事业单位预算要综合全面;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收支两条线制度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发生变化;政府采购制度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发生变化。本文认为这次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适应了与财政改革的客观要求,下一步要统筹安排,进一步协调公共财政改革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高及红 《财政监督》2004,(2):26-26,32
一、实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成绩与问题2002年,湖南省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要求,出台了《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切实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湖南省各级各部门加强了收费环境的治理和收费行为的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对省直部门的非税收入,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将省公安、法院、工商、计生和环保五个执收、执罚部门按规定收取的非税收入,全额上交省级国库,纳入预算管理,支出由省财政按该部门正常履行职能的需要核定,确保正常经费供给。对其他省直部门和单位的非税收入,按性质分别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纳入综合财政预算,实行收支脱钩管理。二是将地税部门的代扣、代收和代征手续费纳入预算管理,由同级财政通过预算支出统一安排。三是严格实行收缴分离,取消执收单位预算外资金账户,取消原对一些单位实行非税  相似文献   

3.
“收支两条线”是指各级执收执罚部门和单位(代政府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财政资金和有执罚收入的单位)将其依托政府职能所得的收入实行预算管理,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其所需经费由财政部门按预算核拨,做到收是收、支是支,简称“收支两条线”。这是一项从源头上预防和  相似文献   

4.
张锡花 《会计师》2012,(3):67-68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财政分配、单位分散核算的制度。这种制度在历史上有其适应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确保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收支两条线"是指各级执收执罚部门和单位(代政府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财政资金和有执罚收入的单位)将其依托政府职能所得的收入实行预算管理,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其所需经费由财政部门按预算核拨,做到收是收、支是支,简称"收支两条线".这是一项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绝不允许将收费、罚没收入与本部门的经费划拨和职工奖金、福利挂钩,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也不得给执收、执罚单位和个人下达收费、罚没指标.  相似文献   

6.
对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财政分配、单位分散核算的制度.这种制度在历史上有其适应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确保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因此,全面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继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后的又一项重大财政改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推进对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8.
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和监督中央与地方预算以及事业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的会计,是我国两大类会计核算体系之一。其内容分为三部分: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本文阐述了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并针对性提出了改革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和监督中央与地方预算以及事业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的会计,是我国两大类会计核算体系之一.其内容分为三部分: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本文阐述了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并针对性提出了改革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会计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对会计管理体制进行的重大改革和完善,是实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财政改革的基础。会计委派制的实施,要在各级财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分级、分系统的具体委派,并要加强后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拉开了我国行政职能改革的序幕,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掀起了财政改革的深刻革命.国库集中支付对传统的财政资金缴拨运行方式产生了较大冲击,对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产生了巨大作用.随着"金财工程"的建立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必将更加规范和科学,进一步促使财政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6年,财政部颁布35号和36号部长令即《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的出台,为正在探索深化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黄石财政送来了及时雨.在此之前,黄石市财政先后启动和完善了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改革、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管理改革,基本建立起了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管理体系.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长期履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积累的大量资产没有实行集中规范管理,特别是各个部门单位资产占用不均,部分单位存在将国有资产部门化、部门资产利益化、利益分配个人化的现象,个别单位不规范处置、出售、出租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时有发生.这种条块分割式,国有资产"部门单位所有制"的管理体制,既影响到财政二次分配的原则公平,也不利于政府有限公共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国有资产管理规范问题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矛盾的焦点.为了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财政部门争取到了市党委政府的支持,全面启动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财政监督》2005,(7):27-29
近年来,在财政部的指导、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在完善财政运行机制、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进一步深化了预算、国库、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农村税费等各项财政管理改革。这些改革,使得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更加公开、公正、规范,强化了财政资金拨付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但目前省级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管理,尤其是预算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影响了改革和管理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省按照财政部的要求,积极深化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改革,在十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打破预算内外资金界限,初步实行了综合财政预算。将预算内外资金均作为政府可支配的公共资源,统筹安排部门的支出。预算外资金由财政按统一比例调控后(2006年财政调控比例为12%,2007年提高到20%),与预算内资金统筹安排。即各单位的支出首先由其调控后的预算外资金安排(扣除与预算外收费相关的成本性、补偿性支出),预算外资金安排不足的,再由预算内资金安排。除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半公益性单位外,其余单位不论性质如何,凡预算外资金和其他事业收入按支出政策能够满足其基本支出、必要的补偿性支出和一般专项支出的,一律取消预算内所有拨款。二、改变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安排方法,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在编制预算时,不再以上年预算或支出为基数,不是仅仅修改上年预算或核定新增部分,而是一切从零开始,对预算年度的各项开支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  相似文献   

15.
习锋  杨文俊 《上海会计》2002,(6):57-58,54
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是指具有收费职能的部门或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应收取的行政事业费(基金)按规定由执收机构(代收银行或有关单位)收取并全额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所属的特殊经费等,由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纳入本级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各单位事业性收费逐步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体制。按照上述规定,围绕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的主要环节,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管理规范。在《会计法》执法大检查中,我们发现单位的会计核算形式多种多样,而…  相似文献   

16.
熊莉萍 《会计师》2010,(11):92-93
<正>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进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国内先后推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财政四项改革,这标志着财政管理开始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财政工作重心由重分配向重管理转型。我区从2003年稳步实施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将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有机分离。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建立,颠覆了传统的财政资金拨付方式,集中收付制度的"两个直达"根本解决了资金流转环节多、资金调度滞缓等问题,确保了财政资金实际支付前保存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地方财政加快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步伐,推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预算资金管理的透明度,有效地改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状况,但是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堵住财政资金收支漏洞,规范资金管理,理中流砥柱财务关系,从源头遏制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本好转,印江自治县财政局积极探索,大胆改革,从今年8月1日起,对全县县乡两级182个财政全额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实行“零户统管”,取消单位银行帐户和会计岗位,财政成立会计事务管理局并不设会计结算中心,由中心统一开设银行帐户,统一集中资金结算,统一会计核算和统一会计档案保管,经过三个多月来的运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刍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微 《现代会计》2004,(3):14-15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从1998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1998年新的预算会计制度将原来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一分为二: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离,以及目前不少事业单位日益走向市场,在资金上与财政逐渐脱勾实行自负盈亏,但与此同时,行政单位与财政的关系日益密切,而与其附属单位逐渐脱勾,这一现象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事业单位会计是否仍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产生了怀疑。合理界定事业单位会计的归属问题,有利于政府部门正确编制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进而有利于拟定《预算会计基本准则》及其他相应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如何规范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管理制度关系到预算单位能否顺利开展,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对事业法人的监督,也是预算单位改革发展的目标,尤其是在对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违规问题屡禁不止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实施了零余额帐户、综合预算、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公出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要想彻底解决预算单位违法违纪现象,必须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